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用性资产 编辑
专用性资产(specific assets)的概念是由Benjamin Klein等于1978年在J Law & Econ发表的《Vertical integration, appropriable rents, and the competitive contracting process》中首次提出。
资产专用性是为支持某项特殊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入。如果初始交易没有达成,该项投入在另一最好用途上或由其他人使用时的机会成本要低得多。这样一来,交易双方的具体身份显然很重要,也就是说,关系的持久性是有价值的。为支持这种交易各种安排就会出现。
在经济学中,专用性资产是指由特定的经济主体拥有或控制的,通过特定的使用方法,能够给经济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随着对专用性资产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内涵也在不断扩展,并从人力资本领域延伸至物质资本领域。专用性资产的特定用途导致了这类资产的价值随着其用途不同而不同,因此,在资产评估中不仅要遵循评估的一般原则,还应该根据资产业务对评估对象的具体用途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价值类型。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945)指出,只有和不确定性相联系,有趣的经济组织问题才会出现。当然不同的治理结构对扰动做出有效反应的能力上各不相同。而所有这些都是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造成的,因此,面对要同时解决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需要,必须对不同治理结构的适应性特征进行比较制度分析。策略型不确定性归因于机会主义,这种机会主义被威廉姆森称为行为上的不确定性。面对公司这样的经济组织,治理的主要问题就是寻找弱化这种行为不确定性的机制。
交易次数被用来表征专门治理结构的合理性。当交易次数频繁时设计专门的治理机制是合算的。在不同交易的三个主要纬度上,资产专用性是最主要的。从最广泛的交易角度来推演公司治理的边界其内在逻辑也取决于资产专用性。
(1)由特定的经济主体拥有或控制;
(2)只能用于特定的用途,如果转到其他用途或由他人使用,则其创造的价值可能降低。
对于专用性资产,其专用性是指该项资产能够被重新配置于其他替代用途或是被他人使用时损失其生产价值的程度。因此,一项资产的专用性与其转移使用后的生产价值损失程度成正比,当这种损失程度为零时,这种资产就成为了通用性资产。
对于专用性资产的价值分析,我们可以引人美国经济学家劳伦斯·克莱因(Lawrence Klein)的“可占用性准租”的概念,即一项专用性资产在最优使用和次优使用上的价值之差。他认为,在资产具有专用性的条件下,交易的一方具有利用契约不完全性而去占用另一方准租金的动机。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对于专用性资产进行投资对交易方会产生事后的机会主义动机,通俗地说是敲竹杠行为。这实际上反映了专用性资产可以为产权主体带来超额利润这样一个事实。对一个企业而言,一旦专用性资产投资到位,就不能再假定其竞争对手仍然与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实现的经济利润中包含着这种专用性资产带来的超额利润(可占用性准租)。但是如果这种专用性资产被重新配置于其他用途或者其他地域,那么不仅这种可占用性准租无法实现,就连其投资成本可能都无法收回。我们来考察一个例子:现有甲企业和乙企业,假定甲企业的A产品是乙企业B产品的重要原料。乙企业对A产品的需求扩大,甲企业需要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以扩大其A产品的产量,但是当甲企业的专用性资产投资到位,开始正常运营不久,乙企业的B产品却在市场上销路逐渐下滑,造成对A产品需求降低,使得 A产品的生产无法实现专用性资产运营的规模效益,因而甲企业对该项专用性资产的投资蒙受了重大损失。如果需要对甲企业的这项专用性资产进行评估时,评估师就应该必须考虑这种损失造成的资产贬值。
在资产评估业务中,经常涉及的有房地产评估、机器设备评估、无形资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等项目,一般都会遇到专用性资产的问题。这就要求评估机构和工作人员应当与委托方就资产评估业务的具体目的和用途达成明确、清晰的共识,并充分了解有关评估对象法律、物理现状和具体的经济用途。尤其是对于专用性资产,看它们为当代产权主体创造价值的条件是什么,在资产业务发生后,这些条件是否还能延续。如果不能延续,则应考虑采用不同的价值类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