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挂壁公路 编辑
挂壁公路是一种最有特色的公路,是在峭壁(悬崖和高峻大山)上开凿而出的奇险公路。交通专家称,此类工程奇险、艰难,在中国筑路史上都很少见。
为了施工方便和开通后取自然光照明,挂壁公路多贴壁而凿,相隔十余米旁开一侧窗。从远处望去,这一线侧窗勾勒出隧洞的走向。
广义挂壁公路还包括高俊型盘山公路(并非普通型),因为峭壁不限于悬崖,也包括高俊大山的峭壁。
中文名:挂壁公路
外文名:Wall highway
位置:南太行、晋东南等等
个数:全国有一批
地理环境:峭壁上
作用:解决了山区交通难题
特点:奇险
挂壁公路
一、我国挂壁公路,主要位于南太行山地区及晋东南。
太行山北高南低,山势东陡西缓,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侧为明显的断层,许多地段形成近1,000公尺的断层岩壁,气势雄伟。太行山地区有众多河流发源或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由于断层岩壁,绝大多数为瀑布,只有少数坡度较小“水口”能成为华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要道。挂壁公路就修建在华北平原上升到山西高原的断层峭壁上。
他们分别是:
山西陵川:锡崖沟挂壁公路,昆山挂壁公路,陈家园挂壁公路
挂壁公路
河南辉县:郭亮挂壁公路,回龙村挂壁公路
二、广义挂壁公路还包括高俊型盘山公路(并非普通型),这种路全国有一批,因为峭壁不限于悬崖,也包括高俊大山的峭壁。
特殊效应
挂壁公路不仅解决了山区交通难题,成了脱贫路、致富路,更把深山美景奉献人间,它本身也成了奇景的一部分。
锡崖沟挂壁公路
锡崖沟挂壁公路
工程量最大,开凿最早的要属锡崖沟挂壁公路。这条路最著名,在于其绵延近8公里,工程量最大,开凿时间最长,外观分为三层,最为宏伟壮观。更重要的是,它是太行山脉中挂壁公路的先驱,是锡崖沟人用锤子、钎子,靠自己的一双手在绝壁上抠出的一条挂壁路!“锡崖沟挂壁公路”也因此成为唯一被编入《中国公路谱》的乡村级公路。
山西陵川县最东边的小村锡崖沟,传说仙人曾在此冶锡炼丹而得名。这里阡陌纵横,梯田高叠,溪流潺潺,古桥飞架,是美院学生写生的好地方。可是,大山一阻隔,不仅引不来媳妇,连村姑也纷纷远嫁出沟。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不甘寂寞的锡崖沟人,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凭借滴水穿石的愚公移山精神,三十年箪食壶浆,风餐露宿,几代人前赴后继,从狼道到羊窑,从羊窑到挂壁公路,他们几代人流血流汗,硬是在北边的王莽岭绝壁上凿出一条明明暗暗7.5公里长的公路。那挂壁公路在山壁上曲折三层,写成“之”字攀上山顶,创造了中国乡村筑路史的人间奇观。
1991年6月28日锡崖沟挂壁公路通车。1994年6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一个几代人用血脉筋骨铸刻成的不朽丰碑——路》为题登载了锡崖沟村艰苦奋斗三十年,在悬崖峭壁上用钢钎炮锤和双手凿路的事迹,并评论锡崖沟村“几十年艰苦奋斗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发图强,排除万难,建设自己伟大祖国的缩影……”从此,锡崖沟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变得家喻户晓。以此为题材还拍摄了《路》、《走出大山》、《沟里人》等电视片。
荣誉
2006年锡崖沟被评为中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精品红色旅游示范点
2007年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9年成为国家地质公园、锡崖沟挂壁公路同天安门、鸟巢等被评为新中国60大地标
2010年通过评审,正式成为全国首批命名(山西省第一家)的国家级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
2010年6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锡崖沟挂壁公路入选山西三普十大新发现名录
锡崖沟景区还被列为山西省爱国主义和德育教育基地、山西省红色旅游线路等荣誉。
昆山挂壁公路
昆山挂壁公路
在南太行七条挂壁公路中,位于王莽岭景区的昆山挂壁公路是最为年轻的。1992年,山西省实施“村村通”工程,为解决陵川县古郊乡昆山村民的出行难,决定在王莽岭北面给昆山村民开条南行出路。7个包工队同时作业,在山顶固上缆绳,将工人吊到山腰开洞,分段施工,快速打通了昆山挂壁公路。新开的挂壁公路未加整饰,路面凸凸凹凹,洞顶垂石嶙峋,侧窗龇牙咧嘴,宽度又有限,只有农用三轮车蹦蹦跳跳从洞中钻过,配合着犬牙交错的危石险崖,给隧道画足了荒凉悲壮的色彩。
2009年,当地政府投资对把昆山挂壁公路升级改造为一条旅游公路,不仅解决了沿线群众出行难问题,更重要的是将王莽岭、昆山景区与河南万仙山等景区连接起来,对当地旅游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昆山挂壁公路施工条件十分恶劣,全线六分之一工程需要在悬崖峭壁上施工。为尽量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施工单位重点对原有的长达2500米的昆山公路挂壁洞进行了改造利用。采取人工排险、砌筑防护墙、加固边墙、洞顶喷浆等安全措施。使昆山挂壁公路成为一道既惊险又相对安全的旅游风景线 。
陈家园挂壁公路
陈家园挂壁公路:内容待补充。
虹梯关挂壁公路
虹梯关
虹梯关挂壁公路就在虹梯关乡的梯后村和虹梯关之间。这里迄今还是砂石路,道路艰险,但风光秀丽且原生态。挂壁公路在太行绝壁之上连凿5个山洞,且最上面的洞和最下面的洞落差约有200米左右。洞里的路凹凸不平,因附近修高速破坏更加严重。洞壁因灰尘覆盖已看不到颜色,且坡度约在30度以上 。
穽底挂壁公路
穽底挂壁公路:内容待补充。
郭亮挂壁公路
挂壁公路
“郭亮洞”于1972年3月9日开工,1977年5月1日通车。其宽6米、高4米,长1300米,是在110米高、1250米长的绝壁横面上,以25度斜面凿出的人工隧道。建设过程中,共投工6万个,清理石渣2.4万立方米,消耗钢钎12吨,铁锤2000个。当年,郭亮村共投资8万元凿洞,2001年又投资40万元进行了扩修。绝壁属沉积砂岩,硬度达到8.2级,属最硬的一种石头,郭亮挂壁公路平均作业高度105米,从绝壁中间炸开工作面,外侧的35个天窗,当初是为了便于排碴和作业,如今成为通风透光的观景台。
郭亮洞在1976年被外界发现,1976年,日本裕田影视公司在此摄制专题片,日本名古屋电视台开拍专题片《开拓太行山的人们》,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郭亮洞被列为“世界最险要十条路”之一(排在第2位)、“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之一(排在第3位)。因修建早又被誉为“太行隧道之父”。
郭亮村的美妙之处在于游客可从对面山崖上全方位地看清郭亮洞,犹如欣赏挂在墙上的一幅画卷。当地较早开发旅游业,郭亮洞的名头已经很响。 郭亮村被外界誉为“太行明珠”。
郭亮洞只是“村道”,是最短的挂壁公路。
回龙挂壁公路
回龙挂壁公路
掏这条拐弯隧道时,难以把握弯度、坡度,村里向技术部门求援,技术费需要16万元。穷愚公们自力更生,用绳子将人一次次吊到山腰目测定位,确定施工洞口;用塑料水管测定坡度。改变贫困的决心,焕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
回龙挂壁公路总长度8公里,隧道1000多米,隧道宽6米,水泥路面,从1997年11月开工,2002年1月10日通车。
双木挂壁公路
双木挂壁公路
天门山通天大道
天门山通天大道
旧昆宜公路
旧昆宜公路
晴隆二十四道拐
晴隆二十四道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