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收益 编辑
社会收益指单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收益,包括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相应的私人收益指单个经济活动主体从某一经济行为所获得的收益,仅包括直接收益。当一项活动的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时,我们就会观察到这项活动的过度供给,此时存在负的外部性;反之则会产生供给不足,此时存在正的外部性。
外部效应有正、负之分。正外部性时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具有正外部效应的产品,人们都愿意享用。不愿意提供,所以最终导致该产品供不应求。
不过,在没有专利保护的情况下,发明所带来的收益不仅为发明者享有,同时也为其它社会成员享有,发明对社会具有正的外部性,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无偿地与全世界分享就是一个例子。一户人家院子里的花木对周围邻居产生正的外部性。另外,一个人使用互联网也具有正的外部性,因为他的使用直接提高整个互联网的效益,尽管单个人的作用可能微乎其微,但网络的特点是积少成多。环境保护和国防军工生产的边际社会净收益高于边际私人净收益,具有正的外部性。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