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子 编辑
微子,子姓,宋氏,名启,后世称微子、微子启、宋微子、殷微子 。今河南商丘人。是宋国开国国君,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商纣王帝辛的长兄。
子启同母兄弟共有三人,子启是长兄,中衍(宋微仲)居中,受德(商纣王)最小。微子启的母亲生子启和中衍的时候还是妾的身份,后来成为正妻后才生下了纣。父母想要立长子子启为太子,而太史则依据法典为此事争辩,认为有正妻的儿子在,就不可立妾的儿子做太子。子启因此没有成为商王的继承人。
周朝初年,子启被周成王封于商朝旧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建立宋国,爵位公爵,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成为周朝宋国的开国始祖,后世称之为宋微子(汉代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为开)。
子启死后,其二弟中衍(宋微仲)继承宋国君主之位,葬子启于宋国国都商丘西南二十五里微子墓,建有微子祠。
(概述图片来源: )
别名:微子、微子启、商微子、宋微子
所处时代:商末周初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宋国商丘(今河南商丘)
主要成就:宋国开国君主;宋氏始祖
本名:子启
陵墓:商丘微子墓
祠堂:商丘微子祠
爵位:公爵
微子,即微子启。微或作魏,启或避汉景帝讳作开,又称殷公 。商帝乙之长子,纣同母庶兄,名启。出生时,其母尚未立为正妃,因不得嗣(或说与纣异母,其母贱,故不得嗣),封于微(今山西潞城东北)。因见商代将亡,数谏纣王不听,遂出走。周武王伐纣,他持祭器前往军门,袒身反缚以告,武王释之,并复其位。周公东征平“三监”后,以他代替武庚奉守商祀,封于宋(今河南商丘),为宋国第一代国君。引自《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48页。
子启是商朝君主帝乙的长子,同母兄弟共有三人,长兄叫子启,老二叫中衍,老三叫受德。微子启的母亲生子启和中衍的时候还是妾的身份,后来成为正妻后才生下了纣。他们的父母想要立长子子启为太子,而太史则依据法典为此事争辩说:“有正妻的儿子在,就不可立妾的儿子做太子。”子启因此没有成为商王的继承人,而三弟受德却继承了王位,是为帝辛(纣王)。
微子
微子多次亲谏帝辛,见“纣终不可谏”,便与太师箕子、少师比干商量。箕子认为“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周武王灭商后,微子持祭器造访武王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向武王说明自己远离帝辛的情况。周武王很受感动,乃释其缚,“复其位如故”,仍为卿士。
周朝初年,子启被周成王封于商朝发源地、旧都商丘,建立宋国,成为周朝宋国的始祖,后世因之称为宋微子。
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年少,周公旦代行当国。管叔鲜、蔡叔度疑之,跟帝辛之子武庚一起作乱,打算袭击周成王、周公。周公奉周成王之命诛武庚,杀管叔,流放蔡叔,命微子启代殷后,爵位公,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来训诫他,分封于宋。微子向来仁贤,所以殷商遗民都很爱戴他。
微子寿终后葬于微山岛微子墓,建有微子祠。
宋微子去世后,其弟中衍成为国君,是为宋微仲。
典籍所载有如下三种说法:
(1)纣之同母庶兄。《吕氏春秋·当务》:“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用法若此,不若无法。”
(2)纣之异母庶兄。《史记·殷本纪》:“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又《史记·宋微子世家》:“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司马迁谓“启母贱……辛母正后”,故知二人不同母。
(3)纣之叔父。《孟子·告子上》:“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纣为兄之子,则为纣叔父。 此处因是引误,实则,微子为纣兄,比干乃为纣叔父。
父亲:帝乙
二弟:中衍(宋微仲)
三弟:受德(商纣王)
微子肉袒请罪
周武王灭商后,微子持商王室宗庙礼器,来到周武王军营前,表示投降。他袒露上身,双手捆缚于背后,跪地膝进,左边有人牵羊,右边有人秉茅,向周武王请罪。周武王将他释放,宣布恢复他原有爵位,以示宽厚为怀。
孔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司马迁《史记》:“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
司马贞《史记索隐》:“殷有三仁,微、箕纣亲。一囚一去,不顾其身。颂美有客,书称作宾。卒传冢嗣,或叙彝伦。”
毛泽东:“……微子最坏,是个汉奸。他派两个人作代表到周朝请兵。武王头一次到孟津观兵回去了。然后又搞了两年,他说可以打了,因为有内应了。纣王把比干杀了,把箕子关起来了,但是对微子没有防备,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不晓得他里通外国。”
从先秦至西汉初年的典籍来看,关于宋国的历史叙述散见于《尚书》、《诗经》、《春秋》及其传记和诸子论说等等,而对微子启以及宋国历史沿革的介绍,则详见于《史记·宋微子世家第八》。
孔子作《尚书·微子》,记录微子面对纣王恶政选择出逃的心境。原文是 :
微子若曰;“父师、少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
在微山岛西北部的一个小山上,此山海拔91.6米,山虽不高,却是全岛的最高点,微山因微国而得名,湖又因山取名,县也因山而冠名。该岛为山东省重点保护单位。主建筑有正殿,偏殿,碑亭等,已形成了仿古建筑群。拜台上方砖铺地,上置供案宝鼎;正殿内雕梁画栋,古朴典雅。高3.5米的微子塑像栩栩如生给人以扑面古风。 微子墓呈圆形,高10米,底径7.5米。墓前有石碑4幢。
这里还保存了很多珍贵的碑刻,墓前竖有历代石碑七块。中间主碑(高2.23米,宽0.88米,厚0.18米)正文为汉丞相匡衡题字:“殷微子墓”,南昌尉梅福篆写横额:“仁参箕比。”碑阴有小字,难以辨认,但是价值连城。陵园一隅还醒目地树立着一块侵华日军留下的墓碑,上书“殷微子墓”,“丰田部队”等字样。这在全国来说,也是罕见之物。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