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 编辑

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散文

《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是一篇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散文,出自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

出处:《战国策》

创作年代:战国时期

作品体裁:散文

编者:刘向

作品原文

编辑

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

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惠施欲以魏合于齐、楚以案兵。人多为张子于王所。惠子谓王曰:“小事也,谓可者谓不可者正半,况大事乎?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大事也,而王之群臣皆以为可。不知是其可也,如是其明耶?而群臣之知术也,如是其同耶?是其可也,未如是其明也,而群臣之知术也,又非皆同也,是有其半塞也。所谓劫主者,失其半者也。”

白话译文

编辑

张仪想把魏国和秦国、韩国联合起来攻打齐国、楚国。惠施想把魏国同齐国、楚国联合起来而按兵不动。人们大多都到魏玉那里替张仪说话。惠施对魏王说:“小事,说可以做的、说不可以傲的恰好各占一半,何况是大事呢?把魏国与秦国、韩国联合起来去进攻齐国、楚国,是件大事,而大王的群臣都认为可以做。不知这件事是否可行,如此难道不是很清楚了吗?莫非群臣知道的治国之术,如此相同吗?这件事是否可行,没达到如此清楚的程度;丽群臣知道的治国之术,又并非完全相同,这其中有一半人是糊涂不明的。所说的能够威胁君王的,就是君王将失策予这一半糊涂人的说教上。”

编者简介

编辑

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生平事迹见《汉书》卷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