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挠 编辑
大挠,读音dà náo,汉语词语,亦作“大桡”,传说为黄帝史官,《五行大义》称其始作甲子。
中文名:大挠
读音:dà náo
释义:黄帝史官
出处:《吕氏春秋·尊师》
1.亦作"大桡"。 2.传说为黄帝史官﹐始作甲子。
传说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部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隋时期《五行大义》记载,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吕氏春秋·尊师》:黄帝师大挠 。高诱注:大挠作甲子。
清·龚自珍《辨仙行》:九皇五伯升且沦, 大桡以来未浃旬。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