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流管 编辑
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中文名:引流管
外文名:Drainage Tube
分类名称:引流导管
管理类别:Ⅱ类医疗器械
一般采用硅橡胶或聚氨酯等材料制成。使用时导管的一端插入到体内或创面的引流部位,另一端在体外可与引流接管等其他体外器械连接,通过体内压力、重力或负压吸引等压力的作用向体外引流。无菌提供,一次性使用。用于将患者积液、渗出液或气体向体外引流。常见的有胸腔引流导管、脑室引流导管、脑脊液外引流导管、腰椎外引流导管、颅脑外引流导管、腹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脑室引流管、胆管引流管、胆汁引流管等 。
利用虹吸或负压吸引原理,放置在人体手术区或体腔并经过皮肤切口穿出体外,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渗出血液、组织液及其他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液体淤积导致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和疾病康复 。
根据放置引流管的目的分为治疗性引流管和预防性引流管。
1.治疗性引流管治疗性引流的指征明确,包括腹腔有积液、积血、积脓、积气、坏死组织、异物或瘘。主要适应证有感染性疾病、肝胆疾病、胃肠道疾患。2.
预防性引流管预防性引流是以监测为目的,用来观察是否有活动性出血或胃、肠、胆道和胰漏的发生。预防性引流管常应用于腹部大手术如肝切除术,胰十二脂肠切除术,胃癌及结直肠癌根治术放置膈下等。
根据放置引流管的位置可分为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脑积液分流管、导尿管、胆管引流管等 。
保持引流管管道通畅,随时注意观察,不要受压和扭曲,折转成角,以免影响引流。还要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移位、脱出。2.
应用引流管时,要注意引流瓶的位置不能高于病人插管口的平面。搬动病人时,应先夹住引流管;引流液超过瓶体一半时,即应倾倒,以防因液面过高所致的逆流污染。3.
注意保持各种引流管与伤口或粘膜接触部位的洁净,以防感染。4.
做好引流颜色、性状及量的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
泪道引流管的规格有Fr2、Fr3(配备专用手术牵引钩)。
其产品特点包括:
1.硅橡胶材料,质地柔软、弹性好,对泪道组织损伤小;2.
生物相容性好,无刺激及过敏等现象,可长期留置;3.
金属探子前端呈泪滴状,平滑过渡,减少对泪道的损伤, 便于自鼻腔钩取牵出硅橡胶材料,质地柔软,对泪道组织损伤小。临床使用泪道引流管时,插管成功率高,引流通畅,无阻塞现象;与传统手术相比,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小、出血少,不易复发,不留瘢痕;在泪道及鼻腔内留置3~6个月,稳定无刺激,无过敏;拔管时不需麻醉,简单易行,病人无痛苦;对泪小管断裂吻合效果最好(无可替代),对泪小管、泪小点狭窄及鼻泪管狭窄等疗效显著。
泪道引流管
慢性泪囊炎;2.
泪小管狭窄;3.
鼻泪管狭窄、阻塞;4.
泪小点狭窄、阻塞;5.
泪小管断裂等泪道疾病;6.
鼻腔泪囊吻合术。
胸腔引流管的规格型号有:Fr16、 Fr20、Fr24、Fr28、Fr32、Fr36。
其产品的特点包括:
胸腔引流管1.
硅橡胶材质,带有可X光显影的标记线;2.
导管前段具有光滑的侧孔,确保引流通畅;3.
前端具有两种不同形状,一种为圆弧型,一种为鳄鱼嘴型。
目的
1.引流气体,液体(消化液,腹腔液,脓液,切口渗出掖)至体外,降低局部压力,减少粘连,促进愈合。2.
作检测,治疗途径。
2.用物治疗车,治疗盘,血管钳1把,别针1只,一次性引流袋(瓶)1只,污物桶1只,消毒弯盘2只(内放消毒纱布1块,镊子1把)5%PVP碘液,棉签。3.
操作步骤
1.戴口罩,洗手。2.
将所备用物放置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冬天关好门窗,安置病人体位(低半卧或平卧位)3.
检查伤口,暴露引流管,松开别针,注意保暖。4.
检查无菌引流袋是否密封,过期。打开外包装,检查引流袋有无破损或管子扭曲,将引流管挂于床沿,再将引流袋外包装垫在引流管接口下面。5.
挤压引流管,用血管钳夹注引流管尾端上3厘米处。6.
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连接处,先以接口为中心,环行消毒,然后向接口以上及以下各纵形消毒2.5厘米。7.
用左手取消毒纱布捏住连接处的引流管部分,脱开连接处。8.
再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的管口。9.
连接无菌引流袋,松开血管钳,并挤压引流管,观察是否通畅,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10.
整理用物,妥善安置病人。11.
严格记录引流液量和性质。
4.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引流袋可1周更换1-2次(引流液有性状,颜色改变的需每日更换)。2.
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3.
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与病情是否相符,每日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4.
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脱,病人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脱。5.
负压引流瓶更换方法相同。
目的气管内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必要手段,可刺激病人咳嗽并吸出气道分泌物,防止肺部并发症。2.
用物消毒手套,消毒吸痰管,一次性消毒杯,生理盐水,装有湿化液5毫升注射器,装有10毫升呋喃西林或生理盐水的针筒,负压吸引装置,必要时呼吸气囊与氧气连接。3.
操作步骤
1.戴口罩,洗手。2.
评估病人是否需要气管内吸痰,指征包括:(1)呼吸音粗糙(2)咳嗽(3)呼吸频率加快。3.
向病人(清醒者)或家属(昏迷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4.
开动吸引器,将压力调节至13.3-16.0kpa(100-120mmHg),最大不超过26.7kpa(200mmHg)。5.
将灭菌生理盐水倒入一次性灭菌杯内,打开吸痰管,暴露末端,右手戴上手套保持无菌。6.
右手持吸痰管与左手持吸引管连接,并用左手拇指控制吸引阀门,用消毒生理盐水浸湿吸痰管试吸。7.
将吸痰管经气管套管插入气管内,快速地开启吸引阀门做间歇性吸引,以旋转手法边吸边退,一次抽出痰液。切忌上下多次抽动,避免缺氧,一般单次吸引时间5-8s,不宜超过15s。8.
吸氧或休息片刻(3min)后可再次吸引,但最多不能超过4次。9.
如分泌物粘稠,可注入2-5毫升生理盐水于气管内,然后加压呼吸3-4次,使滴入的液体到小支气管以稀释滞积的痰液并刺激咳嗽。。10.
吸痰毕,分离吸痰管,将吸引管头泡于消毒液中,手套及吸痰管按一次性物品处理。11.
将2只药杯,剪去底部,两杯之间套入纱布盖于气管切开口上,用生理盐水浸湿纱布。12.
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洗手。
4.注意事项
1.缺氧病人于吸痰前宜加大氧流量或用呼吸皮囊加100%氧气加压呼吸,如病情需要,可按照步骤重复吸引,但最多不超过4次,重复吸痰中间应充分给氧后再吸痰,可用呼吸皮囊加100%氧气加压呼吸。2.
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吸痰管,手套,吸痰溶液及容器必须每次更换,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起交叉感染。3.
操作时注意动作轻,快,避免损伤气管黏膜。4.
吸引器各管道连接要准确,无漏气,吸引瓶及时倾倒,水面不超过2/3,每日要浸泡消毒。5.
使用人工呼吸机病人吸痰以后与呼吸机连接,调节参数。6.
气管切开处敷料,一般每日更换一次。
目的排出胸膜腔内气体,液体,重建负压,使肺复张。2.
用物3.
治疗车,治疗盘,治疗巾,消毒水封瓶,弯盘2只(一底一盖),内装无齿镊2把,PVP碘棉球3颗(或2%碘酒,75%酒精棉球各3颗,纱布一块),血管钳2把,外用生理盐水,开瓶器,胶布,别针,污物桶。4.
操作步骤
1.戴口罩,洗手。2.
在治疗室内检查消毒日期,打开消毒水封瓶包,检查水封瓶有无破损,连接是否准确。3.
向瓶内倒入外用生理盐水,盖紧瓶塞,长玻璃管置在液面下,保持直立位,并用胶布在瓶外做好水平面标记。4.
将所备用物放置在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5.
正确放置引流瓶,瓶的位置与胸腔间距60-100厘米。6.
检查伤口,松开别针,注意保暖,挤压引流管,暴露胸腔引流管接口处,并接弯盘用2把血管钳夹住胸腔引流管近端。7.
消毒接口处,并正确连接引流管。8.
检查引流装置是否正确,放开血管钳,再次挤压胸腔引流管,观察水封瓶内水柱波动情况。9.
妥善固定,安置病人,整理用物,记录引流液量,色,性状。
5.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水封瓶每日更换。2.
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能高于病人的胸部。3.
要避免引流管受压,折曲,滑脱及阻塞,保持引流通畅。4.
要保持引流系统密封,胸壁伤口在引流管周围要用凡士林纱布包盖严密.如水封瓶破损,要立即夹注引流管,另换水封瓶,如胸管不断排出大量气体时水封管爆破,不要夹闭胸管,可立即换一水封瓶,以免造成气胸。5.
如病人呼吸改善引流管无气体排出,8小时内引流液少于50毫升,肺完全复张,可考虑拔管。6.
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无气急情况,皮下气肿或气胸。7.
一次性胸腔引流装置方法同前,并参考说明书。
目的
1.抽吸尽胃管内积液(血),积气,减轻胃扩张。2.
肝硬化病人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压迫止血。3.
了解胃液的量及性质,为临床上判断疾病和治疗提供依据。
2.用物治疗盘,治疗巾,三腔二囊管,石蜡油,纱布,棉签,50毫升注射器,血管钳2把,沙袋(0.5kg),胶布,治疗碗内盛开水,胃肠减压器,滑车牵引固定架,绳,剪刀。3.
操作步骤
1.戴好口罩,洗手。2.
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3.
将三腔管的三个腔分别做好标记,用50毫升注射器抽瘪胃及食管气囊内气体,然后往胃气囊注气200毫升,食管气囊150毫升,放在水中观察气囊有无漏气变形。4.
石蜡油润滑胃管及双气囊,同鼻饲插胃管法插入三腔管(胃管),抽吸胃液,有胃液抽出时,证明在胃内。5.
先在胃气囊内注气200毫升,用夹子夹紧胃气囊开口端,并作好标记,向外牵拉三腔管至有轻度弹性阻力感,然后用胶布固定三腔管,在管尾扎一根粗纱绳,用0.5kg沙袋,通过滑车装置牵引三腔管压迫胃底,梢抬高床脚。6.
牵引方向应顺身体纵轴与鼻唇部呈45度角,再用注射器往食管气囊注气150毫升,用夹子夹紧食管气囊开口端,并作好标记。7.
胃管腔接胃肠减压器,负压调至8kPa,定时抽吸。8.
整理用物,安置病人。
4.注意事项
1.放置三腔管气囊压迫时间不超过48h,每隔12h气囊放气5-10毫升,以防食管胃底黏膜发生糜烂,坏死。2.
气囊压迫12h后,应放气一次。气囊压迫48h后胃管内仍有鲜红血液吸出,说明气囊压迫止血无效,应立即报告医生。3.
记录每日胃液吸出量及性质,以供每日补充水,电解质时参考。4.
每日口腔护理2-4次,从鼻腔沿三腔管滴石蜡油数滴。5.
防止过度牵拉或滑脱而造成食管气囊阻塞咽喉导致窒息,特别在气囊注气牵引时,如病人发生呼吸困难,要立即放松牵引和抽出食管气囊内空气,如发生严重呼吸困难或窒息,应立即剪断二囊管。6.
胃肠减压器负压维持在8kPa以利引流,用毕要清洗消毒。7.
出血停止12h后,方可从胃管内注入药液,注入前要认清标记,严防灌错到食管气囊或胃气囊,引起气囊破裂。8.
肝病病人为避免诱发肝昏迷,可通过胃管注入药液,促使肠道内积血和其他含氮物质排出,同时抑制肠道细菌以减少氨的产生。9.
出血停止48-72h后,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先完全抽去气囊内空气,继续观察12h,如无出血,吞服石蜡油30-50毫升,润滑胃壁后再拔管,以免因血块的粘滞拉破黏膜再次出血。
分类
1.皮管:橡胶管和硅胶管二类2.
特殊引流管:T形管、U形管等
2.适应症
1.空腔脏器产孔或外伤破裂,常以发生继发腹膜炎2.
腹膜及脏器内的脓肿,为了治疗目的可用穿刺置管或手术切开引流3.
手术创面很大,局部渗液,渗血多,易继发感染时
3.护理
1.根据病情需要观察腹腔内可能安置几种引流物和数根引流管,病人转入病房必须清点,最好根据作用或名称作好标记病接引流瓶。2.
分别观察记录引流出物质的性状和量,外层敷料湿透及时更换并估计液体量,引流管如无引流物流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液且流速快或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3.
病人翻身、下床、排便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或折断滑入腹腔,滑出者应更换新管插入。4.
需负压引流者应调整好所需负压压力,并注意维持负压状态。5.
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填塞止血者应密切观察全身情况,若以稳定应在48—72小时拔除,或换新的纱布再填塞。6.
预防性应用的引流管应在48-72小时拔除,如为防止吻合口破裂后消化液漏入腹腔则应在4-6日拔除,如引流腹膜炎的脓液应视具体情况而定7.
腹腔内引流管如2-3日不能拔除,则每2-3日应转动皮管一次,以免长期固定压迫造成继发性损伤8.
如需用引流管注入抗生素等药物或作管腔冲洗,应严格执行无菌原则操作9.
观察引流物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压迫组织坏死出血、肠瘘,继法感染,疼痛等应当及时拔除或换管,处理并发症。10.
若胆囊术后使用T形引流管,需在术后14天后拔出,避免造成胆汁进入腹腔造成腹膜刺激征或感染。11.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