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安和 编辑
曹安和(1905~2004),女,民族音乐学家,江苏无锡人。为我国百岁女民族音乐学家,北京古琴研究会研究学者,与杨荫浏同为瞎子阿炳及《二泉映月》等的发现、记录者。曹安和1929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留校任教,同时兼任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新中国建国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顾问。长期从事我国传统音乐研究和琵琶、昆曲的演奏与教学,为崇明派琵琶演奏家。著有《时薰室琵琶指径》《民族器乐独奏曲选》等。
中文名:曹安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无锡市
出生日期:1905年6月5日
逝世日期:2004年
星座:双子座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女子文理学院
职业:民族音乐学家
代表作品:《时薰室琵琶指径》、《民族器乐独奏曲选》
主要成就:瞎子阿炳及《二泉映月》等的发现、记录者之一
曹安和
1905年6月5日生,汉族,江苏省无锡市人。
1919年考入无锡女子师范学校曾随表哥杨荫浏学唱昆曲,并自学琵琶;其后师从刘天华学习琵琶,并兼修钢琴及音乐理论;1929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钢琴、琵琶及笛、箫、笙等民族乐器的教学。同时兼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曹安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移居上海。1941年初赴重庆,任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编辑。
同年9月,任国立音乐院教授。并编撰出版琵琶教材《时薰室琵琶指径》。
1946年随国立音乐院迁南京,并兼任金陵女子大学琵琶客座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国立音乐院、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顾问。
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青莲乐府
作者名称 曹安和
作品时间1956-10
夕阳箫鼓
作者名称 曹安和
作品时间1957-3
西厢记四种乐谱选曲
作者名称 曹安和
作品时间1962-1
曹安和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先驱,长期从事我国传统音乐研究和琵琶、昆曲的演唱、演奏与教学,是20世纪30、40年代乐坛上仅见的女琵琶演奏家和教师。无论是在演奏技法还是理论上,她都潜心研究、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的民族音乐事业,尤其在挽救民族音乐遗产上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是中国民族音乐学界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譬如,曹安和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活化石和见证人,作为一代音乐大师杨荫浏先生的学生和助手,她协助杨荫浏整理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使许多散落在民间的音乐得以保存。1950年,经无锡乐人黎松寿指点,杨荫浏、曹安和他们在无锡城一座僻静的庙宇中,发现并用老式录音机记录下了无锡民间艺人瞎子阿炳即华彦钧创作、演奏的包括《二泉映月》在内的6首曲子,使得这一人间绝唱得以流传。从1952年万叶书店出版的《瞎子阿炳曲集》中,我们仍能清晰地听到曹安和她那略带无锡口音的柔婉的报幕声。两年后,音乐家吕骥在无意中听到了这首人间绝唱,于是这首被无锡小城中一个瞎子艺人用生命创作的曲子便被灌制成音乐带,在中国、在世界的各个金色大厅中被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艺术家演奏,成为整个人类共有的经典曲目。
曹安和演奏曲目有:传统乐曲《十面埋伏》《海青拿鹤》《月儿高》《汉宫秋月》《将军令》等。根据其实际演奏经验整理编辑了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青莲乐府》《夕阳箫鼓》等。
主要成果有:著有《时薰室琵琶指径》《民族器乐独奏曲选》。
20世纪40~60年代与杨荫浏合编的有:《文板十二曲琵琶谱》《瞎子阿炳曲集》《定县子位村管弦曲集》《苏南十番鼓曲》《关汉卿戏曲乐谱》《西厢记四种乐谱选曲》,与简其华译谱《弦索十三套》,与杨荫浏、文彦整理《单弦牌子曲选集》,与李廷松合编琵琶谱《浔阳月夜》等。
20世纪70年代,参与了《中国乐器介绍》一书的编撰工作,并完成了戏曲研究工具书《现存元、明、清南北曲全折曲谱目录》的撰写。
20世纪80年代后致力于南北曲曲牌的整理工作。历年来,发表论文《琵琶柱位定法》《关于琵琶的问答》《民族音乐家刘天华》《我国古代乐谱简介》《杨荫浏与音律》《杨荫浏与音乐史》等数十篇。
曹安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