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麟游县博物馆 编辑
麟游县博物馆,位于陕西省麟游县九成宫镇东大街8号,占地总面积156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属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1987年,麟游县博物馆正式开放。主要陈列有九成宫醴泉铭碑、万年宫铭碑、唐宫廷水井、慈善寺石窟等,截至2019年末,麟游县博物馆藏馆文物共计有1732件/套。
2021年1月25日,麟游县博物馆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可移动革命文物。
中文名:麟游县博物馆
外文名:Linyou County Museum
地理位置:陕西省麟游县九成宫镇东大街8号
占地面积:1560 m²
类别: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8:00-18:00)
门票价格:九成宫醴泉铭碑和万年宫铭碑10元/人,慈善寺石窟10元/人,唐宫廷水井5元/人
馆藏精品:宋刻唐代功臣赞画像石、唐汉白玉药师佛造像精品
隶属:麟游县旅游文物办公室
建筑面积:1000 m²
藏品数量:1732件/套(截至2019年末)
1986年9月,麟游县博物馆开始筹建。
1987年,麟游县博物馆正式开放。
外景
综述
麟游县博物馆主体建筑为一幢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建筑面积为820平方米的三层砖混结构楼房。
展厅
基本陈列
麟游县博物馆由于基础设施和文物安全条件限制,博物馆尚无陈列。九成宫醴泉铭碑、万年宫铭碑、唐宫廷水井、慈善寺石窟等文物景点于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
九成宫醴泉铭碑
综述
麟游县博物馆藏品来源于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指导方针是应收尽收,藏品来源以民间捐献、城市基本建设出土为主。藏品类别有碑刻、建筑构件等。
截至2019年,麟游县博物馆藏馆文物共计有1732件/套,其中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45件,三级文物376件。 计银、铜、铁、陶、瓷、玉、木、骨等10多类。以商周青铜礼器和隋唐离宫别馆建筑材料为多,唐九成宫遗物是该馆的主要特色。其中1988年后坪村窑藏出土的一组10件商周青铜器,计有鼎、卣、觯、爵、尊、斗等品种,其中7件有各不相同的族微或铭文,器物文饰繁缛,造型精美,为研究商周历史提供了新资料。
重要藏品
麟游县博物馆馆藏文物藏品以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出土的文物和历代石刻佛教文物居多。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出土的文物以其建筑构件种类多、艺术水平精湛、科学价值高而见长。而隋唐皇家寺院中遗存下来的佛教文物更以材质优良、雕刻精美而著称。代表性文物有九成宫醴泉铭碑(碑石为螭首龟跌,碑首高浮雕六螭缠绕垂首,宝珠图案,中篆“九成宫醴泉铭”六字。碑阳铭文为竖行排列的欧体楷书1108字。碑身已一断为二,碑座为砂岩龟跌,风化严重。此碑在碑首六龙、碑面文字俱刀法洗炼,技艺娴熟,是欧体书法的巅峰之作)、万年宫铭碑、宋刻唐代功臣赞像、唐汉白玉药师琉璃座佛、联珠坐佛带当简瓦等。
藏品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麟游县博物馆科研工作侧重于唐九成宫历史文化和慈善寺佛教文化,突出研究隋唐离宫之冠和隋唐石刻佛教文化的特色。1988年以来先后编辑出版了《麟游胜迹》《九成宫史话》《九成宫揽胜》;并影印出版《九成宫醴泉铭》帖早期拓本《千字文》帖;学术专著有《唐九成宫》《慈善寺与麟溪桥》《欧阳询与醴泉铭》《九成宫史话》等。
交流合作
麟游县博物馆九成宫遗址出土的唐代汉白玉佛像、莲花纹方砖等宫廷建筑材料和慈善寺出土的唐代佛像瓦当20多件曾赴日本、美国、台湾等地展出。
2021年1月25日,麟游县博物馆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可移动革命文物。
历任馆长
王麟昌(1984年7月~2001年5月)。
单位性质
麟游县博物馆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
麟游县博物馆是财政全额拨款。
机构设置
麟游县博物馆馆内设置文物藏品保管、宣教部和办公室等部门。
人员编制
麟游县博物馆有编制8人。
观众接待
麟游县博物馆2005年、2006年旅游参观人数达2.5万人次。
场馆地址
麟游县博物馆位于宝鸡市麟游县城东大街8号。
麟游县博物馆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8:00-18:00)。
票价
九成宫醴泉铭碑和万年宫铭碑10元/人,慈善寺石窟10元/人,唐宫廷水井5元/人。
交通路线
自驾游线路:西安北站——到建元二路——元鼎路——西安绕城高——福银高速——菏宝高速——S306——G342——杜阳路——麟游县博物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