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额分析法 编辑
差额分析法亦称“差额计算法”。经济活动 分析中,确定引起某个经济指标变动的各个 因素的影响程度的一种计算方法。与“连续 替代法”内容相同。在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 共同影响着某一个经济指标的情况下,可应 用这一方法计算各个因素对该经济指标发生 变动的影响程度。计算方法是:(1)在衡 量某一因素对于一个经济指标的影响时,假 定只有这一因素变动,而其余因素不变。(2) 确定各个因素替代顺序,然后按照这 一顺序进行替代计算。(3)将该指标与该 因素替代前的指标相比较,确定该因素变动 所造成的影响。这种方法是假定各个因素依 照一定的顺序发生变动而进行替代计算的, 因此,分析出来的结果具有一定程度的假定性。
详细介绍
设某一分析指标R是由相互联系的A、B、C三个因素相乘得到,报告期(实际)指标和基期(计划)指标为: 报告期(实际)指标R1=A1×B1×C1
基期(计划)指标R0=A0×B0×C0
在测定各因素变动对指标R的影响程度时可按顺序进行:
基期(计划)指标R0=A0×B0×C0 (1)
第一次替代 A1×B0×C0 (2)
第二次替代 A1×B1×C0 (3)
第三次替代 R1=A1×B1×C1 (4)
(2)-(1)→A变动对R的影响。
(3)-(2)→B变动对R的影响。
(4)-(3)→C变动对R的影响。
把各因素变动综合起来,总影响:△R=R1-R0
方法
用下面公式直接计算各因素变动对R的影响。
(A1-A0)×B0×C0 → A变动对R的影响。
A1×(B1-B0)×C0 →B变动对R的影响。
A1×B1×(C1-C0)→C变动对R的影响。
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说明
(1)各因素的排列顺序:数量指标在前,质量指标在后;基础指标在前,派生指标在后;实物指标在前,货币指标在后。如净利润可分解为销售量×单价×销售净利率。关于替代顺序的确定问题,一般来说在题目条件中会有说明。
(2)固定时期:按先后顺序分析,分析过的固定在报告期或用实际数,未分析过的固定在基期或用计划数。如分析销售量、单价、销售净利率对净利润的影响:分析销售量变动对净利润的影响时,应把其他两个未分析过的指标固定在基期或者计划数;分析单价变动对净利润的影响时,分析过的销售量固定在报告期或者实际数,未分析过的销售净利率应固定在基期或计划数;分析销售净利率对净利润的影响时,已分析过的销售量和单价应固定在报告期或者实际数。
1、净值=帐面价值+ㄒ资本总资产-总负债
2、营运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资本)-固定资产
3、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费用)=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帐款+应收票据+有价证券
4、发放股利=(本年收益+累积盈余)-(保留盈利+已拨用的保留盈余)
5、普通股股利=发放股利-优先股股利
6、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7、营业纯利=销售毛利-营业费用=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营业费用)
8、税前盈利=营业纯利+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9、税后盈利=税前盈利-所得税=本年净收益
通过对上述数值的差额分析,投资者便可以获得对一个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效果的初步认识。例如,营运资金又叫运转资金,乃是一个公司日常循环的资金,表示公司在短期内可运用的流动性的净额,即一年内可变现的流动资金减去一年内将到期的流动负债的差额。营运资金的大小,不仅关系到公司的经营活动能否正常运行,而且关系到公司的短期偿还能力。所得的数字大于流动负债,从而初步了解到该公司的短期清算能力是有保证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