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步桥 编辑
学步桥,也称北关桥,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学步桥广场内,横跨沁河,贯通古城南北,因“邯郸学步”典故而取名为学步桥。
学步桥原为木结构桥,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改建为大券三孔、小券四孔的七孔石拱桥,桥面中间高,两端略低,呈弧形,两侧各有18根望柱,柱顶端雕刻蹲狮等动物,桥面两侧望柱之间各镶嵌了19块石栏板,板面雕刻有邯郸历史典故和各种造型纹饰等内容 。现存桥面宽9米,长32米,高近8米,两旁各19块拦板和望柱,均雕有神兽 。
1995年10月6日,学步桥被邯郸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学步桥
地理位置: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学步桥广场内
所处时代:明
保护级别: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邯郸市人民政府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学步桥由原木结构桥改建为大券三孔、小券四孔的七孔石拱桥。
明天启六年(1626年),邯郸又一次发大水,平地行舟,漂没田庐无数,改建后的学步桥并未受损,后历经风雨、洪水、地震侵袭而依然挺立。
1987年,学步桥在原有基础上重新修建,桥的四周也开辟为宽敞的广场,石牌坊、石雕像、石碑,形成了与学步桥广场相连的沿河带状公园。
学步桥
明代学步桥全长33米,面宽8.3米,通高7.8米(桥墩以上高4米)。桥为三孔拱券式石板桥,每孔跨度为6.2米,高为2.4米,拱券顶部外各雕有一只俯视河水的吞水兽。桥下设有三大孔,两侧附设四个小孔拱券,每孔跨度为1.5米,高2米;桥面两侧各有19块栏板和18根望柱,栏板长1.7米,宽0.8米,上雕人物走兽。柱头上分别雕有石狮、石猴等神兽。
现存学步桥长32米,宽9米,高8米,仍按原貌保持七孔拱桥。桥下设有三个大桥孔,桥孔两侧附设四个小孔,三个大桥孔中心处雕有向下俯视的兽头很是威武。桥面两旁各有19块石栏板和18根桥栏柱,均雕有历史人物故事和精美的狮子、猴子等动物。
石碑
《学步桥修缮记》石碑
雕塑
“邯郸学步”雕塑
学步桥采用的圆弧拱形式,改变了中国石桥大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这使得石拱高度大大降低,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桥面过渡平稳,车辆行人非常方便,而且还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等优点,其规模虽不大,但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民族桥梁建筑的艺术风格 。学步桥上的雕刻大多构图美观,形象生动,朴素典雅栩栩如生,具有民族风格和较高的观赏价值 。
石狮
石栏板
历史典故
邯郸学步
邯郸学步是一则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最早出自《庄子·秋水》。战国时期,燕国寿陵地区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就决定前去学习。他风尘仆仆地来到邯郸,果然见到大街上的人走路姿势都十分优美,少年赶紧跟着路上的行人模仿起来,学了几天却怎么也学不会,少年心想一定要把原来的走路姿势彻底抛弃,才能学会新的。于是他开始重头学走路,他每天刻苦练习,却始终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路姿势,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路方式也忘光了。最后,少年彻底不知道该如何走路,只好爬回了燕国。邯郸学步这个成语告诫我们不能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相关艺文
碑记《学步桥修缮记》
学步桥横跨沁河,乃古城南北交通要冲,史称三辅锁钥。以庄子秋水篇寿陵余子之说,故名。原系木架结构,明万历四十五年改为石拱桥。桥为七孔拱券,宽九米,长三十二米,通高七米又八。两旁各十九块拦板,与栏板间十八对望柱,均有精美雕刻。奈年久风化残损,不复原貌矣。
沁河原名牛首水,西出紫山,东贯邯城,注入滏阳河。昔日河水汤汤,夹岸杨柳依依。北魏郦道元注水经云:“洪遄双逝,澄映两川。”乃古城一大景观也。惜乎迄于近代,源泉递减,污水漫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俱兴,政府遂治沁河,先建上游拦河坝,次治河床提防,继修桥梁古迹,开辟两岸带状公园,实为人民休憩游玩之佳所。复又拨款三十万元,于公元1987年一月至九月修缮此桥,以保留原主体与风貌。当此落成之际,特立此碑为记。
邯郸市人民政府。公元1987年4月次丁卯十月,陈光唐撰,李守诚书。
童谣《学步桥》
童谣《学步桥》简谱
有这样一个人,最喜风度高,整天琢磨学走路,姿态才美妙,手臂怎么摆,身子怎么摇,是先出左腿,还是再迈右脚。
就是这个人,来到都城桥,仔细观察往来人,穿街又过道,一遍又一遍,一遭又一遭,一会跟随这个走,一会追着那个跑。
还是这个人,自以为学成了,一心打算回家转,喜讯告父老,临行才发现,走路就摔跤,哈哈哈哈,新的步法没学会,旧的走法已丢掉。哎呀呀呀没办法,只好爬着上了道。
1995年10月6日,学步桥被邯郸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学步桥文保碑
地理位置
学步桥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学步桥广场内。
学步桥
交通信息
从邯郸市人民政府驾车,大约23分钟到达学步桥。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