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精 编辑

黄天精

黄天精黄天精

稻谷在收获后如未及时脱粒干燥就堆放很容易引起发霉。发霉谷物脱粒后即形成

“黄变米”或“沤黄米”,这主要是由于岛青霉(Penicillium islandicum)污染所致。黄变米在我国南方、日本和其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比较普遍。小鼠每天口服2009受岛青霉污染的黄变米,大约一周可死于肝肥大;如果每天饲喂0.059黄变米,持续两年可诱发肝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肝癌发病率和居民过多食用霉变的大米有关。吃黄变米的人会引起中毒(肝坏死和肝昏迷)和肝硬化。岛青霉除产生岛青霉素(silanditoxin)外,还可产生环氯素(cyclochlorotin)、黄天精(1uteoskyrin)和红天精(erythroskyrin)等多种霉菌毒素。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黄天精

熔点:287°C

分子式:C30H22O12

分子量:574

简介

编辑

黄天精在苯溶剂中重结晶后呈黄色的六面体针状结晶,熔点为287°C,分子式为C30H22O12,分子量为574,在NA2S2O3水溶液中,黄天精曾被称为黄变米毒素;用甲酸或60%H2SO4处理,则黄天精可成为虹天精(doskyrin)岛青毒素(islandicin)。

毒性

编辑

岛青霉素和黄天精均有较强的致癌活性,其中黄天精的结构和黄曲霉毒素相似,毒性和致癌活性也与黄曲霉毒素相当。小鼠日服7mg/kg体重的黄天精数周可导致其肝坏死,长期低剂量摄人可导致肝癌。环氯素为含氯环结构的肽类,对小鼠经LD50为6.55mg/kg体重,有很强的急性毒性。环氯素摄入后短时间内可引起小鼠肝的坏死性病变,小剂量长时间摄入引起癌变。

下一篇 环氯素

上一篇 青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