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闪火点 编辑
闪火点,又叫闪点,是材料制品与外界空气形成混合气与火焰接触时发生闪火并立刻燃烧的最低温度。表示材料或制品的蒸发倾向和受热后的安定性。是材料或制品贮存、运输及使用中安全防护的重要指标。闪点高的材料或制品不易起火引起火灾;闪点低的贮运时需注意安全。
中文名:闪火点
外文名:flash point
别名:闪燃点、闪点
影响因素:可燃物的密度等
特点:闪火而燃烧,但瞬间熄灭
测定方法:Tag闭杯法(TCC)
分类:开杯闪点、闭杯闪点
名词审定:土木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
公布时间:2003年
闪火点,又称闪点,物质在规定条件下受热到开始被火苗引起闪火时的温度。物质闪点的高低主要与其蒸发性有关;馏分愈轻,愈易蒸发,闪点就愈低。物质的闪点愈低,就愈容易被火苗点燃引起燃烧,火灾的危险性就愈大。所以,闪点可以被看为防火安全指标。各种液体是易燃还是可燃,就是根据其闪点高低分组的。
测定重质油料如润滑油的闪点,如发现其闪点急剧下降,可判断其混入了轻质燃料油。沥青在规定的闪点仪中加热至产生一瞬即灭的闪火时的最低温度。最常采用的是布林肯开口杯闪火点、克利夫兰开口杯闪火点和潘马氏闭口杯闪火点等。我国现行标准采用布林肯开口杯闪火点。从消防观点来说,液体闪点就是可能引起火灾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引起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缓慢加热物质至一定温度,如出现火苗,即闪火而燃烧,但瞬间熄灭,此温度就称为闪火点(flash point)。但如果温度继续升高,其所发生的挥发组分足以继续维持燃烧,而火焰不再熄灭,此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物质的着火点(ignition point)或燃点。
(1)Tag闭杯法(Tag Closed Cup),简称TCC,适用于闪火点低于80℃的物质。
(2)Pensky-Martens闭杯法,为测定较高闪火点的方法,简称PM法。
闪点是在闪点测定仪器中测定的,根据测试仪器的不同,可分开杯试验闪点(Open cup)以O.C.表示和闭杯试验闪点(Closed cup)以C.C.表示。前者是将易燃液体放在一个开敞的容器中加热所测得的闪点;后者是将易燃液体放在一个特定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而测得的,闭杯试验闪点一般要比开杯试验闪点低4~5℃。各国所使用的仪器其标准有所不同,英美等国采用的测试仪器有彭马氏(Peusky-Martens)仪器(闭杯试验)和克利夫兰(Cleveland)仪器(开杯试验), 这两种仪器是《国际海运危规》中所推荐使用的标准仪器。
易燃液体的分类:
类别 | 标准 |
1 | 闪点小于23 X:且初沸点不大于35 X: |
2 | 闪点小于23 °C且初沸点大于35 °C |
3 | 闪点不小于23 X:且不大于60 X: |
,1 | 闪点大于60 X:且不大于93 X: |
注1:为了某些管理目的,可将闪点范围在55 X:〜75 X:的燃料油、柴油和民用燃料油视为一特定组。 注2:闪点高于35 T:,但不超过60 X:的液体如果在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以 下简称《试验和标准手册》)的第32节第:HI部分中L. 2持续燃烧性试验中得到否定结果,则可以为了某些 管理目的(例如,运输),将其视为非易燃液体。 注3:为了某些管理目的(如,运输),某些黏性易燃液体,如色漆、磁漆、喷漆、清漆、粘合剂和拋光剂可视为一特定组。将这些液体归类为非易燃液体或考虑将这些液体归类为非易燃液体的决定可以根据相关规定或由主管部门作出。 注4:气溶胶不属于易燃液体。 |
闪火点的高低,取决于可燃性液体的密度,液面的气压,或可燃性液体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体使用过程中若闪点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对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须引起注意。
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
闪火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热温度应低于闪点10℃;在压力容器中加热则无此限制。
从防火角度考虑,希望油的闪点、燃点高些,两者的差值大些。而从燃烧角度考虑,则希望闪点、燃点低些,两者的差值也尽量小些。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