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牛道 编辑
金牛道又叫石牛道,蜀道组成部分。 得名源自“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故事,因说石牛能粪金,故称为金牛。石牛粪金的故事,发生在周显王扁和周慎靓王定这段时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将金牛赠送给蜀王,西蜀五丁引金牛成道,故名金牛道。
在古蜀道金牛道上,既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也有“衔空三百里,一色郁青苍”的翠云廊。
中文名:金牛道
地理位置:广元市剑阁县河东街64号剑门关内
别名:石牛道
长度:600 km
所属城市:四川省广元市
所属国家:中国
又称石牛道。因秦王伐蜀,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故事得名,自古为中原通往西南的孔道。元朝以来,又通称蜀栈、南栈,由汉中西行过褒水,经勉县入山区至金堆铺交宁强界,经大安、烈金坝折南,过五丁关至宁强县城,再转西南,经牢固关、黄坝驿、七盘关入川界而达成都,约600公里。本县境内共长85公里,多属险峻山径。《雍大记》记述五丁峡(或称金牛峡、宽川峡)云:“连云叠嶂,壁立数百仞,幽邃逼窄,仅容一人一骑;乱石嵯峨,涧水湍激,为蜀道之最险。”
金牛道另有一条线路,从本县烈金坝西行经代家坝、阳平关、广坪河至金山寺青岩子(界牌)入四川界,去白水(今名沙洲)至昭化而与经宁强县城之路合。此道较坦缓,是南北朝以前秦蜀主要通道。
2021年10月12日,蜀道:金牛道广元段等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