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多斯·赫胥黎 编辑
阿尔多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1894年07月26日—1963年11月22日) 于1894年出生于英国南部名门世家。英国小说家、诗人、剧作家。
祖父是著名的生物学家、作家托马斯·赫胥黎。父亲伦纳德·赫胥黎是《康希尔杂志》编辑、传记作家。母亲是诗人,批评家马修·阿诺德的侄女。
中文名:阿尔多斯·赫胥黎
外文名:Aldous Huxley
国籍:英国
出生地:英国
出生日期:1894年7月26日
逝世日期:1963年11月22日
毕业院校:牛津大学
职业:作家
代表作品:《美丽新世界》
阿尔多斯·赫胥黎
“反乌托邦”代表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193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他对人类生活中的矛盾具有超人的预见力。尽管一次眼疾几乎让他视力全失,但在学习了盲文后,他逐步开始写作,先后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并在20年代成为一个明星人物。《美丽新世界》让他名留青史。
阿尔多斯·赫胥黎
《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这部作品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书,在国内外思想界影响深远。
书中引用了广博的生物学、心理学知识,为我们描绘了虚构的福特纪元632年即公元2532年的社会。这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受着控制的社会。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由于社会与生物控制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沦为垄断基因公司和政治人物手中的玩偶。这种统治甚至从基因和胎儿阶段就开始了。
阿尔多斯·赫胥黎
正是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失去了个人情感,失去了爱情——性代替了爱,失去了痛苦、激情和经历危险的感觉。最可怕的是,人们失去了思考的权利,失去了创造力。
赫氏的著作之所以引人关注,在当时就为他赢得世界性的声誉,时过半个多世纪以后,仍为世人看重,一方面是因为“他清晰描绘了二十世纪人类整体精神中理性与道德的缠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在众多作品中表现的“非凡的预见性”。他不仅预言人类胚胎研究,还预言了“虚拟现实”“休闲工业”、用电视来管理老年人病房;在小说中,他甚至描述了人工授精生产是未来社会的主流文明,人类像白蚁一样重建自己的生活,人们不再信上帝,而是信“福帝”——即寓意汽车大王福特。人天生被分为五个等级,低等级的人,从胚胎状态就培养他们从事底层艰苦的工作,并依靠一种叫“索玛”的药品来保持精神愉悦——他们将终生如此,永无改变。一切以往的文明都被否定,莎士比亚的作品成为禁书。《奇妙新世界》中的人物,大量引用莎士比亚戏剧来说话,显然别有深意。他的预言固然令人震撼,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即使当时他的作品已为人注目,可是在此后二十世纪的历史中,这些预言仍有不少成为现实。他的思想超越时人,目光所及,既看到了人类的命运,也洞烛人性的幽微。
阿尔多斯·赫胥黎
阿尔多斯·赫胥黎
《水滴的音乐》中还有一类文章,是作者对同时代的英国作家的评论,如《爱德华·托马斯》《在热带的华兹华斯》《回忆劳伦斯》等,也很有文学价值和文学史价值,有的文章还表达了作者的美学思考。另外,《舒适》一文,也曾在刚才提到的那本“世界经典散文”中出现,译者是周珏良。同一本集子中,也同时收有《水滴的音乐》译者倪庆饩的另外三篇译作,分别是狄更斯、赫德逊和斯蒂文森的散文,只不过用的是笔名“林荇”。倪庆饩译介英国散文长达50年,对这些作家的散文不仅了解深入,而且生发出一种情愫。但这种感情并未影响他对作家的作品做出客观的评价。所以,关于赫胥黎散文最简明中肯的评介,应该还是译者倪庆饩的文章(《赫胥黎及其散文》,《中华读书报》2017年2月8日)。
阿尔多斯·赫胥黎
《水滴的音乐》中文译稿其实早在13年前就已译就。一开始是译者找不到出版社;到2011年,现在这家出版社知道有此译稿,联系到译者准备出版,但其时赫胥黎的作品版权尚未过五十年保护期。现在此书出版,对广大读者实在是个好事。
中文译本
早在194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潘光旦翻译的《赫胥黎自由教育论》,两年后,上海中华书局又出版了任道远翻译的《科学、自由与和平》,并作为书局《新中华丛书·学术研究汇刊》中的一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阿·赫胥黎的小说《奇妙新世界》多个中文译本出版。这期间,内地还出版了他的短篇集《神秘的微笑》,长篇《旋律的配合》,并再版了《赫胥黎自由教育论》等;台湾地区则翻译出版了《天才与女神》《众妙之门》等书。不过,这些还只是这位天才作家一生著述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他一生写了50本书,包括11本小说。所以,这本《水滴的音乐》,仍然可以让我们增加对这位作家的新的认识。
阿尔多斯·赫胥黎
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认为,阿尔多斯·赫胥黎是“融科学家与艺术家于一身的人,也是这支离破碎的世界最需要的人”“这世界是一面砸碎了的大镜子,我们每个人手上拿着一小块变形的碎片。他的责任就是把这些碎片重新拼起来,至少在他努力之下,人类又成为一个整体”。
参与纪录片
时间 | 作品 | 导演 |
---|---|---|
2002年 | Hofmann's Potion | Connie Littlefield |
2018年 | 三摩地 第2部 非你所想 | Daniel Schmidt |
参考资料:
幕后作品
时间 | 作品 | 备注 |
---|---|---|
2022年 | 岛 | 编剧 |
2020年 | 美丽新世界 | 编剧-原著作者 |
2002年 | Stardust | 编剧 |
1998年 | 美丽新世界 | 编剧-原著作者 |
1996年 | Au théâtre ce soir | 编剧 |
1993年 | Drug-Taking and the Arts | 编剧 |
1980年 | 美丽新世界 | 编剧-原著作者 |
1979年 | 小阿基米德 | 编剧 |
1978年 | Effetti speciali | 编剧 |
1975年 | Ten from the Twenties | 编剧 |
1971年 | Eyeless in Gaza | 编剧 |
1971年 | 卢丹的恶魔 | 编剧 |
1966年 | Mona Lisan hymy | 编剧 |
1964年 | 周三剧场 | 编剧 |
1955年 | ITV剧场 第一季 | 编剧 |
1955年 | Matinee Theatre | 编剧 |
1954年 | Climax! | 编剧 |
1953年 | Das Lächeln der Gioconda | 编剧 |
1952年 | TV de Vanguarda | 编剧 |
1951年 | 爱丽丝梦游仙境 | 编剧 |
1950年 | Prelude to Fame | 编剧 |
1948年 | 情天劫 | 编剧 |
1943年 | 居里夫人 | 编剧 |
1943年 | 简爱 | 编剧 |
1940年 | 傲慢与偏见 | 编剧 |
参考资料: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