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兽 编辑
神兽是指在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以天之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代表的皆可见于中国经典中的生物。
这些生物在现实中大多无法找到实体,但其形象的组成物源于现实。某些古代神兽在中国的占卜术中,尤其是奇门遁甲及六爻两门术数。这些神兽常出现于传统建筑中,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
中文名:神兽
外文名:Mythical Animals
别名:圣兽、瑞兽
种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天之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天之四灵与黄龙并称天官五兽,天之四灵与应龙、黄龙合为六大神兽。
另外,在本词条中删去有关两仪二圣(太阳烛照,太阴幽荧)的信息,实际上两仪二圣是由现代中国人设定的神兽,出于严谨考虑并不能算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所以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四灵 :麟、凤、龟、龙
四凶:混沌、穷奇、梼杌、饕餮
《楚辞·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骖白螭” 汉 王逸注:“虬、螭,神兽,宜於驾乘。”
《晋书·吕光载记》:“营外夜有一黑物,大如断堤,摇动有头角,目光若电, 光 笑曰:‘黑龙也。’ 杜进言于 光 曰:‘龙者神兽,人君利见之象。’”
《宋书·符瑞志下》:“周印者,神兽之名也,星宿之变化。王者德盛则至。”
天之四灵的最初起源,尚无定论,以文物考查的话,根据对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天象资料的整理与研究的考证发现,在殷商早期的甲骨文上已有天之四灵这四象的形象产生,而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漆箱,上面首次记录了完整的二十八宿的名称。
史学界公认二十八宿最早用于天文,所以它在天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当重要,一直以来也是中外学者感兴趣的话题。
青龙
青龙
在中国,龙是神物、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也是东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属木的,也因青色是属木的,故此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龙是汉民族所敬奉的祥瑞,是吉祥雄伟的象征,由于崇拜意识,后演变为祈求丰收、祈求平安的民俗活动。
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们想象成为龙的形象,因位于东方,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色青,故名青龙。又有龙性淫的说法,和牛交时生麒麟、和猪交时生象。
白虎
古人认为白虎是一种祥瑞,《援神契》曰:“王者德至鸟兽,则白虎动。”晋《中兴征祥》曰:“王者仁而不害,则白虎见。白虎者,仁兽也。虎而白色,缟身如雪,无杂毛,啸则风兴。昔召公化行陕西之国,白虎应焉。”
《括地象》曰:“圣王感期而兴,则有白虎晨鸣,雷声于四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白虎的形象相似。
白虎还象征着威武和军队,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有关,例如古代军队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
朱雀
朱雀
很多人将其认为是凤凰或是凤凰的一种,但实际上朱雀与凤凰存在极大的不同,且作为天之四灵与四方星宿之一的朱雀比礼记四灵之一的凤凰更加尊贵。亓鑫铭所著《泛亚论》称古越国以朱雀为图腾。
近代由于受到西方不死鸟(Phoenix)浴火重生的神话以及日本流行文化的影响,华人在翻译与认知上也有把不死鸟当成朱雀的情况。
事实上,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并无朱雀会浴火重生的说法,凤凰涅槃也只是郭沫若先生借鉴西方不死鸟的传说所创作的诗词而已。
玄武
玄武
中国古代神话中最令妖邪胆战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玄武亦称玄冥 ,龟蛇合体,为水神,居北海,龟长寿,玄武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冥间亦在北方,故为北方之神。而玄武又可通冥间问卜,因此玄武有别于其它三灵 ,被称为“真武大帝”,是道教所奉之神。
应龙,名庚辰,亦名吉,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神,是中国传统中的真龙 ,亦作黄龙、飞龙。也是天神太一之妃,有“天之后妃”、“女王星”等称号,生下了凤凰、麒麟。
应龙
又因一直居于天上世界而被称为天元应龙,是中斗七宿之神,居于轩辕十七星、钩陈四大星 ,司四季、司中岳、司中土、司黄河、长江、汉水、淮河、济水、司黄帝之子孙、司倮虫三百六十,后世尊其为顺天佑畿辅时应龙神,总领天下一切龙神。
后曾为伏羲送上河图,带女娲朝见天帝,也曾化身老龙,假名为吉,而成炎帝神农之师,当她授课之时,九天之上所有仙灵尽皆听法。
黄帝蚩尤大战时,为助黄帝争帝而于南极杀蚩尤、斩夸父;助大禹治水而以龙尾画地成江、开辟龙门、擒无支祁,堪称中国神话战绩第一的无双战神。
黄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即应龙的别名。按照古籍记载,黄帝及大禹可能都是黄龙的化身。
黄龙
黄龙在古代是皇权象征,在九龙壁上可以见到黄龙。某些人认为黄龙的这个地位已经被瑞兽黄麟替代,也有人将二者同等看待,但实际上,黄麟作为麒麟的一支远远无法与黄龙相比。
有人提出黄龙即是黄帝时期的应龙,他们的共通之处既是地位要远高于普通龙类。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