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角 编辑

物理学术语

临界角临界角

在研究全反射现象中,刚好发生全反射,即折射角为90度时的入射角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叫做临界角。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临界角

外文名:critical angle

临界角:sin c/sin90°=n2/n1

发生: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

学科:数理科学、光学

临界角定义

编辑

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将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为某一数值时,折射角等于90°,此入射角称临界角。

临界角(英语:Critical angle)是使得全内反射发生的最少的入射角。入射角是从折射界面的法线量度计算的。临界角(

)可从以下方程式计算:

其中

是较低密度介质的折射率,及

是较高密度介质的折射率。这条方程式是一条斯涅尔定律的简单应用,当中折射角为90°。%20当入射光线是准确的等于临界角,折射光线会循折射界面的切线进行。以可见光由玻璃进入空气(或真空)为例,临界角约为41.5°%20。

光学描述

编辑
图1反射折射图

如图2所示: 光线从折射率较高的

介质进入折射率较低的%20

介质:%20当入射角%20

临界角

时,光线同时发生向%20

介质中的折射,以及向

%20介质中的反射(图一中红色光线所示);%20当入射角

临界角%20

时,向

介质中折射的光线消失,所有光线向%20

介质中反射(图一中蓝色光线所示);%20全内反射仅仅可能发生在当光线从较高折射率的介质(也称为光密介质)进入到较低折射率的介质(也称为光疏介质)的情况下,例如当光线从玻璃进入空气时会发生,但当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则不会。

与法线的角度越大,光线折射的部分则越少,直至当大于临界角时,全内反射便会发生(图中光线的颜色只是作分别之用,并不表示不同颜色光线的光学情况。%20)

图2光路图

临界角的计算

编辑

真空(或空气)的折射率为1,相对于其他介质总是光疏介质。当光从折射率为n的介质进入真空或空气时,

上式表明,在其他介质与真空或空气的界面上,折射率越大的介质其临界角越小,越容易发生全反射。

注意:上式只适用于光线从介质到真空(或空气)%20。

几种临界角

编辑

几种介质对真空或空气的临界角,如下图3:

图3几种临界角

下一篇 阿贝折射仪

上一篇 等厚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