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长城 编辑
燕长城穿越通辽市南部奈曼旗和库伦旗,境内段长徼约125公里。
燕长城从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苏木荷叶花嘎查延伸进入奈曼境内土城子乡的高和,经七家子、杏树园子等村,直达牛河边,后以河代城,北溯20公里,又起自牛河东岸继续向东延伸,经蛤蟆山北麓、扣根南、朝阳沟等地,伸向库伦旗平安乡的西下洼,再向东延伸,直至库伦旗先进苏木,然后进入辽宁省阜新县境内。
中文名:燕长城
性质:穿越通辽市南部奈曼旗和库伦旗
属性:长徼约125公里
特征:通辽、辽宁省阜新县境内
燕长城
燕长城
燕国是公元前11世纪周王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姬姓,开国君主是召康公姬奭,建都于蓟(今北京城西南隅)。燕昭王时又建新都于武阳(今河北易县东南),是为下郡。燕国幅员广阔,南与齐国、赵国相接,北与东胡等游牧民族毗邻。据历史文献记载,为了防御邻国的进攻,燕国共筑有两道长城,一道是南长城,一道是北。
燕长城
关于燕南长城,见《史记.张仪列传》秦相张仪游说燕昭王时语。张仪说:"今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所有也。"张仪所说的长城指的就是燕南长城。从上面引文推断,燕南长城修建时间,应在燕昭王以前。因为张仪说燕,当在燕昭王初年。燕南长城的走径,据《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等文献记载。
内蒙古境内
燕国修筑的长城在内蒙古境内的共有3条主线:
燕长城
第二条,修筑时间晚于赤北长城,因它行经赤峰市南,故名“赤南长城”。赤南长城横亘东西,与赤北长城大体成平行方向。赤南长城西南段长城自今乌兰察布市化德县东至河北省围场县中部的夹皮川乡边墙村,由此东行,入喀喇沁旗南境,经娄子店乡,又东北行,过山前方,再东北行,沿山岭进入赤峰市美丽河乡,东过老哈河,而后进入辽宁建平县境,从建平县又进入敖汉旗,复进入辽宁省,由北票北部山区逶迤前行,然后进入阜新县,全长600余里。
燕古钱币
河北省境内
燕长城
北京市境内
燕长城
昌平县古代属燕国,此段长城始建于战国末期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当时燕国北方常受东胡人的入侵,俘去大将秦开作为人质。秦开回燕以后,在北部边境线上,西起造阳(今怀来),东到襄平(今辽阳),修筑了防御墙,秦统一六国后,长城防御工程北移,有些沿用原长城的走向和基础,其余废除不用。这段长城荒废之后,自然坍塌严重。城墙大部分残高1.5米,宽2米左右。
辽宁省境内
燕国北长城修建时间史籍没有明确记载。《史记.匈奴列传》说:"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也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这条长城就是燕国的北长城,筑于秦开归燕之后。以秦开与秦舞阳的祖孙关系,并以荆轲刺秦王的年代上推,燕筑北长城"不在燕王喜时,就在孝王末年。"这是战国时期最后修的一道长城。至于长城的走向,据专家考察,西起于今河北省张家口、宣化,向东北行,进入内蒙古境多伦、独石,经河北省围场之北,东行,过内蒙古赤峰、敖汉旗,人辽宁省朝阳,越医无闾山,跨辽河,折而南至朝鲜清川江北岸。
吉林燕长城
燕秦汉魏都曾在辽水以东建立障塞,为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构建的辽东郡军民镇戎体系。燕国障塞是燕国点线式长城体系的一个特点,比如辽西郡著名的赤峰市境内狗泽的狗泽都、辽宁省境内水泉的阳安都、大凌河的白庚都、酉城都;辽东郡著名的辽河的襄平、江海的上下障、吉林省境内辽河源头的四平二龙湖古城及吉林省境内鸭绿江中上游右岸的通化市、白山市,存有大量的长城遗迹。这些长城,还是以“点线式”障塞形制为主体,构成了历史上中原王朝统辖东方渔猎诸族藩属的大本营。燕塞—襄平—侯城—二龙湖古城—真番障塞线考古调查新发现据史籍文献记载,战国燕是最早在东北地区拓疆治边、修筑长城、设置郡县的中原国家。《史记·朝鲜列传》亦记载:“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障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徼。”从中可知辽东郡治襄平城(今辽阳市区古城)是通向真番障塞和朝鲜障塞的两条交通主线的枢纽 。 首次在吉林省通化市浑江中游及支流富尔江、蝲蛄河、大罗圈沟河两岸崇山峻岭上和沟谷隘口间,新发现和新了战国秦汉时期 180余处(段、道、墩、座)具有典型中原文化特征的“塞垣”“列燧”“列障”“列堡”“列隘”及“列城”遗址。使沈阳—抚顺—通化—集安—临江(含朝鲜慈城郡)—长白(含朝鲜惠山市)之间的障塞7 2连成完整的一线,此线已发现障塞设施总数超过300处(段、道、墩、座),长度达 850公里,其主要形制为“点线式”障塞结构,仅“鸭绿江长城”中上游段形制为“线条式”长垣结构与“线段式”短垣结构。其障塞终点是真番障塞。
黑龙江燕长城
《史记· 朝鲜传》 : “自始全燕时, 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 筑障塞” 。根据《茂陵书》中记载的里数,沿着海岸线测算,真番郡治大约位于中俄交界地区。真番和率滨、恤品、绥芬可能有某种联系。《三国志·魏书·东沃沮传》:“汉初,燕亡人卫满王朝鲜,时沃沮皆属焉。汉武帝元封二年,伐朝鲜, 杀满孙右渠,分其地为四郡(真番郡)。”《黑龙江通志纲要》:“黑省东封,古多争战,实为汉唐来兵力所及。余尝巡边至洮南,过突泉,闻有残石,刻汉隶大将军字样,意必卫青出塞,偏师所及,留此残迹,而汉使徐自为筑城鄣列亭至卢朐,尤为汉时兵力已及黑境之证,纪功勒石,岂遂无人。迨至辽金元,文事武功,后先继盛,遗迹流传,亦多古物。余修省志,文献无征,而金石一类尤寥寥可数,安得好古之士随处留心,采访征集,续辑成编,庶足为考古者之一助欤。”
2020年11月,入选国家文物局发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谈及燕国的铁器和货币的时候,不能不重视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即燕国的货币向北基本上没有越过燕国的北长城线,向东却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而且在我国的吉林、黑龙江两省及苏联的滨海一带亦有出土,考古资料证明,朝鲜慈江道渭源郡龙渊洞曾出土过大约四百枚明刀币,江界郡仲岩洞和吉多洞分别出土了二百五十枚和大约四千明刀币,平安北道的昌城郡梨川洞和宁边郡都官洞、平安南道的宁远郡温阳里以及朝鲜半岛的南部地区也都出土过明刀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