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兵 编辑

汉语词语

短兵短兵

短兵,汉语词语,拼音是duǎn bīng,在中国文化当中是对尺寸较短的冷兵器,如短刀、剑等的统称。与弓弩对举引用,近战武器,如殳、矛、戈、戟等也可称短兵。 在现当代中国,“短兵”除具有其传统意义外,还特指一种新发展起来的类似击剑和剑道的运动形式。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短兵

拼音:duǎn bīng

释义:刀剑等短武器;持短兵器的士兵;近战武器,如殳、矛、戈、戟等

出处:《楚辞·九歌·国殇

释义

编辑

1、刀剑等短武器。

2. 持短兵器的士兵。

3、近战武器,如殳、矛、戈、戟等

出处

编辑

《管子·参患》:“弩不可以及远,与短兵同实。”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马侍中》:“﹝夜叉﹞衣豹皮褌,携短兵,直入室来。”

薛居正《旧五代史》“帝以骑军追击之,梁步兵合战,短兵既接,帝军鼓噪,围之数重,埃尘涨天。”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八回:“王翦驱壮士分为左右二队,各持短兵,大呼突入其阵。”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一回:“那些贼见是一人,越发不理论了,便用短兵抵住。”

《商君书·境内》:“五百主,短兵五十人。”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馀里,合短兵,杀折兰王。”

清 赵翼《题阎典史祠》诗:“铁骑平明满街市,短兵巷战血尺深。”

下一篇 虞州

上一篇 开龙门八节石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