边朝华 编辑

秦观的妾

边朝华,是秦观的妾。出身边姓贫家,秦观任蔡州教授时,13岁的她被秦观收留。19岁时,已在京师任太学博士的秦观把她收为侍妾,并将她名字改为“朝华”。公元1094年5月,为了不连累她,秦观遣她离去。据说,秦观死后,她削发为尼,遁入空门 。

基本信息

编辑

本名:边朝华

所处时代:北宋

人物生平

编辑

秦观38岁任蔡州教授时,出于同情当然也有喜爱,他收留了一个姓边的年仅13岁的贫家女孩。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出落得一天比一天美丽,又由于朝夕相处,日久生情,他们便彼此相爱。

到这个边姓女子19岁时,秦观已在京师任太学博士,仕途较为顺畅,便把她收为侍妾,并仿苏轼为朝云改名,将此女名字改为“朝华”。 成婚之日正是七夕 ,新婚的日子,二人情浓如酒,如在仙境。秦观止不住心中的喜悦,写了一首诗:“天风吹月入栏干,乌鹊无声子夜阑。织女明星来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间。”在秦观心中,朝华就是那衣袂飘飘的织女,由上天专门派到人间与他相会的。

然而,一语成谶,这对牛郎织女很快便劳燕分飞、天各一方。 他们结婚那年的九月,赏识苏轼的太皇太后辞世,哲宗开始亲政。山雨欲来风满楼,秦观预感到一场血雨腥风的政治大洗牌即将开始。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他,将在劫难逃。 为了不连累朝华,秦观送给她一些金银细软,狠心向她提出分手。《遣朝华》真实记载了当时无奈分离的情景:“月雾茫茫晓柝悲,玉人挥手断肠时。不须重向灯前泣,百岁终当一别离。” 离开时便难分难舍,分别后更是以泪洗面。宋代张邦基《墨庄漫录》中记载:“朝华既去二十余日,使其父来云:‘不愿嫁,乞归。’少游怜而复取归。”

然而好景不长,这次遣而复归不久,如秦观所料,哲宗就起用新党,恢复新法,苏轼首当其冲被划入旧党一派,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至惠州。而秦观也未能幸免,从京城被外放杭州出任通判,尚未到达任上就开始坐罪遭贬,对前途极为悲观的他,不希望朝华和他一起受难,于是他就找了另外一个看上去冠冕堂皇的理由,借口自己要修道炼丹,让朝华离开自己,并特地派人叫来她的父亲,带她回家。 公元1094年5月,秦观写了一首《再遣朝华》:“玉人前去却重来,此度分携更不回。 肠断龟山离别处,夕阳孤塔自崔嵬。”秦观遣她离去,是那样绝决,然而,这或许是保护她的唯一方法。

据说,秦观死后,朝华削发为尼,遁入空门,圆寂时还在轻轻呼唤秦观的名字,手里紧紧握住的是秦观的诗稿 。

人物评价

编辑

王士祯《香祖笔记》:“秦少游有姬边朝华,极慧丽。”

下一篇 范温

上一篇 徐成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