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瘀证 编辑
多因外伤、跌仆,离经之血未及时排出或消散;或气滞血行不畅,或因寒而血脉凝滞,或因热而血液浓缩壅聚,或气虚推动无力,血行缓慢等,导致瘀血内阻。
刺痛,肿块,出血等特征与舌紫脉涩共见。
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故刺痛、固定、拒按;夜间血行缓慢,瘀阻加重故夜间疼痛加重;瘀积不散而凝结体表,故肿块青紫,腹内肿块坚硬不移;瘀血阻塞脉络,使血液不能循经运行,溢出脉外故出血紫暗,或夹有血块;瘀血阻络,血行障碍,全身得不到气血的温煦濡养,故面色黧黑,口唇、舌体、指甲青紫色暗;瘀久不消,营血不能濡养故肌肤甲错;瘀血内阻,冲任不通故经闭;血脉不通,血不循经,则崩漏。瘀血内阻,血行受阻故丝状红缕,腹壁青筋显露,脉细涩,或结、代,或无脉。
疼痛如针刺、固定、拒按、夜间加重。体表肿块青紫,腹内肿块坚硬而推之不移。出血紫暗或夹有血块,大便色黑如柏油状。面色黧黑,唇甲青紫,眼下紫斑,肌肤甲错,腹部青筋显露,皮肤出现丝状红缕。妇女经闭,或为崩漏。舌质紫暗、紫斑、紫点,舌下脉络曲张,或舌边有青紫色条状线,脉涩,或结代,或无脉。
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逐瘀止血汤。
生地黄、大黄、赤芍、丹皮、当归尾、枳壳、龟甲、桃仁。
关元、三阴交、隐白、血海、膈俞、合谷、太冲。
崩漏。
崩漏是可以预防的,重视经期卫生,尽量避免或减少宫腔手术;及早治疗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先期等出血倾向的月经病,以防发展成崩漏。崩漏一旦发生,必须遵照“塞流、澄源、复旧”的治崩三法及早治愈,并加强锻炼,以防复发。崩漏调摄,首重个人卫生防感染,次调饮食增营养,再适劳逸畅情怀。
崩漏转归,常多脏受累,气血同病,因果转化。崩漏下血,气随血脱,阴随血伤,不论病发何因,最易出现气阴(血)两虚夹瘀的结果,气阴两虚又可阴损及阳,血崩日久化寒,形成新的病因;崩日久,离经之血为瘀,故出血期必有瘀阻冲任、子宫的转归,止血治疗务必兼顾化瘀止血的病机转归灵活处理。
崩漏的预后与发育和治疗相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