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味酸法 编辑
苦味酸法是指以苦味酸为催化剂、氨水为吸收液的氧化法脱硫脱氰方法。该法是1958年日本大阪煤气公司开发的,称弗玛克斯罗达克斯法,其脱硫和脱氰效率分别为99%和90%。
中文名:苦味酸法
外文名:fumaks-Rhodacs process
学科:炼焦化工
领域:冶炼
用于:脱硫脱氰
始于:1958年日本大阪煤气公司
苦味酸法是指以苦味酸为催化剂、氨水为吸收液的氧化法脱硫脱氰方法。该法是1958年日本大阪煤气公司开发的,称弗玛克斯罗达克斯法,其脱硫和脱氰效率分别为99%和90%。苦味酸法的废液用于瓦帕克斯法制造硫酸。该法在日本广泛采用,中国也有采用 。
1.吸收反应:
NlH3+H2O→NH4OH
NH4OH+H2S→NH4HS+H2O
NH4OH+HCN→NH4CN+ H2O
2.再生反应:
NH4HS+1/2O2→ NH4OH+S
2NH4HS+2O2→(NH4)2S2O3+ H2O
3.多硫化反应:
2NH4OH+ H2S+ xS→(NH4)2Sx+1+ H2O(NH4)2Sx+S→(NH4)2Sx+1
4.硫氰化反应:
NH4CN+(NH4)2Sx+1→NH4CNS+(NH4)2Sx
其工艺流程(见图1)为:脱去煤焦油和萘的煤气进入脱硫塔下部,与塔顶喷洒的吸收液逆流接触,进行吸收反应。一部分氨被吸收,硫化氢和氰化氢被脱除,煤气由塔顶排出。吸收液从脱硫塔底部排出,用循环泵送至预混合喷嘴。在此与空气压缩机送来的空气混合后,进入再生塔,在塔内进行再生反应,析出元素硫,生成硫代硫酸铵;同时还进行多硫化反应和硫氰化反应,生成多硫化铵和硫氰化铵。再生后的吸收液经过再生塔内的气泡分离器,分离出气泡后用泵经冷却器送入脱硫塔循环使用。再生塔内生成的剩余硫磺,被塔底部吹入的空气气泡携带,浮上液面,形成泡沫层。含硫的泡沫层流入缓冲槽,大部分用缓冲泵送入再生塔顶用于消泡,小部分送往离心机制成硫 。
图1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