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 编辑

汉语词语

智慧智慧

智慧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zhì huì,一指聪明才智,二指智力高的表现。出自《墨子·尚贤中》:“若此之使治国家,则此使不智慧者治国家也,国家之乱,既可得而知已。”
智慧是生命所具有的基于生理和心理器官的一种高级创造思维能力,包含对自然与人文的感知、记忆、理解、分析、判断、升华等所有能力。智慧与智力不同,智慧表达智力器官的综合终极功能,与“形而上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处;智力则谓“形而下之器”,是生命的一部分技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智慧体现为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释义

编辑

(名)迅速地正确认识、判断和发明、创造事物的能力。

出处

编辑

《墨子·尚贤中》

例句

编辑

1 分析、判断、创造、思考的能力。

《孟子.公孙丑上》: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2 聪明才智

《墨子·尚贤中》:“若此之使治国家,则此使不智慧者治国家也,国家之乱,既可得而知已。”

嵇康《大师箴》:“下逮德衰,大道沉沦,智惠日用,渐私其亲。”

梅尧臣《桃花》诗:“英雄灭尽有石阙,智惠屏去无年华。”  

明·周楫《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不觉魏鹏渐渐长大……聪明智慧,熟于经史。”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要论这小姐的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

袁鹰《篝火之歌·为家乡画图样》:“用双手把图样变成现实,靠你,靠我,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李二和《舟船的起源》:“聪明是生存的能力,智慧乃生命的境界。”

3 梵语“般若”(音bo-re)的意译  

佛教谓超越世俗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

《大智度论》卷四三:“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穷尽到边。”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万行归空,千门入善,辩才智惠,岂徒七经、百氏之博哉。”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神通能动於十方,智惠广弘於沙界。”

概念

编辑

智慧(狭义的),它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智慧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与智力不同,智慧表示智力器官的终极功能,与“形而上谓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处,智力是“形而下谓之器”。智慧使我们做出导致成功的决策,有智慧的人称为智者。

智慧是由智力系统、知识系统、方法与技能系统、非智力系统、观念与思想系统、审美与评价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体系蕴育出的能力。包括遗传智慧与获得智慧、生理机能与心理机能、直观与思维、意向与认识、情感与理性、道德与美感、智力与非智力、显意识与潜意识、已具有的智慧与智慧潜能等等众多要素。

相关解释

编辑

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不只是情感和愿望,智慧在决定这些重要问题时必然有其作用。

名言

编辑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圣经》

最大的智慧存在于对事物价值的彻底了解之中。(拉罗什富科)

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会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相碰,就迸溅出无数的火花。(马克思)

所谓智,便是指人们的聪明智慧;所谓谋,便是指人们对问题的计议和对事情策划。智是谋之本,有智才有谋,智比谋更重要。(邓拓)

智慧的可靠标志就是能够在平凡中发现奇迹。(爱默生)

智慧的标志是审时度势之后再择机行事。(荷马

智慧首先教人们辨别是非。(玉外纳)

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能明察眼前,而且还能预见未来。(忒壬斯)

智慧不是天公的恩赐,而是经验的结晶。(阿富汗)

智慧起源于愚蠢的废墟上。(美国)

没有人给我们智慧,我们必须自己找到它。(马塞尔·普钽鲁斯特)

智慧在市场上买不到。(土耳其)

远见卓识,向好朋友也借不来。(欧洲)

一盎司自己的智慧抵得上一吨别人的智慧。(斯特恩)

可以碰到上千个学者,不定碰上一个智者。(克林凯尔)

高官厚禄许会从天而降;金银财富许会不求自来;可是智慧非得我们自己去追求不可。(爱·扬格)

使人发光的不是衣上的珠宝,而是心灵深处的智慧。(西班牙)

有一盏指路明灯,就是智慧之灯。(英国)

人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薄伽丘)

智慧越发达,人生就越是获得莫大的满足。(苏联)

精神像乳汁一样可以养育人,智慧便是一只乳房。(雨果)

极端的命运是对智慧的真正检验,谁最能经得起这种考验,谁就是大智大慧。(坎伯兰)

过去的一切都是智慧的镜子。(克·罗塞蒂)

下一篇 思维能力

上一篇 转换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