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包囊虫病 编辑

肺包虫病

肺包虫病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在人体肺部引起的寄生虫病。在畜牧区较多见。我国新疆、内蒙、西藏、青海、甘肃、宁夏等牧区发病率均较高。本病为扩张性占位性病变,有破裂或囊液吸入支气管内,呈溺水样窒息或激发过敏反应等危险。故一经确诊应手术治疗,消除病,疗效良好。

基本信息

编辑

中医病名:肺包囊虫病

外文名:Pulmonary cysticercosis

就诊科室:呼吸科、内科

多发群体:畜牧区的人群

常见发病部位:肺部

临床表现

编辑

1.较大的囊肿可产生咳嗽、胸闷、胸痛、气急等呼吸道受压症状。

2.包虫囊肿穿破入支气管可引起剧烈咳嗽、可咳出大量囊液,也可造成窒息或发热、皮疹、休克等过敏反应。

3.囊肿较大者病变部位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诊断鉴别

编辑

诊断依据

1.有动物(犬)接触史。

2.咳嗽、胸闷、咳痰、咯血。

3.X线胸片:见单个或多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园形块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周缘光滑。若囊壁外囊破裂,则囊肿顶部呈现新月形透亮区。外囊内囊均破裂,囊肿内有液平面及呈现“水上浮莲”征象。

4.免疫诊断:ABC法(生物素--亲合素系统)阳性率约为80-90%。

疾病治疗

编辑

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可切除病源,是本病唯一根治性的治疗方法。

2.手术应争取在产生严重压迫症状前或产生并发症前进行。

3.囊腔已有感染者,术前以抗生素治疗及体位引流,尽可能减少痰液,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用药原则

1.早期病变局限症状轻者,用药以“A”为主。

2.病变广泛,感染重者用药可包括用药框限“A”、“B”、“C”。

下一篇 肺真菌病

上一篇 棘球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