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姓 编辑

中国姓氏

耿姓耿姓

 耿姓,中国姓氏之一。一支于地名。相传在今河南温县东部一带,在商朝时被称为邢,由于与耿字的读音相近也称耿。在其第14任国王祖乙在位时,因为不满于国都相的残破,将国都迁到这里,使之一度成为商王朝的统治中心。后来,由祖乙六传至盘庚,才将国都从这里迁走,定居于殷。在盘庚南迁时,一部分商朝王族不愿南迁,因而留居下来,并以地名为姓氏,成为历史上最早一批以耿为姓的人。另一支出自春秋时期的耿国是由国名而来的姓氏。另外,在古今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一些以耿为姓的人。

耿姓在古代多以高阳(今属河北)为郡望,当代则以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山西、黑龙江、辽宁等省为主要居住区。历代名人:汉太守耿夔,大司农耿寿昌,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耿弇,唐诗人耿湋,宋名将耿京,清蕃王耿精忠,近代革命家耿青,当代外交家耿飚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耿

外文名:Geng

得姓方式:以国、地名为姓

得姓始祖 :祖乙

主要郡望:高阳郡、扶风郡、河东郡

主要堂号:美阳堂、怀远堂

主要居住区:江苏、安徽、河北等

名人:耿京、耿精忠等

起源地:耿都(今山西河津)

历史发展

编辑

姓氏起源

源于子姓

以地名为姓。据《姓氏考略》、《史记·殷本纪》及辞源》等所载,商代有君王名祖乙,他的国都从相迁到邢(又称耿)邑,后来的盘庚又把都城迁到毫。邢邑,在今天的河南省温县东。邢的读音,古代读做耿。盘庚迁都后,一部分商朝的公族没有跟随他南迁,仍然留在了邢。这一部分人就把邢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为了与读做(Xíng)的邢姓相区别,将这个姓的写法改做耿。

源于姬姓

①以国为姓。周朝建立后耿国灭亡,周室封同姓人再次于耿(今山西.河津.山王一带),重新建立耿国,是为姬姓耿国,春秋时(公元前661年),晋献公灭耿,原耿国公室后裔逃往他国,以国为姓,是为耿姓。后晋献公将耿地封给赵夙,赵氏后人也姓耿。

②出自周朝王室同姓贵族的封地,又为诸侯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耿地原为商王朝耿国,在周惠王姬阆十六年(晋献公姬佹诸十六年,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吞灭耿国,之后有周朝王室贵族被封于其地,为姬姓小诸侯国,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作为自己姓氏者,称耿氏,成为耿氏家族的另一支。

避祸改姓

明永乐初,侍御柴文以戆直得罪,子孙俱祸,易姓耿。后由贡士历官江南庐江知县耿光祖,即柴文侍御九世孙,今门祚衰微。

少数民族

耿姓耿姓

①源于朝鲜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旗分内高丽姓》记载:朝鲜族耿氏,世居博川郡(今朝鲜平安北道西南部大宁江左岸的博川平原),后为满洲正蓝旗包衣,代表人物就是耿世尼,他的孙子耿赫森曾出任正蓝旗参领。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eng Hala。清朝中叶以后,朝鲜族、满族耿氏所冠汉姓即为耿氏。

②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赓音氏,满语为Gengyin Hala,汉义“昭、明”,世居黑龙江流域。清朝中叶以后,多以其氏族名称首音的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冠汉姓为耿氏、赓氏等。

③裕固族各尔格兹氏改汉姓为耿。

④羌族耿家志(房名),后改汉姓耿氏。

⑤今满、蒙古、土家、锡伯等民族均有改汉姓耿氏者。

得姓始祖

祖乙。商朝第十四代君王,河甲之子。卜辞称为中宗,与太乙、太甲并祭,合称三示。因苦于东南方夷人的侵扰,祖乙由相(今河南内黄)迁都于耿,任用巫贤治理国政,并亲自坐镇指挥,平复了东夷,巩固了商朝统治,使殷商得以复兴。下传至第二十代君主盘庚时,由耿迁都亳,留居耿之公族,即以地为氏,称耿姓。他们尊祖乙为其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耿姓之发祥地为今河南温县,历商、周至秦,耿姓逐渐散居于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西汉时,耿姓人始崭露头角,其中以耿寿昌最为著名,他被赐爵关内侯,子孙遂留居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另有耿育、耿丰、耿昌、频阳(今陕西省富平)人耿定见诸史册。

汉武帝时,迁徙郡国吏民豪杰到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时巨鹿(今属河北省)耿姓一支以二千石官吏身份迁于该地。此支耿姓下传至东汉耿况时,耿姓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诞生了,其膝下六子:耿弇、耿舒、耿国、耿广、耿举、耿霸。在中兴汉室的战争中,个个军功显赫,威震四夷,而且其子孙后代,亦不遑多让,竞现于史。自光武中兴迄于汉末建安,此支家族出了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列侯十九人,娶皇家公主三人,嫁于皇家并贵为皇后一人,中郎将、抚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此支耿姓光芒四射,压倒了同时期的巨鹿宋子(今河北省赵州)人耿纯家族(其封东光侯,堂兄弟三人及子皆封侯,可谓一门五侯)。

东汉末期,此支耿姓几乎遭受灭顶之灾,耿国曾孙耿纪,被曹操诛灭三族,耿霸玄孙耿援亦被灭族,只存耿援孙耿弘一支。另耿纯起事时,率有宗族宾客两千多人,后其家族被留居蒲吾(今河北省灵寿西南)。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耿姓人在河东、高阳、扶风等地繁衍得颇为兴盛,并在上述三地形成耿姓郡望。此际之耿姓也有徙居今江苏、安徽等江南之地者。

宋元之际,耿姓在江南之地分布更广,但族小势微。

明初,山西耿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明末,耿仲明由山东迁居辽东盖州马兰峪(今辽宁省盖县境内)。

清康乾年间及以后,冀、鲁、豫等地的耿姓伴随闯关东的风潮入迁东北三省。

如今,耿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山东、山西、黑龙江、辽宁等多此姓,上述八省之耿姓约占全国汉族耿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七。

人口分布

编辑

先秦时期,耿姓一直活动在河南、山西、河北一带。秦汉时期,耿姓已经东迁山东地区,并于唐宋时期南下江南。

宋朝时期,耿姓近1 0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一十五位。耿姓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这二省的耿姓大约占耿姓总人口的60%,河南是耿姓的第一大省,约占总耿姓人口的32%。其次分布在湖南、陕西、山东、山西、江苏等地。

明朝时期,耿姓7万2千分布于安徽,云南、湖北、山西、江苏等地。山东为耿姓第一大省,大约占耿姓总人口的34%.

据《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中)》数据表明,耿姓的人口约99万,为全国第一百三十九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9%. 自宋朝至今1000年来耿姓人口增加率呈V形态势。目前耿姓的第一大省为河北,大约占全国耿姓人口的24%,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安徽是耿姓的主要分布区,五省耿姓大约占全国耿姓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山西、黑龙江、北京、内蒙古、辽宁,这五省区市又占耿姓人口21%.全国基本上形成以冀豫为中心的耿姓分布区。耿姓在人群中分布在晋冀豫鲁、京津、湖北北端、皖苏大部、云南东部、陕西北端、内蒙古大部、辽吉、黑龙江大部,耿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为0.15%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4%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25.6%,居住了大约75%的耿姓人群。在黑龙江东段、陕甘大部、宁夏、青海东部、川渝黔鄂大部、皖苏南部、上海、浙赣湘北部、云桂西部,耿姓在当地人群中分布频率为0.05%—0.15%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6.4 %,居住了大约19%的耿姓人群。

传统文化

编辑

郡望堂号

郡望

高阳郡:本来是战国时期的高阳郡。北魏的时候设置青州高阳郡,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淄一带。

耿姓宗祠耿姓宗祠

扶风郡:汉武帝的时候设置右扶风。三国魏治所在槐里(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晋移治池阳(今陕西省泾阳西北),北魏移治好畴(今陕西省乾县东)。

河东郡:秦朝初期设置河东郡。相当于今天的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

堂号

美阳堂、怀远堂:典出东汉耿秉。耿秉为东汉明帝时驸马都尉,好将帅之略,精通兵法,伐北匈奴,破车师,章帝时拜渡辽将军。匈奴怀其恩信,又拜征西将军。又大破北匈奴,追至燕然山,勒石记功,封美阳侯。匈奴闻其死时,举国号哭悼念,所以又称怀远堂。

敬学堂:出自耿況的故事。耿況,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侠游。幼时与王莽从弟伋共敬学《老子》,拜安丘先生为师,所获尤著。光武帝时封囗麋侯。后世子孙因以"敬学"为堂号。

此外,耿姓的主要堂号还有:“高阳堂”、“响山堂”、“礼让堂”等。

宗祠对联

四言通用联

宗开耿国;望出高阳。

——全联典指耿氏的源流和郡望。

工诗才子;佐命元臣。

——上联典指唐朝诗人耿沛,字洪源,河东人,宝应年间进士,曾官左拾遗、大理司法。善写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为酬赠及个人日常生活之作,也有少数作品涉及当时社会生活,有《耿讳诗集》。下联典指明代濠县人耿炳文,太祖时积功至大都督府,封长兴侯,为宿将老臣,被朝廷倚重。惠帝建文初年,燕王朱棣(明成祖)起兵南下,他任大将军北伐,抵挡燕王兵。成祖时,遭人谗言,惧怕而自杀。

设仓平粜;拜井出泉。

——上联典指西汉理财家、历算家耿寿昌,宣帝时,官大司农中丞,建议在西北各郡设置“常平仓”,谷贱时加价收进,谷贵时减价出售,以便利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后封关内侯。精通数学,曾删补《九章算术》;对天文学也有研究,曾用铜铸浑天仪观测天象。下联典指东汉扶风茂陵人耿恭,字伯宗,明帝时,官戊己校尉,后驻守西域疏勒,遭北匈奴围攻,城中粮尽水绝,他命人煮了弓弩铠甲,吃上面的筋革;命人打井十五丈,仍不出水,据说他整衣对井而拜,水泉涌出;始终坚守不屈。建初初年,朝中派来援军,他率领坚持到最后的二十六人与援军会合,且战且退,又奋战三个月,到玉门关时,他的兵仅余十三人。当时称他“节过苏武”。

荣封六子;名列十才。

——上联典指东汉时期的耿况封牟平侯,其六子亦封侯。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耿湋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料事善卜;刻漏称奇。

——上联典指北魏时期的耿玄,善占卜,能先知。下联典指隋朝时期的耿询,精天文算术,作马上漏刻,帝善之。

五言通用联

兄弟两名将;父子双尚书。

——上联典指东汉建威大将耿蠏及其弟复胡将军耿舒。茂陵人。下联典指明代刑部尚书耿九畴及其子吏部尚书耿裕。卢氏人。

七言通用联

耳听群言明世事;火热心肠为人民。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耿氏的“耿”字的析字联。

八言以上通用联

耳聪目明,神采奕奕;火红光亮,景象煌煌。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耿氏的“耿”字的析字联。

设常平仓,便利百姓;募富商粟,赈济饥民。

——上联典指西汉理财家、历算家耿寿昌,宣帝时,任大司农中丞,在西北设置“常平仓”,以平抑谷价。后封关内侯。精通数学,删补《九章算术》。又铸浑天仪观天象,有《月行帛图》等。下联典指元代良吏耿奉训,天历初知荆门,善决狱,有循声。岁饥,出俸资募富商米,活饥民五万余。

险易为图,经纶独妙;前知善卜,刻漏称奇。

——上联典指东汉耿况满腹经纶,王莽篡汉,拜为郎,学于安丘先生。光武中兴,耿况归附,封隃麋侯,又封牟平侯。下联前句典指后魏耿玄,善占卜,能先知。后句典指隋耿询精天文算术,作马上漏刻,帝善之。

族谱文献

族谱名称

编撰人

编撰年代

现存地

备注

浙江杭州耿氏宗谱六卷

(民国)耿文联、耿文杏等纂修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燕山堂木刻活字本六册

辽宁省图书馆

安徽绩溪鱼川耿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耿介撰

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本四册

安徽省绩溪县文物管理局(有两部)

湖北红安耿氏族谱三十三卷,首一卷

(民国)耿良堃、耿显彬等续辑

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木刻活字本

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

缺第十七卷

安徽绩谿鱼川耿氏宗谱: 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耿全

民国8年(1919), 木活字本

上图绩溪档山西家谱美国犹他安徽图(影印本)

楚黄耿氏族谱: 二十六卷,首一卷:【湖北麻城】

(清)耿文浚纂

清同治5年(1866), 木活字本

湖北

耿氏家谱: 不分卷:【甘肃兰州】

(清)耿有光等纂修

清乾隆间, 据清乾隆间钞本影印

甘肃

耿氏族谱 【31卷,首1卷】

耿普晖

别名:楚黄耿氏族谱

耿氏族谱 【33卷,首1卷】

耿良海督理 ; 耿良堃, 耿良全编辑

湖北

耿氏族谱 【14卷】

耿忠懬 ; 耿忠学 ; 耿文斌

湖北

右玉县十里堡耿氏家谱

耿胱纂修

1994年铅印本,一册,平装

山西家谱右玉县耿

江苏泰兴耿氏族谱二卷

(清)耿大伦修,高步野纂

清咸丰十年(1860)常平堂刻本,二册

泰兴市长征路永兴小区张权

江苏泰兴耿氏族谱二卷

(清)耿长桂修,高步仁纂

清光绪七年(1881)常平堂木活字本,二册

泰兴市长征路永兴小区张权

江苏泰兴耿氏族谱二卷

(清)耿学儒修,陆建扬纂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常平堂木活字本二册

泰兴市长征路永兴小区张权

江苏泰兴耿氏族谱卷

耿学进修,王德寿纂

1915年常平堂木活字本,二册

泰兴市长征路永兴小区张权

江苏泰兴耿氏族谱二卷

耿学同修,蒋有成纂

1925年常平堂木活字本,二册

泰兴市长征路永兴小区张权

浙江丽水重修处州耿氏宗六卷

耿如明主修

1994年铅印本,一册

上图

安徽长平耿氏家谱二十三卷首一卷

耿宝夏主编

2003年排印本,二十三册,平装

安徽图

山东淄博东坪耿氏家谱一卷

耿毓璋等纂修

1954年稿本,一册

淄博市淄川区东坪镇上台村耿殿耀

山东恒台耿氏世谱二十二卷首四卷末一卷

耿懋褆等纂修

1920年铅印本,二十册

陕西省三原县用西庄耿小佳

存卷二至八、十、十一、十三至十六、十八至二十二

河南新安耿氏族谱二卷

耿承斌等纂修

1985年油印本,一册

新安县铁门镇韩都村庙头村族中新安县铁门水泥厂邓邦奎处

河南浚县耿氏家谱

耿用平主修

2000年稿本,一册,平装

浚县东后街耿玉山

湖北黄陂耿氏宗谱三卷

耿文聨等纂修

1922年燕山堂木活字本,六册

辽宁图

湖北麻城楚黄耿氏族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清)耿文浚纂修

清同治五年(1866)文在堂木活字本,十九册

上图

存卷首、卷四至七、十至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六

湖北麻城楚黄耿氏族谱三十三卷首一卷

耿良纂修

1947年木活字本,三十三册

武汉图山西家谱美国犹

存卷首、卷一至十六、十八至三十三

甘肃兰州氏家谱不分卷

(清)耿有光等纂修

清乾隆间抄本,一册

国图上图(影印本)

资料来源:

字辈排行

山东潍坊耿氏字辈:“俊江思(惠)字(科)珠文良福(财)治龙(川)慈德(元连)凤祥(相)成全(泉)学恒春志”。

山东枣庄耿氏字辈:“道德庆一名甲法善令行”。 山东沂水耿氏字辈:“云廷志光贵”。

营口耿氏字辈:“殿春生汝河津治”。

山东沾化耿氏字辈:“万其寿新……”

山东临沂耿氏字辈:“顺家康强逢迎吉延年益寿高

山东滨州耿氏字辈:“培本广福寿树家兴延长继传文玉美方宗万士良”。

山东沂水耿氏字辈:“得常同炜大济希自□仕明皇宗□世又秉□三学文生国瑞泰和锡洪恩佑”。

山东东营耿氏字辈:以“金水木火土”五行为偏旁起名。

山东章丘耿氏字辈:“德体传俊广世和月元光 山东茌平耿氏字辈:“文太庆修振兴万绪继善有长世代永昌”。

山东耿氏一支字辈:“清风绍天朝保万怀”。

山东耿氏一支字辈:“家守文光殿”。

茌平耿氏字辈:文太庆修,振兴万绪,继善有长,世代永昌。

肥城市耿氏字辈:兴家立业,治国安邦。

鲁峄耿氏族谱字辈:道德庆以明,家法善令行。经世则宜长,孝友肇之忠。(依次为20世至39世)

江苏徐州(萧铜)耿氏字辈:

长房支派:“传家千春忠厚为先传家继兴广鸿培开毓昌贤孝久浩存延荣惠群畅爱和华丹社乾坤光耀阳”;

四、五房支派:“圣德先开效永志承嘉礼学瑞继兴(世)广(长)鸿培基毓昌道隆启振业恩锡庆明祥”;

高台支派:“兆常心玉若柯桂民政作春茂现明月恩德锦建乐盛世志永全宜贺吉祥雪”。

江苏徐州耿氏字辈:“玉凤道德庆以明家法善令行经世则宜长”。

江苏铜山耿氏字辈:“礼兴瑞继广”。

苏扬州耿氏字辈:“唐雨万子长青”。

江苏南京、新沂、沭阳耿氏字辈:“立志敬宗以孝为先”。

江苏滨海耿氏字辈:“顺领兆开立志敬宗”。

江苏泰州耿氏字辈:“圣太龙昌……”

江苏江宁耿氏字辈:“德大敦厚正直光明泰开天瞿福寿康宁”。

江苏盐城耿氏字辈:“志怀开立炳贤其昌”。

江苏耿氏一支字辈:“立秉贤其昌壁玉焕文章松柏颂来莆兰桂永生香”。

安徽长丰耿氏字辈:“来雁天国大开守传家宝光支圣明朝玉粹金纯学朋士林春学广言世德超功业胜虞茂”。

安徽巢湖耿氏字辈:“亿能传家泰文明始国昌”。 安徽定远耿氏字辈:“树广延……家明怀玉学凤”。

安徽淮北耿氏字辈:“怀殿兆德宏敬礼秉修正大光明”。

安徽太和耿氏字辈:“天开吉祥运百振邵良褔万春启华怀明敬丙申宗正洋”。

安徽六安耿氏字辈:“志立为人天良茂盛”。

安徽怀远耿氏字辈:“凤德世殿宗国家祥开守”。

安徽临泉耿氏字辈:国必思允,世大山定,汝应宗兴,昭忠秉文,普成良显,协纪宏恒,嘉祥启佑,厚尊德仁,茂庆衍勋,士绵俊纯,风存先耀,再赐常钦。(新蔡迁移过去,五房国清公后裔)

安徽耿氏一支字辈:“振应金朝新传家宝克勤建树壮志凌汉春喜大众献力超前”。

河南邓州耿氏字辈:“天道永传本源长宰学书一记惊东落险”。

河南焦作耿氏字辈:“广聚百文作发”。

河南商丘耿氏字辈:“克良金表世节公清传家芳耕读承先志廉洁永茂昌”。 河南郑州耿氏字辈:“新国锡宪……”

河南民权耿氏字辈:“连茂花庆……”

新蔡耿氏字辈;国必思允,世大山定,汝应宗兴,昭忠秉文,普成良显,协纪宏恒,嘉祥启佑,厚尊德仁,茂庆衍勋,士绵俊纯,风存先耀,再赐常钦。(始祖国清公,原居住光山柴山堡后迁移至新蔡城北洪河南岸耿大湾,奉为一世祖)

南阳耿氏字辈:尚武可凡金

濮阳耿氏字辈:文明全在吉自祖开世德济美扬呈奇才。

内黄耿氏字辈:(前七世滑县耿氏记载,自八世全字辈于内黄元方村立祖,奉为一世祖)全光尚,世克有文同殿万连先良,敬思聚兴训,凯修超云长,诚开凌荣善,永远秀平昌。

河南耿氏一支字辈:“天道永传本元长则”。

辽宁沈阳耿氏字辈:“令生万昌福永真百士详”。

辽宁鞍山耿氏字辈:“希福世心文作启续天真”。

辽宁普兰店耿氏字辈:“殿云智成盛德玉(义)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辽宁朝阳耿氏字辈:“鸿文志作相善继庆经祥福寿中和吉谦益万世昌”。

辽宁鞍山耿氏字辈:“廷献佳修式遵令德立本端行乃永丕祉”。

湖北红安耿氏字辈:“国必思允世大山定汝应宗兴昭忠秉文普成良显协纪宏恒”。

湖北枣阳耿氏一支字辈:“天兴世守纯学安邦道济施为国泰永昌”。

湖北枣阳耿氏一支字辈:“有大国正天心世守纯学安邦道继”。

湖北耿氏一支字辈:“楚国明世学仕为成”。

四川成都耿氏字辈:“怀大克成辟整家深”。

四川耿氏一支字辈:“向家顺立轩志”。

河北黄骅耿氏字辈:“官杰一国兴子孝世生贤”。

河北怀安耿氏字辈:然

黑龙江耿氏一支字辈:“玉凤文茂……”

贵州耿氏一支字辈:“万象镇朝廷兆定启文明娄林顺哲普永远得安宁”。

贵州遵义市道真县隆兴镇耿氏字辈:升洪一在廷,文章应国君。德泽连方远,名扬万世兴。高尚家风传,中华定乾坤。富贵思仁义,福禄寿长春。

贵州都匀市石龙乡耿氏字辈:国政治朝廷,照定启文明,林龙世泽普,永远得安宁。

广东广州市耿氏字辈:安贵水温镦鸣庭鸿允绍方宗肇维日懋秉毓殿庆嘉宪崇熙朝学正培基厚荣恩奕世承文章延先业校友振家声立念守法令昌怀会云龙功奇修福兴德树耀祥同 

耿氏族谱耿氏族谱

广东中山市耿氏字辈:道德庆一名甲法善令行 

广东深圳市耿氏字辈:云廷志光贵 

广东惠州市耿氏字辈:殿春生汝河津治 

广东江门市耿氏字辈:顺家康强逢迎吉延年益寿高 

广东珠海市耿氏字辈:培本广福寿树家兴延长继传文玉美方宗万士良 

广东汕头市耿氏字辈:得常同炜大济希自□仕明皇宗□世又秉□三学文生国瑞泰和锡洪恩佑 

广东佛山市耿氏字辈:德体传俊广世和月元光 

广东湛江市耿氏字辈:文太庆修振兴万绪继善有长世代永昌 

广东河源市耿氏字辈:清风绍天朝保万怀

云南曲靖富源营上大坪耿氏字辈:国凤万朝宗, 文光显士通。昌达明德远,天永献兴隆。家祥顺应东,汉武庆吉鹏。仁能盛高伟,志友道义雄。源泉金陵海,华统宝树宏。江泽贵恒富,贤卫皓长荣。

北京平谷耿氏字辈:连(莲)运久春。

湖南醴陵耿氏字辈:添开景运佑中帮,辅世民良大而昌,家之道在农兼学,兴养遵儒必有光。

广西合浦县耿氏字辈:日正修德耿齐兴文。

耿氏一支字辈:“大家德以传启发万代远”。

耿氏一支字辈:“世宗家绪兆”。

耿氏一支字辈:“福英玉文正崇德兴振理声明”。

姓氏名望

编辑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耿姓历代名人63名,占总人数的0.14%,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二十八位;耿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4%,排在并列第二百一十八位;耿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7%,排在并列第一百七十六位;耿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的0.06%,排在并列第一百七十六位。

先秦两汉

耿寿昌,西汉历算家、经济家。

耿纯(?—37),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耿况(?—36),东汉将领。字侠游,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以明经为郎,与王莽堂弟王伋一起从安丘先生学习《老子》。新莽时,官至朔调连率(上谷太守)。后率上谷郡兵归刘秀,封隃糜侯。

耿弇(3—58),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

耿霸,东汉将领。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耿况少子。

耿秉(?—91),东汉将领。扶凤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

耿恭,东汉将领。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北兴平东北)人。

耿艾,耿纯父,王莽时期的济平尹。

耿舒,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耿况之子,耿弇之弟,东汉将领。

耿国,字叔虑,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隃麋侯耿况之子,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之弟,东汉人。耿国初任黄门侍郎、射声校尉、驸马都尉。

耿霸,东汉喻糜侯,耿弇之弟。

耿忠,建威大将军耿弇之子,中国东汉时期将领。

耿夔,生卒年不详,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人,建威大将军耿弇的侄子。

耿晔,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戊己校尉、长水校尉耿恭之孙,京兆虎牙都尉耿溥之子,东汉将领,曾任乌桓校尉、度辽将军。

耿临,东汉玄菟郡太守。

魏晋南北朝

耿豪(506—550),北魏将领。本名令贵,钜鹿(今属河北)人,世居武川。粗犷有武艺,初从贺拔岳。后以勇猛受宇文泰器重。沙苑之战中衣甲尽染血迹,参与邙山作战,单身冲敌,赐名豪,迁北雍州刺史,后赐姓和稽氏。位至侍中,骠骑大将军。

隋唐五代

耿询,隋天文学家。字敦信,丹阳(郡治今江苏南京)人。

耿湋,唐诗人。字洪源。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宝应进士。

耿全斌,宋将领。冀州信都(今河北冀县)人。

耿昌言,唐朝画家。

宋元

耿南仲(?—1129),宋臣。字希道,开封(今属河南)人。

耿京(?—1162),南宋山东抗金义军领袖。济南(属山东)人。

耿延毅,辽朝将领。

耿端义,金朝官员。

明清

耿君用,明将领。濠州(今安徽凤阳)人。

耿炳文(1334—1403),明将领。濠州(今安徽凤阳)人。

耿再成,明将领。字德甫,五河(今属安徽)人。

耿九畴,明臣。字范,卢氏(今属河南)人。永乐进士。

耿裕,明臣。字好问,耿九畴子。景泰进士。

耿定向(1524—1597),明臣、学者。字在伦。黄安(今湖北红安)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

耿仲明(1604—1649),明末将领,清初三藩之一。字云台。祖籍山东,后迁移至辽东盖州(今属辽宁)。

明大臣耿定力、耿橘、耿通、耿如杞、耿章光,将领耿天璧、耿秩、耿贤、耿宗元,名士耿光,藏书家耿震国;

耿继茂(?—1671),清藩王。汉军正黄旗人,耿仲明之子。

耿精忠(?—1682),清藩王。汉军正黄旗人。耿仲明孙,耿继茂长子,肃亲王豪格婿。康熙十六年(1671)袭父继茂爵,为靖南王。十三在福建响应三桂叛乱,两年后又降清。十九年被召入京,三藩叛乱平定后被磔于市。

耿昭忠,清初“三藩”之一。

耿聚忠,清初“三藩”之一。

耿介(1623—1693),清学者。河南登封人,初名冲壁,字介石,号逸庵。顺治进士,由庶吉士授检讨。

耿永山,清皮簧演员。

耿永清,清皮簧乐师。

近代以来

耿飚(1909年8月26日—2000年6月23日)曾任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央军委常委、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

耿锡祥,原四机部顾问,1961晋升为少将军街。

耿道明,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耿长锁,河北省政协原副主席。

耿丹,革命烈士。

耿伯钊,民主革命家、原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耿继周,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四路军总司令。

耿爽,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特命全权大使。

耿以礼,植物学家、生物学教育家、禾本植物分类学家。

耿安松,有机地球化学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耿庆国,中国地质学家。

耿林,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黑龙江省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

耿鉴庭,耳鼻喉科专家、医史学家、文献学家。

耿昭杰,哈工大汽车工程学院第一任院长,原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董事长、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

耿世民,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古突厥语文学家、突厥学家和维吾尔学家。

耿宝昌,1922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束鹿(今辛集市,归河北省直接管辖),文物鉴定家。

耿云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耿林莽,当代散文诗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新诗年鉴》特邀主编、《散文诗世界》编委、青岛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晨曦诗社名誉顾问。

耿建翌,当代艺术家、

,曲艺作家、理论家、出版家,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曾任春风文艺出版社编审、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辽宁省曲艺家协会顾问。

耿莲凤,中国内地女高音歌唱家。

耿西,电影剧作家。

耿乐,中国内地男演员。

耿其昌京剧演员

耿丽娟,乒乓球运动员。

耿春福,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

耿桂芳,跳伞运动员。

研究考证

编辑

《山西通志》(卷八) 、《河津县志》(光绪版)云:“河津古耿地,‘禹贡’冀州之域。历唐虞夏皆为甸服。商祖乙(公元前1525~前1507 年)自相迁此,为王都,凡七世。”

《索隐》:“刑音耿”。近代,本亦作“耿”。今河东皮氏有耿乡。”

《河津县志·古篇》载:耿都城在县东南二十里,汾水西迳耿乡城北,故殷都也。

《通志·氏族略二》:"耿氏,姬姓,商时侯国,闵公元年为晋所灭,今河中龙门县南十二里故耿城是。《尚书》祖乙圯于耿,是其地也。"

《古今姓氏书辨证·三十九耿》记载:耿氏,出自姬姓。侯伯之国,其地皮氏县东南耿乡是也。

下一篇 焦姓

上一篇 甘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