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脂代谢异常 编辑
血脂代谢异常是指人体内血液中脂质一种或几种成分的升高或降低。
血脂是血液中脂质的总称,总脂量约为600mg/dl。血脂的成分较复杂,主要有总胆固醇(TC,其中2/3为胆固醇脂,1/3为游离胆固醇)、甘油三脂(TG)、磷脂(PL)、游离脂肪酸(FFA)、脂溶性维生素、固醇类激素等。它们是脂溶性的,在血液中必须与蛋白质结合成水溶性的物质才能存在和运转,其中除了FFA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外,其余皆与球蛋白结合成为脂蛋白(LP)。用超速离心或脂蛋白电泳方法可将脂蛋白分成高密度脂蛋白(HDL)即α-脂蛋白(α-LP)、低密度脂蛋白(LDL)即β-脂蛋白(β-LP)、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即前 β-脂蛋白(preβ-LP)和乳糜微粒(CM)即在原点不移动的。与脂蛋白结合的蛋白质部分称载脂蛋白(Apo),现已发现并将结构弄清楚的有A、B、C、D、E、F、G、H、J及(α)等10几大类。各种脂蛋白及载脂蛋白又可分为若干亚型(如HDL可有HDL2、HDL3等亚型,Apo-A可分Apo-A I、 Apo- A II等,Apo-B可分为Apo-B100和Apo-B48等,Apo-C有Apo-CI、Apo-CⅡ、Apo-CⅢ等),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在人体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脂异常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CHD)及损害身体的健康。其中血液中某些脂质成分升高称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
流行病学的调查表明,世界各地人群的血脂相差悬殊,可以说正常与异常血脂间的划分是人为的。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主张以血脂水平异常与CHD危险性增加的关系和需要治疗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来确定血脂异常的划分标准为宜。1993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规划(NEP)第二次报告中,对无CHD的成年人血浆TC<200mg/dl为理想水平,200-239mg/dl为临界高水平,超过240mg/dl则CHD危险性迅速上升;HDL-C〈35mg/dl作为低值,低水平的HDL-C构成CHD危险因素之一;TG水平分为四级,...即正常水平dl,临界高水平200-400mg/dl,高水平400-1000mg/dl,极高水平>1000mg/dl;LDL-Cdl为合适水平,130-159mg/dl为高危水平。我国北京地区参考对北京脑力劳动者的调查资料分析,如果以中年人(35-50岁)的血脂90%分布上限作为血脂异常,则血清TC>250mg/dl、TG><200mg/dl作为CHD危险水平的划分标准,血清HDL-Cdl为低HDL-C低下者。上海地区根据统计分析结合临床,确定血清TC>220mg/dll、TG>160mg/dl为血脂过高的标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上一篇 尿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