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刚智 编辑
金刚智(梵名Vajrabodhi,669—741年) ,南天竺摩赖耶(今印度马拉巴尔海岸一带)人。国王伊舍那靺摩( Isana-varma )的第三子。中国密宗的创始人之一,与善无畏、不空并称“开元三大士”。
自幼出家,先习经律,专于密教。受戒于那烂陀寺,师从龙智上人。开元初年(719),进入洛阳,先后译出《金刚顶瑜珈中略出念诵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等多部,并在其所住寺院内建佛坛灌顶道场,广泛招收门徒,蔚兴一时,知名弟子有不空等人。开元二十九年,圆寂,追赠“国师”。唐代宗时期,赠号“大弘教三藏”。
1988年,日本真言宗各派·总大本山会在洛阳龙门树立“金刚智三藏显彰碑”。 2009年,密法归华慈善基金会在广化寺建开元三大士纪念堂,纪念金刚智。
别名: Vajrabodhi
所处时代:唐代
出生地:印度
出生日期:669年
逝世日期:741年
金刚智是南印度人,十岁出家,精通显、密教典,专修密法,因应南天竺国王之请,到中国传法。是中国密宗的创始人之一,与善无畏、不空并称为开元三大士。译有《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等。
十岁能背诵婆罗门的经典,后来在中印度的那烂陀寺出家,随寂静智学习《声明论》,十五岁到西印度留学,回到那烂陀寺后,于二十岁受具足戒。此后,修学大乘律学,研读《般若灯论》、《百论》及《十二门论》等,以大乘空观思想为主的论着。二十八岁,就胜贤论师学习《瑜伽论》、《唯识论》及《辨中边论》,研究大乘有宗思想三年。三十一岁,到南印度就龙智修学密教,研究《金刚顶瑜伽经》、《大日总持陀罗尼经》等密教经典,并得受金刚界的密法灌顶。
出家受戒
南印度摩赖耶国人,婆罗门种性,从小就聪颖过人。
十岁时在那烂陀寺出家,依止寂静智师学习声明。
十五岁时前往往西印度,用四年时间学习法称论师的著作,然后回到那烂陀寺。
二十岁时受具足戒。
花六年时间学习了大小乘各种戒律。
金刚智
三十一岁时前往南印度,当时龙树菩萨的弟子龙智年事已高,金刚智在而后的七年时间里,依止龙智学习了《金刚顶瑜伽经》、《毗卢遮那总持陀罗尼法门》等大乘经典,以及各种五明论著,并受五部灌顶,显密通达。
辞别师父龙智后,金刚智回到中印度。
受命求雨
金刚智学成密法之时,正值南印度久旱不雨,国王为此迎请金刚智到宫中求雨。果然不到数日,天降大雨。王欢喜踊跃,金刚智因而受到至高供养,及诸大臣、百姓的崇拜。从此,开始了他云游四方,化导众生的弘法事业。金刚智听说中国佛教正盛行,因此发愿到中国弘扬密教,乃取海路到中国,并携带《大般若经》和其它各种佛典,以及印度的七宝器具和许多名贵香料珍品。途中多次被暴民所袭,同行的商船皆受到迫害,独有金刚智所乘的船舶得免其难。经三年时间,路经锡兰、苏门答腊,于开元七年
2009年李居明大师在省委统战部,市宗教局有关领导的引领下选定在洛阳广化寺建开元三士纪念堂,并成立密法归华慈善基金全力支持开元三士纪念堂建设。开元三士纪念堂,是一座纪念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的殿堂,由密法归华慈善基金会出资兴建,选址于洛阳广化寺内,采用仿唐建筑风格,现已成为广化寺的标志性建筑。2015年3月27日上午,坐落在龙门风景区的广化寺,紫日祥照、香风薰沐,洛阳牡丹含苞待放,众所期盼的洛阳开元三士纪念堂开幕典礼在此隆重举行。洛阳广化寺管委会及本地区的佛教信众,向光临盛典的各位领导、阿阇梨、观礼团的各位居士、善信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向李居明大师率领的密法归华慈善基金会和为开元三士纪念堂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晚出伊阙寄河南裴中丞
上一篇 善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