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赣铁路 编辑
浙赣铁路(Zhejiang-Jiangxi Railway),又名浙赣线,为历史名称,现为沪昆铁路浙赣段,是联系华东和中南地区的重要交通干线。
浙赣铁路始建于1899年,并于民国18年(1929年)起由杭江铁路展筑至萍株铁路而成,是中国早期铁路干线之一,是中国第一条全面提速到200千米/小时客货共线的电气化铁路。在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沪杭铁路、浙赣铁路、湘黔铁路、黔桂铁路贵定到贵阳段、贵昆铁路合并更名为沪昆铁路,自2006年12月31日18时起实行统一贯通里程。
截至2006年9月,浙赣铁路东起笕桥站、西至株洲站,全长945千米,共设71座车站,设计速度200千米/小时。
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是中国东部铁路现代化的标志性工程,对全国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具有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为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文名:浙赣铁路
外文名:Zhejiang-Jiangxi Railway
开通日期:1902年11月(萍醴段)
线路长度:945千米(截至2006年9月)
设计速度:200 km/h
铁路等级:国铁Ⅰ级客、货共线铁路
起止站点:笕桥站-株洲站
车站数量:71座(截至2006年12月)
途经省市:浙、赣、湘
沿途主要城市:杭州、南昌等
新中国成立前
浙赣铁路
浙赣铁路杭州至玉山段始建于1930年,原名杭江铁路,为浙江省办铁路,1933年由杭州通车至玉山。1934年改名浙赣铁路,扩大为浙、赣两省合营,展筑玉山一南昌段292千米。1936年通车南昌,又由向塘展筑至萍乡263千米与株萍铁路接轨,1937年9月全线通车,全长1008千米。1939~1942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火犯至浙赣线,全线建筑物和设备遭到破坏。抗战胜利后,1946年由浙赣铁路局开始修复,至1948年12月全线恢复通车。解放战争时,部分地段线路和桥梁又遭破坏,解放后由上海铁路管理局抢修,于1949年12月全线修复通车。建国后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70年代始修建浙赣复线,至1990年末,白鹿塘~老关正线铺轨359.3千米,江西省境内复线通车里程183千米。
浙赣铁路杭江段:杭州—萧山西兴—兰溪(金华)—浙江江山—玉山
1927年,张静江倡议修筑浙江铁路。
1929年3月,浙江省207次委员会议决定,自行筹款兴筑自钱塘江对岸西兴镇至江西省玉山县的轻便铁路,定名杭江铁路。限于资金,采用先通后备,边建、边运营的办法,分段修筑、分段营业。
1930年3月9日,杭江铁路举行开工典礼。
1933年11月28日,杭江铁路钉道至玉山。经铁道部与浙赣两省政府暨上海银行团集议结果,将杭江、玉萍两段合并组成浙赣铁路联合公司,改组杭江铁路工程局为浙赣铁路局,一面赶筹玉萍段新工程,一面经理杭玉段运输业务。因建设经费关系,决定先筑玉山至南昌段。
1934年1月,浙赣铁路杭江段正式通车。
施工人员在进行接触网调整
浙赣铁路玉南段
1934年6月26日,浙赣铁路玉南段工程处成立。7月8日,浙赣铁路局玉南段开工典礼在玉山举行,玉南段干线长291.773千米。
1935年6月至7月底,浙赣铁路玉山至上饶段铺轨钉道完毕并通车。10月4日,浙赣铁路莲塘至南昌段通车。11月10日,浙赣铁路上饶至弋阳段、温家圳至贵溪段通车。此后,贵溪、梁家渡大桥陆续完工,各桥面也铺钉完毕。
1936年1月9日,浙赣铁路玉山至南昌段全线通车。
浙赣铁路南萍段
1936年1月15日,浙赣铁路玉山至南昌段通车典礼暨南昌至萍乡段工程开工典礼在南昌举行。
1937年,樟树赣江西岸至萍乡段同时东西相对铺轨钉道。3月底,东段铺轨至黄土岗,西段从芦溪铺到宜春。7月2日,赣江西岸门楼里至萍乡接轨。8月30日,赣江桥面工程完成。9月1日,浙赣铁路南昌至萍乡段全线通车。
浙赣铁路萍株段:萍乡(安源)—醴陵—株洲
始建于1899年,清政府为运输萍乡煤炭而开始修建萍乡至株洲段铁路,1905年筑成。原属粤汉铁路,铁道部令划归浙赣铁路局管辖。
1899年,清政府修建安源煤矿至湖南株洲之株萍铁路
1899年1月开工,当年筑成安源至萍乡段(安萍段)
1899年8月萍醴(陵)线动工
1900年因义和团运动停工
1901年7月复工
1902年11月萍醴铁路竣工通车,全长38千米
1905年12月株萍铁路全线竣工,全长89千米
浙赣铁路重点控制工程渌水河双线特大桥
新中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铁路局对线路实施有计划的改造,加强养护维修,先后将旧轨更换为43公斤/米及50公斤/米,局部用60公斤/米的重轨,对长大坡道和小半径曲线削坡改线,临时性桥梁全部改建,线路容许速度逐步提高,可行驶大型机车。
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浙江段
1995年5月30日,江西境内浙赣线复线铺通,同年12月25日复线通车。
2003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浙赣线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历时两年的改造中,多处曲线被拉直,小半径曲线被改为大半径曲线,时速200千米的线路占整个线路的约80%。
2006年9月15日,浙赣线全线电气化改造完成。
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提速,潭岗-梁家渡联络线开通,浙赣线列车不必进向塘站换向。
2007年5月18日起,南昌铁路局正式接管沪昆线湖南境内株洲至醴陵段和醴茶支线。
2007年11月27日,浦江境内最后一节浙赣线老铁路铁轨被送上大修队拆轨专列。举标志着浙赣线浦江境内的老铁路正式“退役”。
2019年11月30日18:00,广州局接管原南昌局所管辖湘东地区路网,浙赣铁路局界口调整为省界附近的沪昆线灯芯桥站(隶属南局)和吉衡线睦村站(隶属南局)。
列车行驶在浙赣铁路上
设计参数
浙赣线正线从株洲→上海(南)均算上行;南昌→向塘区间往浙赣线上海南方向按支线-干线原则视为上行,往浙赣线株洲方向的算下行,京九线列车一律算下行。
铁路等级 | 国铁Ⅰ级客、货共线铁路 |
---|---|
正线数目 | 双线 |
限制坡度 | 7.20‰(维持既有) |
最小曲线半径 | 200千米/小时路段:一般3500米,困难情况下2800米,个别特殊困难情况下2200米; 140千米/小时路段:一般1600米,特殊困难情况下1200米; 120千米/小时路段:一般1200米,特殊困难情况下800米 |
牵引种类 | 电力 |
机车类型 | 客机HXD3D,HXD1D,SS8,货机HXD1C |
牵引质量 | 4000吨 |
到发线有效长 | 850米 |
闭塞类型 | 自动闭塞 |
轨道工程 | 有砟轨道,跨区间敷设无缝线路 |
建筑限界 | 满足双层集装箱开行条件 |
沿线车站
列车行驶在浦阳江大桥上
电气化改造阶段,浙赣铁路南局管段共关闭车站21个(下镇站、沙溪站、灵溪站、罗桥站、九都站、朱家坑站、菡潭站、刘家站、杨溪站、寺前站、下埠集站、张王庙站、小港口站、新居站、昌傅站、水西站、界水站、下浦站、王华站、宣风站、老关站),新建车站7个(湖沿站、上饶站、385线路所、东乡站、进贤站、芦溪站、河潭埠站)。原站不动无改造的站7个(贵溪站、童家站、鹰潭东站、鹰潭站、向塘西站、江家站、樟树站)提速改造车站28个。
电气化改造后,浙赣铁路广铁管段共关闭车站3个(源门铺站、板杉铺站、姚家坝站),新建车站1个(东冲铺站,已关闭),改建车站1个(醴陵站)。
车站详情
70岁老站新起点 浙赣线起于笕桥站
序号 | 车站 | 客运里程 | 建设性质 | 客货站 | 车站地址 | 运营管理 |
---|---|---|---|---|---|---|
1 | 笕桥站 | 0 | - | - | 浙江省杭州市笕桥街道 | 上海铁路局 |
2 | 杭州东站 | 6 | - | - |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全福桥路2号 | |
3 | 盈宁站 | —— | - | -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
4 | 杭州南站 | 27 | - | -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站前路1号 | |
5 | 萧山站 | 42 | - | -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街道萧杭路15号 | |
6 | 湄池站 | —— | 移位新建 | 货站 | 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 | |
7 | 诸暨东站 | —— | 移位新设 | 货站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陶朱街道西二环路539号 | |
8 | 诸暨站 | 99 | 移位新建 | 客站 | 浙江省诸暨市城西工业新城越都路1号 | |
9 | 牌头站 | —— | 移位新建 | 货站 |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镇 | |
10 | 浦江站 | 128 | 移位新建 | 客货站 | 浙江省浦江县郑家坞镇 | |
11 | 义乌站 | 151 | 移位新建 | 客站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后宅街道 | |
12 | 义乌西站 | —— | 新设 | 货站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城西街道西站大道800号 | |
13 | 塘雅站 | 187 | 改建 | 货站 |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塘雅镇 | |
14 | 东孝站 | —— | 改建 | 货站 | 浙江省金华市东孝街道 | |
15 | 金华东站 | —— | 改建 | 货站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黄芝山路301号 | |
16 | 金华站 | —— | 改建 | 客站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城北街道后丰路300号 | |
17 | 白龙桥站 | —— | 改建 | 货站 | 浙江省金华市白龙桥镇 | |
18 | 蒋堂站 | —— | 改建 | 货站 | 浙江省金华市蒋堂镇 | |
19 | 汤溪站 | —— | 改建 | 货站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罗埠镇莲湖 | |
20 | 龙游东站 | —— | 新设 | 货站 | 浙江省龙游县湖镇镇十里铺 | |
21 | 龙游站 | 254 | 移位新建 | 客站 | 浙江省龙游县龙洲街道 | |
22 | 衢州东站 | —— | 移位新建 | 货站 |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樟潭镇 | |
23 | 衢州站 | 285 | 移位新建 | 客货站 |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花园街道箬篷村 | |
24 | 后溪街站 | —— | 改建 | 货站 |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后溪镇 | |
25 | 江山站 | 320 | 移位新建 | 客货站 | 浙江省江山市双塔街道黄陈村 | |
26 | 上铺站 | —— | 改建 | 货站 | 浙江省江山市上铺 | |
27 | 贺村站 | —— | 改建 | 货站 | 浙江省江山市贺村镇 | |
28 | 新塘边站 | 339 | 改建 | 货站 | 浙江省江山市新塘边镇 | 南昌铁路局 |
29 | 湖沿站 | —— | 新建 | - | 江西省玉山县六都乡 | |
30 | 玉山站 | 366 | 保留 | - | 江西省玉山县冰溪镇金山大道 | |
31 | 广丰站 | —— | 保留 | - |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湖丰镇 | |
32 | 灵溪站 | —— | 保留 | - |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灵溪镇 | |
33 | 上饶站 | 396 | 新建 | - |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灵溪镇松山村 | |
34 | 枫岭头站 | —— | 保留 | - |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枫岭头镇 | |
35 | 坑口站 | —— | 保留 | - |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坑口 | |
36 | 横峰站 | 444 | 保留 | - |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岑阳镇 | |
37 | 弋阳站 | 461 | 保留 | - | 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弋江镇 | |
38 | 河潭埠站 | —— | 新建 | - | 江西省贵溪市河潭乡河潭埠 | |
39 | 贵溪站 | 491 | 保留 | - | 江西省贵溪市雄石镇交通路 | |
40 | 童家站 | —— | 保留 | - | 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 | |
41 | 鹰潭东站 | —— | 保留 | - | 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东二村 | |
42 | 鹰潭站 | 512 | 保留 | 客运站 | 江西省鹰潭市站前路998号 | |
43 | 余江站 | 533 | 保留 | - | 江西省余江县邓埠镇 | |
44 | 东乡站 | 553 | 新建 | - |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孝岗镇 | |
45 | 衙前站 | —— | 保留 | - | 江西省进贤县衙前乡 | |
46 | 进贤站 | 592 | 新建 | - | 江西省进贤县民和镇 | |
47 | 温家圳站 | 608 | 保留 | - |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温圳镇 | |
48 | 梁家渡站 | 621 | 保留 | - | 江西省南昌县黄马乡 | |
49 | 江家站 | —— | 保留 | - | 江西省南昌县广福镇 | |
50 | 潭岗站 | 637 | 保留 | - | 江西省南昌县广福镇 | |
51 | 丰城站 | 658 | 保留 | 客运站 | 江西省丰城市剑光镇 | |
52 | 拖船埠站 | 670 | 保留 | - | 江西省丰城市拖船镇 | |
53 | 樟树站 | 682 | 保留 | 客运站 | 江西省樟树市鹿江北路 | |
54 | 张家山站 | 691 | 保留 | - | 江西省樟树市张家山街道 | |
55 | 临江镇站 | —— | 保留 | - | 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 | |
56 | 黄土岗站 | 726 | 保留 | - | 江西省樟树市黄土岗镇 | |
57 | 罗坊站 | 739 | 保留 | - | 江西省新余市罗坊镇 | |
58 | 新余站 | 758 | 保留 | - |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胜利北路1号 | |
59 | 河下站 | 767 | 保留 | - | 江西省新余市河下乡 | |
60 | 分宜站 | 788 | 保留 | - |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 | |
61 | 彬江站 | 799 | 保留 | - | 江西省宜春市彬江镇 | |
62 | 宜春站 | 812 | 保留 | 客运站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袁州新城袁州大道 | |
63 | 西村站 | 834 | 保留 | - | 中国江西省宜春市西村镇 | |
64 | 芦溪站 | 846 | 新建 | - |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芦溪镇 | |
65 | 泉江站 | 869 | 保留 | - | 江西省萍乡市高坑镇泉江村 | |
66 | 萍乡站 | 883 | 保留 | 客运站 | 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跃进北路 | |
67 | 姚家洲站 | 892 | 保留 | - | 江西省萍乡市泉田乡 | |
68 | 灯芯桥站 | —— | 保留 | - |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灯芯桥 | |
69 | 醴陵站 | 922 | 保留 | 客货站 |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国瓷南路 | 广铁集团 |
70 | 五里墩站 | —— | 保留 | 中间站 |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五里墩乡五里墩村 | |
71 | 株洲站 | 964 | 保留 | 客货站 | 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人民中路103号 |
线路走向
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开行的D96次行驶在浙赣铁路上
浙江段
浙赣铁路上海局管段线路全长277.931千米,起点位于杭州市,穿越杭州(萧山区)、绍兴(诸暨市)、金华(浦江县、义乌市、金东区、婺城区)、衢州(龙游县、衢江区、柯城区、江山市)等市,在江山市新塘边站附近进入江西省。
江西段
梁家渡大桥
湖南段
浙赣铁路广铁管段线路全长54.338千米,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的醴陵市、株洲县、芦淞区,改线地段总长37.66千米,非改地段总长16.678千米。
接轨线路
浙赣铁路在杭州南站与萧甬铁路接轨;在金华站与金千铁路接轨;在东孝站与金温铁路、金温货线接轨;在横峰站与横南铁路接轨;在贵溪站与皖赣铁路接轨;在鹰潭站与鹰厦铁路接轨;在向塘西站与京九铁路接轨;在江家站与向乐铁路接轨;在张家山站与张塘铁路接轨;在分宜站与分文铁路接轨;在醴陵站与醴茶铁路接轨;在株洲站与湘黔铁路、京广铁路相连。
它东接沪杭、萧甬、宣杭等铁路,西接京广、湘黔铁路。途中在鹰潭与鹰厦铁路相交;在贵溪与皖赣铁路相通;在向塘有支线北通南昌,南达抚州;在分宜有分文线通文竹;在醴陵有醴茶(陵)线通茶陵。
浙赣铁路线路走向示意图
浙赣铁路
2006年6月16日,铁路义乌、浦江、诸暨新客站同时投入使用。而此前,浙赣线浙江段的龙游、衢州、江山3个新站已相继投入使用。
重点工程
浙赣铁路
主要工程数量:完成路基土石方7764万立方米;特大桥22座;大桥52座,中桥85座;隧道34座23046延长米;正线铺轨1103千米,站线铺轨141千米,铺设道岔1243组;新建10座通信站、66个车站数字调度系统、60个车站无线列调系统;新建浙赣线59个车站计算机联锁及CTC工程;新建10kV配电所20座;架设接触网2952条千米。
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进行了多项创新工作,技术水平达到了中国国内领先水平。
(1)轨道工程:在中国国内率先开展了简支梁桥上铺设无缝道岔的理论研究及试验,在中国国内首次成功地在时速200千米客货共线铁路简支梁桥上铺设无缝道岔。
(2)路基工程:按构筑物设计、施工铁路路基,严格路基填料的选用,采用承载力和孔隙率双控指标控制路基填筑质量。
(3)桥梁工程:抚河特大桥19孔40米双线单箱单室斜腹式箱梁采用分节段预制,移动模架拼装,是中国铁路最早一次建成的40米双线箱梁;大园里特大桥首次在铁路采用52米+112米+64米双线、非对称结构的曲线连续梁。
(4)隧道工程:上金等隧道满足了开行双层集装箱及设置救援通道等特殊需要,最大开挖断面积达到172.18平方米,是中国目前已建成的最大断面铁路隧道。
(5)通信工程:首次在长大繁荣铁路干线上成功使用450MHz光纤直放站。
(6)信号工程:首次在时速200千米/小时客货共线长大繁忙干线上采用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系统;首批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7)电气化工程:首次大规模采用220kV电压等级供电,极大地提高了供电可靠性;首次采用自主研发的220kV三相Vv连线牵引变压器;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计算机仿真软件,对接触网技术参数进行组合,确定接触网悬挂方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8)本线按照“绿色通道、环保人文”的理念,采用多种先进的生物防护新技术、新工艺,增加植被覆盖率,一次建成了中国国内最长的绿色长廊。
CRH1动车组行驶在梁家渡
1、铁道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二等奖;
2、2007年度铁道部工程设计一等奖;
3、抚河双线特大桥获2007年度火车头优质工程一等奖;
4、义乌新客站工程获2007年度火车头优质工程奖一等奖;
浙赣铁路是中国“四纵四横”主要干线中南部的重要“一横”,连接中国最重要的贯通南北的京广铁路、京九铁路两大干线。电化提速改造工程后,浙赣铁路运输能力大大提高,牵引质量由改造前的3500吨可提高到4500吨;平行运行图能力可提高到210对。它已成为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缩短了长三角与珠三角地时空,推动了浙、赣、湘三省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方便了沿线人民群众的生活,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意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评)
浙赣线是沪昆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华东、华南和西南以及华东地区内部的大部分物资和人员的交流。西南地区自身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密集,与华东地区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西部联系将更加频繁。浙赣线与京九线共同构成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之间最为便捷、快速的陆路通道,为加强两大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浙赣线还是华东地区内部交流的主通道之一。因此,浙赣线对加强东西部之间、华东与华南之间以及华东地区内部的联系,促进沿线及相关地区经济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之间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浙赣线实施电气化改造工程后,行车速度和输送能力大幅度提高,符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有利地促进浙江社会经济的发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