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忌请见赵王 编辑

西汉刘向创作的散文

冯忌请见赵王冯忌请见赵王

《冯忌请见赵王》是一篇散文,出自西汉文学家刘向编的《战国策》。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冯忌请见赵王

创作年代:西汉

作品出处:《战国策》

文学体裁:散文

编者:刘向

原文

编辑

冯忌请见赵王,行人见之。冯忌接手免首,欲言而不敢。王问其故,对曰:“客有见人于服子者,已而请其罪。服子曰:‘公之客独有三罪:望我而笑,是狎也;谈语不称师,是倍也;交浅而言深,是乱也。’客曰:‘不然。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称师,是庸说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阴移而授天下传。伊尹负鼎俎而干汤,姓名未著而受三公。使夫交浅者不可以深谈,则天下不传,而三公不得也。”赵王曰:“甚善。”冯忌曰:“今外臣交浅而欲深谈,可乎?”王曰:“请奉教。”于是冯忌乃谈。

注释

⑴交两手。

⑵「免」作「俛」。○补曰:此书「俛」、「免」通。○札记今本「免」作「俛」,乃误涉鲍也。

⑶未详。

⑷倍,言背其师。

⑸「而」作「是」。

⑹言之常者,人所同称,非必师矣。

⑺席,设席。

⑻桑之能庇人者,于之取荫。

⑼「授」作「受」。○札记丕烈案:「受」字是也。

⑽刘去「传」字。○札记丕烈案:「传」、「禅」同字。

⑾补曰:伊尹负鼎俎干汤,孟子集注所谓战国时有为此说者,指此。说苑,尧、舜相见,不违桑阴。亦此类。

⑿衍「赵王曰」三字。

⒀一本无此以上五字。

⒁此忌初见之谈也,应在平原谓冯忌之上,然亦得为此,史本其初言之,故因旧。

译文

编辑

冯忌求见赵王,管礼宾的人把他介绍给赵王。冯忌见了赵王,拱手低头,想说又不敢说。赵王问他是什么缘故,冯忌说:“我有个朋友,介绍一个人给服子。不久我问服子,那人有什么错误。服子说:‘你介绍的那个人竟然有三个错误:看着我笑,这是轻慢;谈论道理,不称颂老师,这是背叛;和他交情浅薄却深谈,这是惑乱。’我那个朋友说:‘不是这样。望人而笑,这是和颜悦色;说话不称颂老师,因为是随便说话,不必尊师;交情浅薄却深谈,之是忠诚恳切。从前尧帝在荒野之中见到虞舜,坐在田头。歇于桑下,很快就把天下交给了虞舜。伊尹背着鼎、俎求见商汤,姓名还未及登记,很快就任命他为三公。如果浅薄就不能深谈,那末尧帝就不会把天下传给虞舜,商汤就不会任命伊尹为三公。”赵王说:“很好。”冯忌说:“我现在和大王交情浅薄,却想深谈,可以吗?”赵王说:“我敬遵你的教导。”于是冯忌就谈起来。

出自

编辑

战国策卷二十一赵策四

编者介绍

编辑

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生平事迹见《汉书》卷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