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辕北辙 编辑
《南辕北辙》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刘向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表达了作者对明君的渴望,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能够有一番作为的心里情怀 。
作品名称:南辕北辙
外文名: nán yuán běi zhé
作者:西汉刘向
创作年代:战国
作品出处:战国策·魏策四
文学体裁:记叙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1之,中道而反2,衣焦3不申4,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5,方6北7面而持其驾8,告臣曰:‘我欲之9楚。’臣曰:‘君之楚10,将11奚12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13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14者15善16。’此数者17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18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19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20至楚而北行也。”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作品注释
1.闻:听说。2.
反:通假字,同“返”,返回。3.
衣焦:衣裳皱缩不平。4.
申:伸展,舒展。后作“伸”。5.
大行(hang):大路。6.
方:正在。7.
北:面向北方。8.
持其驾:驾着他的车。9.
之:动词,到……去。10.
楚:楚国,在魏国的南面。11.
将:又。12.
奚:为何。13.
用:费用,钱财。14.
御:驾驭车马。15.
者:…的人。16.
御者善:车夫驾车的技术高超。17.
此数者:这几个条件。18.
恃:依靠,依仗。19.
广:使动用法,使……广大,扩展。20.
犹:犹如,好像。
作品译文
魏王想要攻打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季梁听说这件事后,半路返回,来不及抻平皱缩的衣服和去除头上的尘土,去拜见魏王说:“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精良。’我说:‘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大王的行动是想成为霸王,举止是想取信于天下。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锐,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有好的名声。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您)距离称王的事业就越来越远了。这就好像到楚国却向北走一样。”
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可是国君魏王仍想出兵攻伐赵国。谋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邻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风尘仆仆赶来求见魏王,劝阻伐赵。
季梁为了打动魏王,来了个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带出了南辕北辙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魏王的行动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的道理。其实这个故事并不一定就发生在季梁身上,他之所以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联系,是为了让故事显得生动和真实,从而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在说服他人时不妨也用这种说法,将一些故事、案例融入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就更容易打动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