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日之日 编辑
中文名:冬日之日
拼音:dōng rì zhī rì
近义词:艳阳高照
出处:《左传·文公七年》
注音字母:ㄉㄨㄙ ㄖㄧˋ ㄓ ㄖˋ
语法结构:偏正式
语法属性:作谓语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冬日之日”。
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晋襄公死后,太子夷皋应该继承君位,但是夷皋还是在襁褓中的婴儿,无法执政。当时国家又处在困难的局势下,齐国、狄国和楚国的军队正在讨伐它,所以大臣们主张拥立年岁大的公子雍为晋国国君。晋国的卿士中掌握大权的人物是赵盾,他为晋军的中军帅,把持朝政。他向大夫们说:“公子雍年长,死去的先君宠爱他,他与秦国的关系很亲近,立他为国君晋国会安定的。”大夫贾季不赞成立公子雍,他主张立公子乐。他说:“公子乐的母亲受到两个国君的宠爱,立他为国君晋国一定会兴旺。”
赵盾不满地说:“公子乐的母亲在国君妻妾中名列第九,她为两个国君所宠幸,那是淫荡。她的儿子能有什么威望呢?况且公子乐远在陈国,陈国又弱小,晋国发生事变它也无法帮忙。所以不能立公子乐,还是立公子雍为好!”赵盾决心已定,就派人去秦国迎接公子雍回国,另外又派人去陈国将公子乐杀死。
太子夷皋的母亲听说要立公子雍为国君,又气愤又焦急,她抱着夷皋在朝廷上连哭带嚎,吵闹着说:“先君有什么罪!他的合法继承人有什么罪?为什么丢开嫡子不立,反而到外边去求国君?我看你们怎么安排这个孩子!”她又跑到赵盾家里,向他叩头,哀求说:“先君将这个孩子嘱托给你了,如果他成材,我忘不了你的恩情;如果他不成材,我怨恨你一辈子!”
赵盾害怕夷皋母亲闹出事端,又担心其他几个公子出来反对,只得改变主意,决定立夷皋为晋国国君。为了平息这场争端,他马上派军队迎战秦国的军队,因为秦国已经派兵护送公子雍回晋国来了。两国军队在令狐地方交战,秦国失败,仓皇退回国去。
晋国的大夫贾季因为赵盾杀死公子乐,对赵盾非常仇恨。不久狄国军队侵犯鲁国,鲁国国君鲁文公派使者向晋国求援。赵盾叫贾季去狄国责问狄国的相国酆舒。酆舒问贾季:“你们晋国现在的赵盾与先前的赵衰相比,哪一个好一些?”
赵衰原是晋国的卿士,掌握国家的军政大权,他死后赵盾才继任他的职位。因为贾季对赵盾很仇视,所以回答酆舒说:“赵衰是冬天的太阳,赵盾是夏天的太阳!”酆舒明白了:“赵盾是夏天的烈日那样严酷啊!”
人们都喜欢和待人宽厚温和的人相处,而手段狠辣的人一般都敬而远之。古语有云:“君子应该待人温和,表里一致,清明智慧,有棱角而不锋利。”人们做事待人都应该和蔼可亲、态度真诚,不能高傲自满,用有色眼镜看人,这样只会让人避而远之。
成文用法
“冬日之日”指冬天的太阳,比喻人温和慈爱,使人容易感到亲近。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运用示例
赖丽梅《把自己活成了夏日的骄阳》:“我向往冬日之日,却把自己活成了夏日的骄阳,独步中天的烈焰,才能锻造铠甲般坚硬的翅膀,在这个世界飞翔。”
张晓风《画晴》:“冬日之日那是光明的,却毫不刺眼。是暖热的,却不至灼人。什么时候我才能那样含蕴,那样温柔敦厚而又那样深沉呢?”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