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邯郸之战 编辑
邯郸之战又称邯郸保卫战,是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
长平之战后,秦国大胜。于是,秦军分为三军 :王龁将伐赵皮牢 ,司马梗北定太原 ,王陵攻赵邯郸 。
赵国残部奋力抵抗,使得王陵所率领的进攻邯郸的秦军“秦卒死者过半” 。秦国又使王龁代替王陵继续攻赵邯郸,依然不克。后来,魏、楚的救兵赶到,在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之下,秦军大败,损失惨重。
名称:邯郸之战
发生时间:公元前259至公元前257年
地点: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参战方:赵、魏、楚联军,秦国
结果:赵、魏、楚联军获胜
参战方兵力:赵、魏、楚联军30万,秦国25万
伤亡情况:秦国伤亡约20万
主要指挥官:廉颇、赵胜、魏无忌;王陵、王龁
秦国大将白起
公元前259年,长平之战后,白起想乘胜进围赵都邯郸,攻灭赵国。应侯范雎妒忌白起功劳,以秦军疲劳应休整为由,建议韩国割让垣雍(今原阳县)、赵国割让六城请和,秦昭襄王同意。赵孝成王准备按和约割让六城时,大臣虞卿认为割地与秦,秦势更强,赵“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如此赵将灭亡。 虞卿建议以六城赂齐国,联齐抗秦。赵孝成王用其谋,派虞卿东见齐王建,商讨合纵抗秦计划,并借魏国使者来赵连络合纵之机,与魏订立盟约。同时将灵丘(今山西省灵丘县)封给楚相春申君黄歇,结好楚国,并对韩、燕亦极力交好。在国内则积极发展生产,重整军备,进行抗秦准备 。
参见:毛遂自荐、窃符救赵
公元前259年2月,即邯郸之战前的9个月,嬴政在赵国邯郸出生了。
抵抗秦军入侵的平原君赵胜
赵国大将廉颇率赵军顽强抵抗,赵相平原君赵胜亦散家财于士卒,编妻妾入行伍,鼓励军民共赴国难,王陵战至第二年,仍不能取胜。秦国增兵十万支援王陵,秦军五校(每“校”8000—10000人)阵亡,秦昭襄王命白起接替王陵为帅,白起称病推辞。秦昭襄王改令王龁接替王陵为主将,增兵继续围攻邯郸。秦军死伤近半,仍不能下。范睢于是举荐郑安平为将,率军五万携带大量粮草支援王龁,加强对赵的进攻。邯郸城内粮食耗尽,赵孝成王被迫向魏、楚两国求救 。
而进攻邯郸的秦军已经是“秦卒死者过半” ,加之,秦军分为三军 (另有,王龁将伐赵皮牢 ,司马梗北定太原 ),秦国的大举攻赵,也已经到了“国内空” 的程度。
公元前258年,平原君赵胜奉命出使楚国。他想在门客中选拔二十名文武双全的随行人员,却只选出十九人。一门客毛遂自荐随往,赵平原君以为他在门下三年,未闻其能,不肯带他去。毛遂说:“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赵平原君用人之际,就带毛遂同去了。这就是“毛遂自荐” 。
窃符救赵的信陵君魏无忌
魏安僖王派晋鄙率军十万救赵。秦昭襄王派人威胁魏安僖王说:“诸侯中有敢于救赵者,败赵后首先攻先救赵者”。魏安僖王恐惧,命晋鄙大军暂停于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观望。魏信陵君魏无忌依靠魏安僖王宠妃如姬盗得虎符,带勇士朱亥杀晋鄙,夺其兵权,并挑选八万精兵进击秦军。这就是“窃符救赵”。 楚春申君黄歇亦率军救赵。秦军作战失利,秦昭襄王又令白起领兵攻赵。白起始终托病不出。秦昭襄王罢其官爵,白起被迫在杜邮(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自杀。
魏楚援军到来之前,赵胜招募3000敢死队,命李谈率领进击秦军,击退秦军30里,李谈战死,赵王封其父为李侯。
公元前257年12月,魏、楚两国军队先后进抵邯郸城郊,进击秦军。赵国守军配合城外魏、楚两军出城反击。在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之下,秦军大败,损失惨重。 王龁不得不率领秦军撤回河东汾城(今山西省侯马市北),秦将郑安平所部2万余人被联军团团包围,屡次突围不成后,只好降赵,邯郸之围遂解。
魏无忌、黄歇没有追击王龁,魏无忌将魏军交给一个魏国将军,让他带魏军回魏国了,黄歇也带领楚军回楚国了。邯郸之战结束。
王龁带军在汾城旁休整了两个多月后,韩、赵、魏再次组成联军逼近汾城,企图阻止王龁从汾城向东进攻,不料王龁抢先进攻联军,斩首六千,联军向南逃跑,王龁一直追到黄河,联军又有两万人死在了黄河里。另一支赵军趁王龁东进时攻下汾城,王龁于是又回师向西攻下汾城。然后王龁又跟从张唐攻下了赵国的新中城。公元前256年,韩、魏、楚联军进攻新中城,王龁、张唐被迫撤退。乐乘、庆舍带领赵军攻破了留守在赵国信梁城的郑安平的秦军,郑安平被迫带领两万秦军投降。
邯郸之战严重地消耗了秦国的实力,造成秦国军队约20万人的伤亡,推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
邯郸之战是战国时期东方诸侯国合纵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导致秦国对六国执行全面打击政策的破产。秦国被迫改变策略,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外交方针来分化离间东方各国之间的关系,为统一六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邯郸之战,是秦国独强的战略格局形成后,关东诸侯合纵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胜。秦昭襄王在赵国内部团结、外部合纵抗秦形势已成的情况下,单纯从兵力对比出发,认为秦强赵弱,坚持攻赵,在战略上已属失策;而在初战失利、顿兵坚城时,仍一再增兵继续强攻,置魏、楚援军于不顾,在作战指导上亦欠稳妥,因而导致失败,推迟了灭亡六国的进程。此战表明,客观条件是否具备和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对于战争胜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十九)邯郸之战。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