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辑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2年,是建国初期国家组建的六大区建筑设计院之一,是西北地区的甲级建筑设计单位,曾先后隶属于国家建筑工程部、国家建委、国家建工总局,建设部、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可承担各类大、中型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景观园林设计、装饰设计、城镇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建材工厂设计和传统建筑研究、建筑抗震研究以及建筑经济咨询、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总承包等业务。
中文名: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外文名:China Northwest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简称:中建西北院
创办时间:1952年6月
学校特色:甲级建筑设计单位
所属企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董事长:熊中元、总经理:王军
专职院士数: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文景路98号
工商信息知识产权91610000220543840X
220543840
610000100047751
开业
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1996年08月27日
王军
1996年08月27日
30,300万(元)
2023年07月05日
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经开区分局
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文景路中段98号经营范围:一般项目:规划设计管理;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工程管理服务;人防工程设计;文物文化遗址保护服务;工业工程设计服务;节能管理服务;对外承包工程;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数字内容制作服务(不含出版发行);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工业设计服务;数字广告设计、代理;专业设计服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体育场地设施工程施工;建筑材料销售;建筑装饰材料销售;会议及展览服务;新型建筑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雨水、微咸水及矿井水的收集处理及利用;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轻质建筑材料销售;物联网应用服务;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应用服务;大数据服务;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房地产评估;房地产咨询;园区管理服务;广告设计、代理;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设备监理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消防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单建式人防工程监理;标准化服务;合同能源管理;运行效能评估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3D打印服务;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发电技术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水土流失防治服务;森林固碳服务;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固体废物治理;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服务;咨询策划服务;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土地使用权租赁;物联网技术服务;机械设备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勘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文物保护工程监理;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特种设备设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安装;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建筑劳务分包;建筑物拆除作业(爆破作业除外);施工专业作业;建设工程监理;公路工程监理;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供电业务;房地产开发经营;检验检测服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测绘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合作伙伴报错查看更多
1952年6月1日,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成立,曾先后隶属于国家建筑工程部、国家建委、国家建工总局,建设部。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20世纪60、70代,研究院主要从事国家重点工业项目、国防工业项目和援外工程。
20世纪80年代,研究院创作了合资宾馆、中国矿业学院、唐城宾馆、西安美院教学楼、陕西省政府大楼、北京图书馆(与前建设部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等一批代表作品。
1983年,研究院入驻上海,成立上海分院。
1985年,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深圳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成立。
20世纪90年代,研究院主要在城市设计、地域风格、时代特色,新现代主义,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高新技术应用、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新古典主义等方面探索。
1996年8月,研究院更名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公司。
1998年12月,研究院通过lS09001质量体系认证。
2010年5月,研究院获得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2011年,河南分院成立。
2013年,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兰州分院成立。 同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6年,研究院获陕西省质量奖与西安市质量奖。
2022年6月1日,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建院70周年庆祝大会在西安召开。
2023年4月16日,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院士馆开馆。
组织机构
截至2017年10月,研究院拥有8个职能部门、第一至第十七设计所、机电6个设计所、其他5个设计所(研究所、艺术所等)、1个创意中心、2个研究中心、3个工作室、6个产业公司、6个分院。
职能部门:院办公室、党群工作部、财务资金部、科技发展部、人力资源部、纪监审部、信息档案部、市场部
院设计所:第一设计所、第二设计所、第三设计所、第四设计所、第五设计所、第六设计所、第七设计所、第八设计所、第九设计所、第十设计所、第十一设计所、第十二设计所、第十三设计所、第十四设计所、第十五设计所、第十六设计所、第十七设计所
院机电设计所:机电第一设计所、机电第二设计所、机电第三设计所、机电第四设计所、机电第五设计所、机电第六设计所
院其他设计所(研究所、艺术所等):华夏设计所、规划景观设计所、技术经济所、医疗建筑设计研究所、建筑装饰与环境艺术所
院研究中心:BIM研究中心、都市与建筑设计研究中心
院工作室:屈培青工作室、袁安江工作室、郑晓洪工作室
院产业公司:优化设计审图中心(工程咨询公司)、工程管理公司、监理公司、投资公司、图文公司、物业公司
分院:上海分院、厦门分院、深圳分院、河南分院、兰州分院、江西分院
组织机构
人员编制
张锦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张锦秋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锦秋、黄克武、赵元超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张锦秋、赵元超、李建广、郑晓洪、李子萍、屈培青、嵇珂、杨琦、郑永强、吴琨、仲崇民、季伟、杨德才、王研、安军、李敏、王奇、高力峰、马晓东、郑振洪、袁安江、王敏、刘西宝、张顺强、秦峰、曹森虎、李冰、张小荣、党春红、冯琰等
设备资源
截至2017年8月,研究院拥有微机逾千台,并建有企业局域网络,馆藏有大量国内外图书期刊和技术资料;拥有大型先进的绘图机、晒图机、各种声像设备。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8月,研究院工程遍及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1980年以来,获国家、部省级优秀设计奖10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43项,获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50多项。
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
北京图书馆(合作设计)、3262长波发射台、群贤庄小区、黄帝陵祭祀大院(殿)工程 | 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 |
杨凌国际会展中心、大唐芙蓉园、浐灞商务行政中心 | 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奖 |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图书馆、大慈恩寺玄奘三臧法师院 | 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铜奖 |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革命纪念馆 |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
建筑抗震构造详图 | 全国优秀工程建设标准设计金奖 |
中国佛学院教育学院(现名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 勘察设计大奖金奖 |
中阿经贸论坛配套设施建设工程 | 勘察设计二等奖 |
荣誉表彰
奖项名称 | 获奖年份 |
---|---|
中国勘察设计综合实力百强单位 | 1993年 |
中建总公司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 | 1996年、2000年 |
全国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 1997年、1999年 |
省级文明单位 | 1998年起 |
全国企业信息工作先进集体 | 2000年 |
全国CAD应用示范单位 | 2001年 |
中建总公司“十佳企业” | 2003年 |
中央企业先进集体 | 2004年 |
建设部“十五”全国建筑业技术创新先进单位 | 2006年 |
全国交通系统建设先进集体 | 2008年 |
省级文明标兵单位 | 2011年 |
中国建筑学会“当代建筑设计百家名院” | 2012年 |
全省技术交易工作先进单位 | 2012年、2013年 |
陕西省勘察设计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 2012年 |
中华总工会“工人先锋号” | 2014年 |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 2014年 |
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 | 2014年 |
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2015年度“突出贡献单位” | 2015年 |
全国施工图审查工作先进单位 | 2016年5月 |
中国企业文化竞争力十强 | 2016年9月 |
中勘协传统建筑分会“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先进单位” | 2016年12月 |
西安市经济保卫工作“先进集体” | 2017年3月 |
RCC“十大建筑设计院” | 2013年—2017年 |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截至2017年8月,研究院拥有的资质证书如下:
建设部工程设计甲级证书:包括建筑行业(建筑、装饰、人防)、建材行业(玻璃、陶瓷、耐火材料工程、新型建筑材料工程)、市政公用行业(排水、热力工程)、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可从事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内相应的建筑工程总承包业务以及项目管理和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服务。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资质甲级证书。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证书:包括近现代文物建筑维修保护、文物保护规划。
建设部工程设计乙级证书:包括市政公用行业(桥梁、隧道、燃气、给水),商物粮行业(冷冻冷藏工程)。
另外取得:建设部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甲级证书,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甲级证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筑工程咨询甲级证书,工程设计与施工贰级资质(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贰级;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与施工贰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与施工贰级;消防设施工程设计与施工贰级资质;电力行业(新能源发电)乙级资质。
形象标识
标志
标志整体造型方正、坚实,象征建筑的基石、诚信的品格以及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运营实力。
cSCEc标识的艺术组合,喻示公司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奉献社会、造福人类的信心,打造过程精品、提供优质工程的质量意识,跨越五洲、业主至上的服务理念。
大海一样深邃的蓝色,展示中国建筑宽广的胸怀,描绘出充满希望与活力的美好未来。
中建信条
企业使命:拓展幸福空间
核心价值观:品质保障、价值创造
企业精神:诚信、创新、超越、共赢
文化溯源
大建设时期(1952年-1982年),中国建筑形成了以”铁军精神“为核心的文化理念,包括“甘于奉献、艰苦奋斗、敢闯敢拼”等内容。
大变革时期(1982年-1991年),总公司确定了“敬业、求实、创新、争先”的企业精神。
大发展时期(1992年-2002年),以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工程为基础形成的“艰苦创业、铸造精品”的“大漠精神”,载入中国建筑发展的史册,中国建筑导入CI战略,实施文化整合与品牌统一,推进了“中国建筑”“中海地产”品牌建设。
大跨越时期(2003年起),创先争优精神、利比亚大撤离精神和“超英精神”为中国建筑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中国建筑的“绩效文化”蓬勃发展,与“铁军精神”、“品质文化”等内涵一同构成了中国建筑未来发展的文化基石。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董事长 | 熊中元 |
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 王军 |
副总经理 | 曲宏光 |
院总建师 | 赵元超 |
工会主席、纪委书记、监事 | 赵政 |
总工程师 | 杨琦 |
巡视员 | 王振海 |
副巡视员 | 曾凡生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