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雌激素 编辑
植物雌激素是植物中具有弱雌激素作用的化合物。其通过与甾体雌激素受体以低亲和度结合而发挥弱的雌激素样效应。植物雌激素的分子结构与哺乳动物雌激素结构相似,是一类具有类似动物雌激素生物活性的植物成分,它们对激素相关疾病有广泛作用。
虽然被人们称为植物性雌激素,其实它们本身不是激素。含植物雌激素的植物主要有:大豆(大豆异黄酮),葛根,亚麻籽等。
植物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是植物中具有弱雌激素作用的化合物,其通过与甾体雌激素受体以低亲和度结合而发挥弱的雌激素样效应。体外实验证实,植物雌激素是一类生物活性较弱的雌激素,与哺乳动物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的结合能力很低,且不同植物雌激素与ER(雌激素受体,下同)结合的亲和力也不同。拟雌内酯的亲和力最大,比雌二醇的亲和力低10~20倍;其次是染料木黄酮,约低100倍;而黄豆苷原和雌马醇等,至少低1000倍。不同的植物雌激素与ERα和ERβ的亲和力并不完全相同,拟雌内酯、芹黄素、4‘;5;7三羟基黄酮和柑桔苷元对ERβ的亲和力比ERα高,香豆雌酚、金雀异黄酮和黄豆苷元与ERβ的亲和力高于ERα,分别是ERα的7、22和5倍。
植物雌激素的分子结构与哺乳动物雌激素结构相似,是一类具有类似动物雌激素生物活性的植物成分,它们对激素相关疾病有广泛作用,尤其对乳腺癌、前列腺癌、绝经期综合征、心血管病和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虽然被人们称为植物性雌激素,其实它们本身不是激素。异黄酮活性成分,也就是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其结构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相似,可以起到模拟、干扰、双向调节内分泌水平的生理化作用,给广大女性追求健康、远离烦恼带来了新的希望。 植物雌激素是从植物尤其是豆类植物中提取的可以替代雌激素的作用并同时防止雌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
含植物雌激素的植物主要有:大豆(大豆异黄酮),葛根,亚麻籽等。
传统中医也证明,大豆等植物所富含的营养素,在临床上经常用来降压、降糖、降脂,以及预防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由此可见,植物雌激素在日常的饮食中就可以得到补充。与药物雌激素相比,葛根、大豆中的异黄酮既安全又可靠,可以放心地长期使用,这是因为植物雌激素可以用来保护血管弹性,降低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雌激素是一种在较高等动物和人类体内存在的内源性雌性激素。它能针对多种器官产生“雌激素样作用”,产生作用的部位包括乳房、卵巢和子宫。
含有植物雌激素的啤酒
Adlercreutz的研究表明,植物雌激素对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都有预防作用,这是因为植物雌激素与雌二醇竞争结合ER,从而抑制了雌二醇对肿瘤细胞的促分裂作用,抑制了肿瘤细胞的生长。植物雌激素还有抗氧化的作用,而自由基被认为与体内肿瘤的形成有关。
Lephart ED研究显示雌激素具有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目前其机制尚未十分明确。有研究显示,雌激素受体的两种亚型ERα、ERβ和可能与之有关。两种受体均分布于正常乳腺组织中,ERβ占有优势,二者比例发生改变时,ERα数值升高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可能通过ERα途径促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导致细胞恶变,形成肿瘤或者促进肿瘤细胞增生的 。而且在1996年,有研究文献称,雌激素对正常人乳腺细胞有增生作用的报道 。
此外,植物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如异黄酮与ER结合后,可以降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减少心血管疾病如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病变等的发生。
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激动剂和阻断剂效应,对于妇女绝经后因雌激素减少引起的一些疾病以及激素相关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植物雌激素也有不利的一面,它会改变妇女的月经周期,大剂量的植物雌激素对于人的生育和发育都有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尚需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以便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植物雌激素。
在植物雌激素与人体健康关系 研究中, 细胞培养、动物模型、人体实验和营养流行病 学调查 研究结 果仍有 许多相互矛盾之处。一方面是因为在 细胞培 养中的 受试物 多采用植物雌激素提取物, 而在动物 模型和 人体实 验多采 用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如大豆 和亚麻 籽。食物成 分复杂, 所观察到的结果中很可能有其它成分的作用。另 一方面, 结果还受 实验设计、对 象选 择和 观察 例数 等 诸多 因素 影响。尤其是人体实验, 有很多难以控制的影响因素。
植物雌激素(phyto-oestrogens)主要有3类:异黄酮类(isoflavones)、木酚素类(lig-nans)和黄豆素类(coumestans),均含在植物及其种籽里。
服用含有植物雌激素的膳食补充剂是预防更年期妇女罹患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方法。美国最新研究显示,这种方法并不像原先认为的那样有效。
美国珀杜大学研究人员对从大豆子叶、大豆芽、苜蓿和野葛中提取的植物异黄酮进行研究,并将这4种植物雌激素与传统的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所用植物雌激素中,只有从大豆子叶和大豆芽中提取的异黄酮能使绝经后妇女骨质流失分别减少9%和5%,而传统疗法却能使更年期妇女骨质流失减少22%至24%。
研究人员指出,预防骨质疏松症最好的方法是科学饮食、加强锻炼。 据报道,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分泌会减少,并导致记忆力下降、潮热、疲劳、易怒以及骨密度降低等问题。雌激素替代疗法等传统疗法曾一度流行,但因副作用较大而被限制使用。尔后科学家发现一种较为安全的雌激素,即从植物中提取的雌激素,于是服用含有植物雌激素的膳食补充剂成为目前比较受欢迎的雌激素补充方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