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功镇 编辑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下辖镇

县功镇县功镇

县功镇,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地处陈仓区西北部,东与贾村镇连接,南与金台区金河乡相邻,西与香泉镇接壤,北与新街镇、千阳县城关镇毗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5.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7千米 ,总面积262平方千米 。

截至2020年6月,县功镇下辖21个村(居),其中:1个社区、20个行政村 。截至2018年,县功镇户籍人口44073人 。2011年,县功镇农业总产值2.1亿元,工业总产值5.05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4亿元,各类存款余额43479万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县功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

地理位置:陈仓区西北部

面积:262 km²

下辖地区:1个社区、20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县功街道南一路

电话区号:0917

邮政编码:721301

车牌代码:陕C

人口:44073人(2018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因地处陇县南端第一镇,元时得名县头镇,清演变为县功镇。

东汉时,设隃麋县,开始有了集镇。

后魏时更名为长蛇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山县。

唐上元二年(761年),改称华山县,后旋复旧名。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吴山县并入千县,后改名“县头镇”,后演变为县功镇。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至1958年9月属陇县辖区。

1958年11月,成立县功公社(县级),将县功、上王、双白杨公社划归县功大公社管理。

1961年9月,恢复县制后,划归宝鸡县辖,分别成立厂公社,县功辖19个、上王辖10个、双白杨辖10个生产大队。

1966年8月,分别更名为八一、卫东、团结公社。

1970年3月,恢复原称。

1984年4月,县功改为镇,辖19个行政村,上王、双白杨改为乡,上王、双白杨各辖10个行政村。

2001年12月,撤销上王乡、双白杨乡并入县功镇,下辖39个行政村。

2005年10月,撤销安常沟村,并入桃园村。撤销新尧村,并入安台村。

2008年11月,撤销宋家山村,并入陈家咀村;撤销安家山村,并入冯家庄村;撤销杨家坪村,并入陈家庄村;撤销郭家庄村,并入肖家什字村;撤销宽滩村,并入姚家崖村。撤并村后全镇辖32个行政村。

县功镇电子地图县功镇电子地图

行政区划

编辑

1996年,县功镇辖葫芦沟、白道沟、先锋、翟家坡、桃园、下河西、三湾、张家什字、桃湾、安台、焦峪沟、安家山、宋家山、安常沟、新窑、张家坪、上河西、陈家嘴、冯家庄19个行政村。

1996年,上王乡辖宽滩、八里庄、吴家庄、姚家崖、碧锋寺、南关村、何家槽、三棱山、谢家崖、强家庄10个行政村

1996年,双白杨乡辖严村庵、杨家坪、鲜家山、陈家庄、肖家什字、杜村、郭家庄、张家庄、李家崖、龙渠庵10个行政村。

2002年1月1日,原上王乡、上白杨乡正式并入县功镇。辖县功镇街道居委会,葫芦沟、白道沟、翟家坡、张家什字、先锋、安常沟、桃园、焦峪沟、下河西、三湾、上河西、安台、陈家咀、新尧、冯家山、宋家山、安家山、张家坪、桃湾、陈家庄、严村菴、鲜家山、杨家坪、肖家什字、郭家庄、杜村、张家山、李家崖、龙渠菴、吴家庄、碧峰寺、何家槽、八里庄、姚家崖、强家庄、南关、宽滩、三棱山、谢家崖39个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县功镇辖县功街道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葫芦沟、白道沟、翟家坡、张家什字、先锋、桃园、焦峪沟、下河西、三湾、上河西、安台、陈家嘴、冯家庄、桃湾、张家坪、碧峰寺、八里庄、何家槽、姚家崖、强家庄、吴家庄、三棱山、南关、谢家崖、龙渠庵、李家崖、杜村、肖家什字、张家山、陈家庄、鲜家山、严村庵32个行政村,下设4个居民小组,20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县功镇下辖21个村(居),其中:1个社区、20个行政村 。人民政府驻县功街道南一路。

统计用区划代码

城乡分类代码

名称

610304109001

121

县功街道社区

610304109200

220

葫芦沟村

610304109202

220

翟家坡村

610304109203

220

张家什字村

610304109204

220

先锋村

610304109206

220

桃园村

610304109207

220

焦峪沟村

610304109208

220

下河西村

610304109210

122

上河西村

610304109211

220

安台村

610304109212

122

陈家咀村

610304109219

220

陈家庄村

610304109220

220

严村庵村

610304109227

220

李家崖村

610304109229

220

吴家庄村

610304109230

220

碧峰寺村

610304109232

220

八里庄村

610304109233

220

姚家崖村

610304109234

220

强家庄村

610304109235

220

南关村

610304109238

220

谢家崖村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县功镇地处陈仓区西北部,东与贾村镇连接,南与金台区金河乡相邻,西与香泉镇接壤,北与新街镇、千阳县城关镇毗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5.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7千米,总面积262平方千米 。距陈仓区政府42千米。

县功镇政府

地形地貌

县功镇地处关中平原西端,地貌呈不规则沟壑丘陵区。境内最高点位于牛头山,海拔1372米;最低点位于葫芦沟村,海拔638米。

水系水文

县功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金陵河、赵家河、司川河、北川河、杨家河等。境内最大河流为金陵河,从李家崖村至翟家坡村流经境内的肖家什字、陈家庄、严村庵、陈家嘴、下河西等11村,境内流长16千米,流域面积237.3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县功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暴雨、风灾等。其中暴雨灾害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7—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88年8月8日,境内遭遇暴雨袭击,造成伤亡4人,交通、通信、电力中断,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万元。

人口

编辑

截至2011年末,县功镇辖区总人口44119人,其中常住人口37764人,城镇化率85.6%。另有流动人口6355人。总人口中,男性21230人,占48.1%;女性22889人,占51.9%;14岁以下5691人,占12.9%;15—64岁35428人,占80.3%;65岁以上3000人,占6.8%。总人口以汉族为主,达43905人,占99.5%。2011年,县功镇人口出生率9.7‰,人口死亡率4.4‰,人口自然增长率5.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85.9人。

截至2018年,县功镇户籍人口44073人 。

经济

编辑

综述

县功集市兴起于唐。历史上为金陵河流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清至民国年间,集市较为兴旺,有几十家商业、小手工业店铺,双日逢集,人流较多。1949—1977年,集市较过去有一定发展。1978年以后,镇上新兴许多工业企业,机关单位、商业服务网点增多,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城镇人口猛增。集市贸易活跃,不仅是粮食、牲畜、竹木、药材、山货等农副产品集散地,而且成了白灰、水泥、奶粉等地方工业品生产基地。集日,上市人数在5000人以上,高峰期可达2万人。

2011年,县功镇财政总收入448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5469元。

2018年,县功镇有工业企业14个;其中,规上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2个。

第一产业

2011年,县功镇耕地面积8.5万亩,人均1.92亩。2011年,县功镇农业总产值2.1亿元,比上年增长27.3%。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县功镇粮食生产2.0万吨,其中小麦1.3万吨,玉米0.7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县功镇油料作物种植面积6858亩,产量946吨;蔬菜种植面积5001亩,产量6593.7吨,主要品种有黄瓜、萝卜等,其中黄瓜1696.5吨,萝卜182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县功镇生猪饲养量1.5万头,年末存栏0.6万头;羊饲养量1万只,年末存栏0.4万只;牛饲养量1.6万头,年末存栏1.08万头;家禽饲养量37.3万羽,上市家禽26万羽。2011年,县功镇生产肉类2057吨,禽蛋2023吨,鲜奶811吨;畜牧业总产值1977.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4%。截至2011年末,县功镇累计造林14.03万亩,其中防护林9.2万亩,经济林2.1万亩,林木覆盖率44.6%。2011年,县功镇苹果种植面积1050亩,产量840吨;核桃种植面积2.1万亩,产量1200吨。2011年,县功镇大型农业机械283台。

第二产业

工业以建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配套为主。2011年,县功镇工业总产值5.05亿元,比上年增长57.80%。工业企业14家,职工4615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9亿元,比上年增长27.4%。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县功镇商业网点280个,职工560人。2011年,县功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4亿元,比上年增长7%;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0.4亿元,比上年增长3%。截至2011年末,县功镇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80千米,投递点120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1250份、期刊1200册,业务收入10万元。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1.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4万户,宽带接入用户80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00万元。截至2011年末,县功镇境内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有旅社、招待所2家,床位40张。2011年,县功镇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旅游收入450万元,比上年增长8%。截至2011年末,县功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347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0019万元。

县功镇地形图县功镇地形图

交通运输

编辑

县功镇境内204省道及县石、功新、底县、千北等公路过境。有镇村道路66条,总长180千米。截至2011年末,县功镇镇区道路总长度5.8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8米;道路铺装面积5.2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7.5平方米。镇客运站日均发送14辆客车,日客运量2100人次。

社会事业

编辑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县功镇有各类科技人才3640人,其中技能人才2500人,农村实用人才1140人。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县功镇有小学14所,在校生2100人,专任教师20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800人,专任教师15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741人,专任教师80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县功镇创作完成的文化艺术作品有《火爷传说》、民间戏剧《西路秦腔》等;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50平方米;电影放映单位1个,年放映280场次,观众达4万人次;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藏书6317余册;档案室1个,建筑面积20平方米。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有社火、秧歌、曲子等。截至2011年末,县功镇有线电视用户450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2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县功镇有体育场地21个。67%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0%。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县功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9个,其中市级医疗卫生机构2个,卫生院2个,卫生所35个;病床210张;专业卫生人员180人。2011年,县功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5.56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9326人,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县功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06户,人数5868人,支出715.52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6人,支出6.06万元;农村医疗救助8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245人,共支出6.2万元;农村临时救济26人次,支出10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7.64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9534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57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808人。

基础建设

截至2011年末,县功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个,铺设干线水管5.5千米,生产能力400吨/日,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25吨;排水管道3千米。

截至2011年末,县功镇镇区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个,主变压器3台,总容量605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4条,总长度3.1千米。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76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5.2%,供电可靠率99.6%。

截至2011年末,县功镇镇区园林绿地面积1.2公顷,其中公共绿地0.8公顷,绿化覆盖率12.6%,人均绿地2.1平方米。

荣誉称号

编辑

县功镇先后荣获“省级卫生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先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市级人民调解先进镇”“市级争先进位先进镇”等数十项殊荣,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被省政府纠风办授予“标兵单位”。

县功镇

下一篇 新街镇

上一篇 贾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