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 编辑
惠州,中国古代行政区名,即今河北省磁县。隋开皇十年(590年)置慈州,治滏阳(今磁县城关)。唐永泰元年(765年),改礠州,治滏阳,领滏阳、昭义二县。天祐三年(906年),改礠州为惠州,治领不变。五代后唐复名礠州。宋政和三年(1113年)改为磁州。至民国改为磁县沿用。
唐天祐三年(906年),河北道礠州因与河东慈州同音而更名惠州,至五代复名礠州,短暂存在十年。惠州辖境在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及峰峰矿区一带。治所滏阳城,在今磁县城关。
中文名:惠州
外文名:huizhou
政区类别:州
始置年代:唐天祐三年(906年)
州治所在:滏阳城(今磁县城)
所属地区:河北道
下辖地区:滏阳县、昭义县
废止年代:唐天祐十三年(后梁贞明二年)
存在时间:十年
地理位置: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
文献记载:新唐书、太平寰宇记、新五代史等
辖境: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及峰峰矿区一带
隋开皇十年(590年)置慈州,治滏阳(今磁县城关),大业二年(606年)废。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仍治滏阳,领滏阳、临水二县。贞观元年(627年)又废。
唐永泰元年(765年)置礠州,治滏阳,领滏阳、昭义二县。【因与河东慈州重名,故加石字旁】
唐天祐三年(906年),改礠州为惠州,治领不变。
五代后唐复名礠州。【唐天祐十三年(即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复名礠州 (唐末晋王李克用及其子李存勖仍沿用唐“天佑”年号)】
宋政和三年(1113年)改礠州为磁州。元末废。
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置,属广平府。二年(1369年),改属河南彰德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更属广平府。
民国二年(1913年),降州为县。
新唐书
新唐书
志第二十八 地理二
河北道
惠州,上。本礠州,武德元年以相州之滏阳、临水、成安置。贞观元年州废,滏阳、成安还隶相州。永泰元年,昭义节度使薛嵩表复以相州之滏阳,洺州之邯郸、武安置。天祐三年以“礠”“慈”声一,更名。
土贡:纱、礠石。
县四:滏阳,望。邯郸,上。贞观元年隶洺州。武安,上。武德六年隶洺州。有锡。昭义。上。本临水,武德六年省,永泰元年复置,更名。有铁。
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卷五十六
河北道五
磁州
磁州。滏阳郡,今理滏阳县。本汉郡,武安县地。周武帝于此别置滏阳县及成安郡。隋开皇十年,废郡,于县置磁州。以昭义县界有磁山,出磁石,因取为名。大业二年,废州以县属相州。唐武德元年,复置磁州,领滏阳、临水、成安三县;四年,割洺州之临洺、武安、邯郸、肥鄊来属;六年置磁州,总管府领磁、邢、洺、黎、相、卫六州;其年,废总管府,以临洺、武安、肥鄊三县属洺州。磁州领滏阳、武安、邯郸三县。贞观元年,废磁州,以滏阳、武安属相州,以邯郸入洺州。永泰元年六月,昭义节度使薛嵩请于滏阳,复置磁州,领滏阳、武安、昭义、邯郸四县。天祐三年,勅以与西慈州同名,改为惠州。天祐十三年*,却复为旧磁字。
元领县四:滏阳、邯郸、武安、昭义。
*【注】天祐十三年:天佑四年(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改元开平,史称后梁。唐末晋王李克用仍用唐“天佑”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雄。天祐五年(908年),李克用病死,长子李存勖继晋国王位,继续沿用唐朝天祐年号。后唐天祐十三年,即后梁贞明二年(916年)。923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河北大名府)称帝,国号“唐”,改元同光,史称后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