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八大景 编辑
洛阳八大景:一、龙门山色 二、马寺钟声 三、金谷春晴 四、邙山晚眺 五、天津晓月 六、洛浦秋风 七、平泉朝游 八、铜驼暮雨
中文名:洛阳八大景
类别1:龙门山色
类别2:马寺钟声
类别3:金谷春晴
洛阳八大景
洛阳是我国著名的十三朝古都,昔时城郭巍峨,宫阙壮丽,风景优美,胜迹如林。久传洛阳民间的“八大景”,就是散布在洛阳城乡的著名自然景观、名胜古迹。自唐宋以来,不少文人墨客、衣冠人物,或讴歌作画,吟诗赋文;或营建园林别墅,家于洛阳,留连其中,为这里的风物胜迹,留下很多风雅遗事、美丽传说。现略述于下,以备揽胜探奇者游赏之一助。
龙门,古称伊阙,由于地处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拟己为“真龙天子”,故又称“龙门”。 这里两山夹峙,形若门阙,伊水流经其中,宛如一条长龙穿门而过。伊阙两岸分别是龙门山和香山。龙门山上便是著名的龙门石窟,香山上是白园──白居易葬于此地。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因而“龙门山色”很早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首。
龙门山色
洛阳南郊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若门阙,故名“伊阙”。隋唐时遥对皇宫南门,又称龙门。这里山清水秀,以瑰丽的石窟艺术蜚声海内外。西山又称龙门山,为石窟精华所在,还有珍珠泉、禹王池等名胜。东山又名香山,因出产香葛而得名。其北为琵琶峰,因平面形似琵琶而得名,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墓园所在地。峰南为香山寺。雄伟的石拱桥犹如长虹卧波,横跨龙门口上,凭栏四顾,只见如画青山矗立两岸,清澈的河水潺潺北流,山上林木葱茏,鸟鸣婉转,碧泉飞溅,滚珠落玉。人间仙境般的美景吸引着海内外游客趋之若鹜。
龙门西山绝壁上,石罅横裂,斜漏天光,悬瀑飞洒,状若珠帘。水气蒸发而为云雾,朦朦胧胧,远视之,疑为仙境。但这些奇趣,只有在雨后方能遇到。伊流清浅,波净沙明,水溅声鸣于石间,随波划舟,可为泛游。同时,在山麓浸流中,无危岩盘绝之险,可以登高望远。真是绝妙的风景区。唐代诗人韦应物写《龙门香山泉诗》咏之:山水本自佳,游人已忘虑。碧泉更幽绝,赏爱未能去。
诗人的游兴是多么浓厚。龙门山水的佳胜,人们多在白天领略,殊不知夜间更妙。李白在《秋夜宿龙门香山寺》诗中说: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望极九霄迥,赏幽万壑通。烟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风。玉斗横网户,银河耿花宫。
马寺钟声是洛阳八大景的另一景。白马寺到了北魏、唐、宋时代,因为佛教极盛,寺院殿堂巍峨,曾有僧众千余名,僧人们每天早晚按时上殿诵经。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时,殿内击磬撞钟佛诵,钟声悠扬飘荡,远闻数里,听之使人心旷神怡。到了明代,寺内有口大铁钟,重约5000余斤,钟声特别洪亮。据传这口钟与洛阳东大街钟楼上的一口钟音律一致,可以共鸣。人们往往在听到白马寺钟声的同时,紧接着洛阳城钟楼上的钟也响了,民间流传着“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鸣”的佳话。因此,马寺钟声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马寺钟声
古人曾写诗赞美白马寺钟鸣鼓乐的胜境道:
钟声响彻梵王宫。下通地府震幽灵:
西送金乌天边去,急催东方玉兔升。
这就是洛阳八大景之一的“马寺钟声”。现每年的新年之夜,市政府的主要领导,都要去撞响第一声钟,为全市人民送来第一声吉祥之音,向全市人民表示祝福。
金谷春晴
唐代诗人杜牧曾写金谷园诗感叹道:
繁花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金谷园为洛阳名园,其故址人们多以为是在今洛阳车站附近的金谷园村。而据考证,实在今洛阳东北(晋代洛阳都城之西)孟津县送庄乡凤凰台村。每年早春时节、山间谷底,溪水潺潺,山花烂漫,颇富自然野趣。
邙山晚眺
据《河南府志》记载,自邙山之首白马山,往西到神尾山,凡三十三峰。经渑池、新安、洛阳、孟津、偃师、巩县六县,东西长三百八十余里。山名以县各异,拿洛阳为例,邙山之西北五十里连盂津界之山为谷城山,亦名谮亭山;谷城山南为缟羝山;东为平逢山,亦称郏山;郏山西称郏鄢陌;郏山东转入孟津境,为宜苏山;转南为无涧山;邙山北垂为白马山,亦名白马阪;阪下,为孟津县白_鹤乡。
“邙山晚眺”是指站在邙山之平逢山上眺望洛阳而言。平逢山南下为古王城,东阜为翠云峰。其上树木森森,苍翠如云,故名翠云峰。武则天曾在上边修建了一座金碧辉煌的避暑宫。每到夏季酷热之日,便带领群臣入宫避暑。
俗谚说:“生在苏杭,死葬北邙”。邙山又是古代帝王将相陵墓集中之地。占时百姓也相沿成习。多把坟墓建在邙山,以致使邙山无卧牛:之地。白居易有诗道:“北邙冢墓高嵯峨”。
山头松柏半无主,地下白骨多于土。
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
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
唐朝诗人王建也写诗道: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著黄金无买处。
每当春暖花开之日,或秋高气爽之时,特别是清明节及重阳节,人们结伴到山上扫墓、踏青、登高,相沿成习。站在山上向南观望,则伊洛山川之胜,尽收眼底。绿荫丛中:十万人家,非常壮观。特别是晚上,遍处灯火,密如繁星,使人们疑为人间天上。大有脱尘超俗之感。
天津晓月
洛浦秋风
白居易曾写诗赞道:
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
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
柳绿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
而今,人民政府沿堤新建的洛浦公园,更是独具匠心,远胜古人,成为全市人民休闲游览胜地。
平泉朝游
唐代人李德裕(唐武宗时为宰相)在流放到南方时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平泉朝游
正是北州梨枣熟,梦魂秋日到郊因。
这首诗对李德裕影响很大,并因此产生了退隐伊洛之志。
他在龙门得到了乔处士故宅后,就精心营建了平泉别墅。建有书楼、瀑泉亭、流杯亭、东溪、西园、双碧潭、竹径、花乐栏等庭台楼榭百余所,又购得各地珍木奇石百品以上,列于庭间。据《洛阳志》载:平泉有醒酒石。据说醉酒的人卧在上边,凉沁脾胃,酒气顿消,故名醒酒石。
李德裕称平泉为“桑梓邑”,他在《平泉记》上教育他的子孙说,如果谁将来把平泉卖掉,就不是我的子孙。即使把平泉的一树一石给别人,也不是我的好子孙。然而到五代时,醒酒石被人弄去,虽因此而杀人,也无济于事。到宋朝时,平泉的怪石奇卉,大都被人夺去。
平泉别墅已荒废。李德裕花园故址上尚有平泉寺,以纪昔日胜境。
铜驼暮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