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滤泡腔 编辑
滤泡(follicle)是由单层排列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follicular epithelial cell)构成,其内充满胶状液体的泡状结构。滤泡直径为0.02~0.9mm,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滤泡上皮细胞的形态和滤泡内胶状液体的量与其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滤泡上皮细胞呈立方形。当甲状腺功能旺盛时,细胞变高呈柱状,可见细胞分裂象,滤泡内胶状液体变少。当甲状腺功能低下时,滤泡上皮细胞变矮呈扁平状,而胶状液体增加。滤泡内胶状液体是甲状腺球蛋白,呈嗜酸性均质状着色,PAS反应呈阳性,说明是一种糖蛋白,由滤泡上皮细胞分泌。
中文名:甲状腺滤泡腔
外文名:Thyroid follicular cavity
类别:人体组织
位置:甲状腺
甲状腺滤泡腔
甲状腺滤泡腔
是增强机体产热代谢,促进小肠对糖的吸收,参与脂肪代谢的调节。此外,还可以促进组织器官,特别是脑, 骨的发育成熟。所以,在幼年期,甲状腺功能低下可引起呆小症。
滤泡旁细胞(parafollicular cell)又称C细胞,成团积聚在浦泡之间,少量镶嵌在滤 泡上皮细胞之间,其腔面被滤泡上皮覆盖,细胞体积较大,在HE染色标本下,胞质稍淡。用镀银法可见基底部胞质内有嗜银颗粒,颗粒内含有降钙素,以胞吐的方式分泌。降钙素是一种多肽,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分泌类骨质、钙盐沉着和抑制骨质内钙的溶解使血钙降低。有报道,哺乳类滤泡旁细胞内还含有生长柳素、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等。滤泡旁细胞的形态、大小、数量和分布随动物的种属而有差别,人、猴、鼠等的滤泡旁细胞为卵圆形,以小的细胞群分布于滤泡间。而猫狗等动物的滤泡旁细胞则呈圆形或卵圆形,在滤泡之间积聚形成大的细胞团。人的滤泡旁细胞多分布于甲状旁腺周围的甲状腺内,而在鼠类则多分布于甲状腺中央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