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侃 编辑

南朝儒学家

皇侃皇侃

皇侃(488年-545年),一作皇偘,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人。南朝时儒学家、 经学家。

皇侃少师事会稽贺玚,尽通其业,尤明三礼,《论语》《孝经》,俱作义疏或讲疏。曾任国子助教,听讲者常数百人。官至员外散骑侍郎。545年,皇侃去世。

皇侃其对《礼记》《论语》的研究,为时人所推重。撰有《礼记讲疏》《礼记义疏》《论语义疏》《孝经义疏》《五经异同评》等著作。《礼记义疏》今存,其学大体继承东汉郑玄训诂之法,兼采魏晋王弼、郭象玄学之旨,疏解大义,为南朝经学的代表性成果。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皇侃

别名:皇偘

所处时代:南朝(齐、梁)

出生地:吴郡(郡治在今江苏苏州市)

出生日期:488年

逝世日期:545年

主要作品:论语义疏

最高官职:员外散骑侍郎

人物生平

编辑

皇侃是青州刺史皇象的九世孙。曾任国子助教、员外散骑侍郎。皇侃少好学,师事当时之名儒会稽贺玚。精通儒家经学,尤明"《三礼》学"和《孝经》、《论语》。

主要作品

编辑

皇侃(《吴中先贤谱》 苏 文 编绘)皇侃(《吴中先贤谱》 苏 文 编绘)

撰有《论语义疏》十卷,略于传统的章句训诂和名物制度,而多以老、庄玄学解经。如《论语·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其解曰:"重为轻根,静为燥本,君子之体,不可轻薄也。"其说与汉儒说经相去甚远,表现出南朝的玄学之风。皇侃的《论语义疏》至南宋时亡佚。清乾隆间从日本引回,收进当时所编的《四库全书》中;另外,清代的《古经解汇函》中亦有刻本,这是南朝经疏仅存的一部。

皇侃另撰有《礼记义疏》、《礼记讲疏》、《孝经义疏》等,均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有辑本。

下一篇 论语义疏

上一篇 论语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