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后文公 编辑
燕后文公(?―公元前333年),亦称燕文侯,姬姓,名不详,燕后桓公之子,战国时期燕国国君,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3年在位。
公元前362年,燕后桓公去世,燕后文公即位。公元前356年,与赵国在阿地举行会议。公元前334年,采纳苏秦的合纵之策,和赵、韩、魏、齐、楚五国联合组成合纵联盟,共同对抗秦国,但不久合纵联盟便土崩瓦解。公元前333年,燕后文公去世,谥号文公,其子燕易王即位。
别名:燕文侯
谥号:文
姓:姬
氏:燕
所处时代:战国时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逝世日期:公元前 333年
在位时间:公元前 361年 至 333年
前任:燕后桓公
继任:燕易王
本名:燕后文公
继承君位
燕后文公,亦称燕文侯,姬姓,名不详,是燕后桓公之子。燕后桓公十一年(公元前362年),燕后桓公去世,燕后文公继任燕国国君之位。
燕后文公六年(公元前356年),燕后文公与赵国在阿地举行会议。
六国合纵
燕后文公二十七年(公元前335年),苏秦为实施对抗秦国的合纵之策,来到燕国准备劝说燕后文公,但一直没有受到燕后文公的接见。燕后文公二十八年(公元前334年),苏秦在燕国等待一年多才见到燕后文公。苏秦劝燕后文公说:“燕国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国土纵横二千多里,军队有几十万,战车有七百多辆,战马有六千匹,粮食够十年支用。南有碣石、雁门的丰饶物产,北有枣、板栗的获利收成,百姓即使不耕作,仅靠食用枣栗也能够生存。这就是所谓的天府之国。安居乐业,没有战争,看不见军队覆灭、大将被杀这样忧心的事,这种和平境况没有谁比燕国更好。大王您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燕国不遭受战争的原因,是因为有赵国在南面作屏障。秦赵两国发生五次交战,秦国两胜而赵国三胜。秦赵两国互相残杀、削弱,而大王却能保全燕国的势力,在后面牵制他们,这不就是燕国不受侵犯的缘故吗!况且秦国如果攻打燕国,要越过云中和九原,经过代郡和上谷,长途跋涉几千里,即使能够攻下燕国的城池,也知道根本没有办法占领它。秦国不能侵犯燕国的道理是很明显的。如果赵国攻打燕国,那情况就大不一样,只要一声令下,不出十天,数十万军队就能进驻到东垣一带。再渡过滹沱和易水,不到四五天就可以到达燕国的都城。因此说秦攻打燕,须得在千里之外开战;而赵攻打燕,是在百里之内开战。不担心百里之内的祸患而看重千里以外的战事,策略上的失误,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希望大王您和赵国合纵亲善,天下诸侯联合一体,那么燕国就一定没有忧患。”
燕后文公说:“您的话当然不错,但是我的国家弱小,西面迫近赵国,南面靠近齐国。齐赵都是强国,现在承蒙您的教导,号召我国合纵以使国家安宁,我愿意把国家交出来听从您的安排。”于是供给苏秦车马和金银布帛,让他到赵国进行合纵。 苏秦的合纵之策得到赵肃侯采纳后,苏秦接着相继说服韩宣惠王、魏襄王、齐宣王和楚威王,于是燕、赵、韩、魏、齐、楚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苏秦担任纵约长 ,并佩带六国相印。
六国合纵联盟成立不久后,秦国便用计使合纵联盟土崩瓦解。同年(一作燕后文公二十九年,即公元前333年),秦惠文王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燕后文公的太子为妻。
去世子继
燕后文公二十九年(公元前333年),燕后文公去世,谥号文公。燕后文公死后,太子继位,是为燕易王。
燕后文公在位初期,曾和赵国在阿地举行会议。 燕后文公在位末期,采纳苏秦的合纵之策,与赵、韩、魏、齐、楚五国联合组成合纵联盟,共同对抗秦国 ,但不久合纵联盟便土崩瓦解。
秦开却胡
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曾有一次大规模的成功扩张行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便是秦开却东胡取辽东的战功。历史资料有二:
“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开之孙也。”《史记.匈奴列传》
“后子孙稍骄虐,国人离志,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二千余里,至满番汗为界,朝鲜遂弱”《三国志.东夷传》注引《魏略》
史料没有指出具体年代,今人多以秦开破东胡为燕昭王时事。 却可大致推出。燕昭王为全力谋齐,乃以燕国贵胄(包括秦开)入质东胡以求稳定后方。至燕武成王时,深悉东胡虚实的秦开回国。武成王乃以秦开统大军北击东胡,大获全胜,东胡向北退却逃遁,燕国北境大展,号称拓地“千余里”。燕军又乘胜东击辽水一带的朝鲜,夺取了辽东的广大地区,极边甚至伸过今鸭绿江以南。“直至满番汗为界”。秦开之功,堪与乐毅媲美。
秦开
司马贞《史记索隐》:“文公从赵,苏秦骋辞。”
父亲:燕后桓公
妻子:文公夫人,与苏秦私通。
儿子:燕易王
2000年电视剧《东周列国·战国篇》:李冀明饰演燕文侯(燕后文公)。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