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凸透镜 编辑
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凸透镜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或正弯月形)等形式,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故又称会聚透镜,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会聚等作用,这与透镜的厚度有关。远视眼镜是凸透镜。
中文名:凸透镜
外文名:Lens
别名:会聚透镜
类别:镜
凸透镜拥有放大作用。凸透镜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实虚正倒。
凸透镜
其实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没有一定的焦点,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且到主光轴距离相等的光线才会完全在主光轴上相交。我们之所以看到许多经过凸透镜的平行于主光轴但到主光轴距离不相等的光线有一个“焦点”是因为该凸透镜镜面的曲率半径较大,光线偏折程度的差异不明显。为了方便使用,我们把离主光轴的距离和凸透镜顶部的距离相等的两条光线的交点作为凸透镜的焦点。
透镜成像公式
公式变形后可以得到f=uv/(u+v) 或u=vf/(v-f)或v=uf/(u-f)
光经过凸透镜只在中间(这里的y轴处)发生一次折射。(虽然字母多了点,最后有用的只有几个) 图注: x(红)轴-凸透镜主光轴 y(蓝)轴-凸透镜 O-光心 F-焦点 f-焦距 u-物距 v-像距 a-物体长度 紫线-通过光心的光线 橙线-平行光线 绿线-平行光经过焦点 把绿线、紫线的直线解析式求出来:绿线,y=-(a/f)x+a;紫线,y=-(a/u)x 下一步就是求出两交点坐标(其实只用求横坐标v就可以了) y=-(a/f)x+a=-(a/u)x x/f-1=x/u ux-uf=fx 其中,x即为v uv-uf=fvuv=vf+uf除以v+u f=uv/(u+f)
成像原理
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虚像越大。在焦点上时不会成像。 在2倍焦距上时会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
凸透镜成像
(1)
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缩小实像;二倍焦距等大小;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像;一倍焦距不成像;
一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虚像;
成实像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2)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成像规律
物体到凸透镜 的距离u(物距) | 像到凸透镜 的距离v(像距) | 像的 大小 | 像的 正倒 | 像的 虚实 | 应用 实例 |
u>2f | 2f>v>f | 缩小 | 倒立 | 实像 | 照相机 |
u=2f | v=2f | 等大 | 倒立 | 实像 | 测焦距 |
2f>u>f | v>2f | 放大 | 倒立 | 实像 | 放映机 幻灯机 投影机 |
u=f | 无(平行 v无限大) | 无 | 无 | 无 | 探照灯 |
u<f | 无 | 放大 | 正立 | 虚像 | 放大镜 |
当u<f时,像与物在透镜同侧
成像光路作法
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的光路图
(1)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
(2)物体处于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
(3)物体处于焦点以内
(4)凹透镜成像光路
测量焦距
1.公式法:利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实像的实验,测量并记录成像时的物距u和像距v,根据透镜成像公式,计算出透镜焦距f,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
2.共轭法:利用光具座固定好光源和光屏位置,测量出它们的间距L。将待测焦距的凸透镜放在其间,沿主轴移动凸透镜,使光屏上两次呈现出光源倒立的像。记录两次成像时透镜的位置,由此求出两次成像过程中透镜移动的距离d,根据公式可计算出凸透镜焦距f,这个方法叫共轭法。这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之一。
3.平行光聚焦法:根据凸透镜特性,让平行光(如太阳光)沿主轴方向入射到凸透镜上,在另一侧与透镜平行放置一光屏,调节光屏位置使光屏上的光斑最小且最明亮,此时透镜与光屏的间距为凸透镜焦距。这是一种简便的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4.远物成像法:在实验室还可以用远物成像法代替平行光聚焦法估测凸透镜焦距,方法与平行光法相似;调节光屏的位置,使远处的物体(例如教室的窗或窗外的物体)在光屏上成像,光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近似为该透镜的焦距。
实验研究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该实验就是为了研究证实这个规律。实验中,有下面这个表:
不同情况下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
物距u | 正立或倒立 | 放大或缩小 | 虚像或实像 | 与物同侧与异侧 | 像距v |
u>2f | 倒立 | 缩小 | 实像 | 异侧 | f<v<2f |
u=2f | 倒立 | 等大 | 实像 | 异侧 | v=2f |
f<u<2f | 倒立 | 放大 | 实像 | 异侧 | v>2f |
u=f | 不成像,因为v=无限大(平行,所以无限大) | ||||
u<f | 正立 | 放大 | 虚像 | 同侧 | f<v<2f |
这就是为了证实那个规律而设计的表格。其实,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
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
照相机运用的就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镜头就是一个凸透镜,要照的景物就是物体,胶片就是屏幕。照射在物体上的光经过漫反射通过凸透镜将物体的像成在最后的胶片上,胶片上涂有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至于物距、像距的关系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完全一样。物体靠近时,像越来越远,越来越大,最后再同侧成虚像。
另外,物在无穷远处的时候,像可以近似地认为在焦点。(正因为这样,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物体远离凸透镜时,像会靠近凸透镜,就是说,物往哪个方向走,像就往哪个方向走。当物从无穷远处移动至距离像2F处,则物的移动速度比像要快。
公式的推导
如图,实物AB发出的平行与主光轴的光过焦点F2与过透镜中心的光交与点E
则DE为实像,BO为物距u,DO为像距v
这是正解
CO/DE=OF2/F2D
又由矩形ABOC可以得到AB=CO
所以OF2/F2D= AB/DE=BO/OD
即f/(v-f)=u/v
uv-uf=vf(交叉相乘)
uv=uf+vf
uv/f=u+v(两边同时除以f)
v/f=1+v/u(两边同时除以u)
1/f=1/u+1/v(两边同时除以v)
区别方法
1.触摸法(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
2.聚焦法(射入平行光,会聚的是凸透镜,发散的是凹透镜)
3.放大法(把透镜放到字上,看照后的字是放大是凸透镜,缩小是凹透镜)
4.摇晃法(将透镜放在字上,向一侧移动,字的方向与透镜移动方向相同的是凹透镜,相反的是凸透镜)
与凹面镜区别
一、结构不同
凸透镜与凹面镜区别
凹面镜是由一面是凹面而另一面不透明的镜体组成
二、成像性质不同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倒;虚、实;放、缩。凸透镜起聚光作用。
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区别
与凹透镜的区别
一、对光的作用不同
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二、成像不同
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虚像、倒立放大实像、倒立等大实像、倒立缩小实像;
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虚像。
三、焦点不同
凸透镜有实焦点,有2个焦点
凹透镜有虚焦点
四、用途不同
凸透镜用于远视眼镜
凹透镜用于近视眼镜
注意事项
1.使用凸透镜时,不能用手触摸镜片。
2.在有强烈的太阳光时,不能把凸透镜对着易燃易爆品,否则会点燃易爆品导致爆炸。
凸透镜的放大倍数
凸透镜的放大倍数(虚像,是正像)只与透镜的焦距有关,且虚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一侧。
计算公式是:明视距离(25CM)/焦距=放大倍数。
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高。
凸透镜的成像倍数(实像,是倒像)与像距有关,且实像与物在透镜的两侧。
它的成像公式:1/焦距=1/物距+1/像距
物越靠近焦点,像距就越大,像也越大。这个实像的放大倍数不受透镜焦距的限制。
凸透镜的表面是弧形的,它是圆的一部分,可以量出弧的半径,这个半径叫做透镜弧面的曲率半径。很明显,这个曲率半径越小,透镜的中间就凸得越高,透镜的厚度也越大,透镜的焦距也就越短。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安托万-洛朗·拉瓦锡
上一篇 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