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陇 编辑

古代地区称呼

关陇关陇

“关陇”一词是“关中”“陇右”两个地域的合称,概指关中和甘肃省东部地区,关陇是一个地域名称。

关:(今陕西关中地区)。陇:(今甘肃东部地区)。

宝鸡以西地区以及宁夏全境,因为在陇山(也叫六盘山)周围而称为陇,甘肃省也因此简称陇,关中和甘肃、宁夏合称为关陇地区。

广义的关陇地区还包括陕北、山西省西部、内蒙古南部地区。

因历史学家陈寅恪表述“关陇集团”而成名。以“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的文武兼备的人才集团建立隋朝及唐朝而成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关陇

外文名:ㄍㄨㄢ ㄌㄨㄙˇ

别名:关陇地区

拼音:guān lǒng

分类:专有名词

所属区域:西安、咸阳、宝鸡、天水等

背景

编辑

在秦汉和隋唐,都以关中平原作为首都所在地。这种选择与关中的特殊地理构造分不开。东函谷、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四关锁笼、四塞拱卫。

关陇大地的分界线——陇山,拱卫着关中西部,像一堵边墙一样南北横亘分别连接着武关和萧关。陇山在关中作为帝都的时代,一直扮演着重要的拱卫京师作用。即便在经济重心南移、国都东移的时期,陇山依然因为北部有黄河几字弯天险和毛乌素沙漠、南部有秦岭崇山而起着屏障作用。

渊源

编辑

1940年,历史学家陈寅恪完成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在该书中提出了“关陇集团”和“关中文化本位说”。

因表述“关陇集团”而成名。一、“融治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二、此集团中人“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途之事”。

词语资料

编辑

guān lǒng ㄍㄨㄢ ㄌㄨㄙˇ

关陇

地区解释

编辑

指陕西关中和甘肃东部一带地区。 因为陇山(今甘肃六盘山)和关中而得名。

《后汉书·公孙述传》:“令汉帝释关陇之忧,专精东伐,四分天下而有其三。”唐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汉月明关陇,胡云聚塞垣。”清吴伟业《赠辽左故人》诗之四:“可怜庾信多才思,关陇乡心已不堪。”

下一篇 杨知庆

上一篇 建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