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台七子 编辑
清朝顺治时期,有七个诗人常相来往,相互唱酬,时称“燕台七子”。
古代文学上指清初顺治年间(公元1644——1696年)诗人施闺章、宋琬、丁澎、张谯明、周茂源、严沆、赵锦帆。《清史稿 文苑 宋琬传》:“始琬官京师,与严沆、施闺章、丁澎辈酬唱,有‘燕台七子’之目。”“燕台”即指北京。“燕台七子”公余唱和,多为赠答往来之作,词清句丽。后,七人各有发展,成就及诗风并不相同,而以施、宋影响较大,有并称之誉。丁澎诗学晚唐,工于七律,为诗坛注目;周茂源诗学明七子,善比附,字工切;严沆写诗谦恭勤改,称为“德人”,其余二人诗名不显。
指清初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诗人施闺章、宋琬、丁澎、张谯明、周茂源、严沆、赵锦帆。《清史稿.文苑.宋琬传》:“始琬官京师,与严沆、施闺章、丁澎辈酬唱,有‘燕台七子’之目。”“燕台”即指北京。
“燕台七子”公余唱和,多为赠答往来之作,词清句丽。之后,七人各有发展,成就及诗风并不相同,而以施、宋影响较大,有并称之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