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新之 编辑
钱新之(1885-1958),名永铭,字新之,以字行,晚号北监老人。原籍浙江吴兴(今湖州),生于上海。民国时期江浙财阀的代表人物之一。北洋大学毕业,日本神户商科大学毕业,商学士,法学博士 ,复旦大学名誉博士 。
曾任财政部次长,浙江省财政厅厅长,交通银行董事长 ,复旦大学校董、代理校长 。
中文名:钱新之
民族:汉族
籍贯:浙江吴兴(今湖州)
出生日期:1885年
逝世日期:1958年
毕业院校:北洋大学、日本神户商科大学
主要成就:曾为国民党政府国大代表
出生地:上海
钱新之早年在育才学堂读书,1902年入天津北洋大学学习财经学。1903年得官费赴日本留学,入神户高等商业学校,学习财经及银行学。宣统元年(1909)回国后,曾在南洋高等商业学堂任职,培养了大批金融专门人才,其才干得到张謇的赏识与器重 。辛亥革命后,在上海都督府财政部任事。民国初年,唐绍仪任国务总理,对钱新之也极为倚赖,当时金融、商业领域许多开创性的重要法规,都出自钱新之手笔 。1912年,被派往北京参加接收农工商部,任会计课长。后回上海,与友人组织中华捷运公司,任经理。1916年起出任交通银行北京总行秘书,1917年任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1919年任经理。1920年,时年35岁,任上海银行公会会长。1922年6月,钱新之任交通银行总行协理,积极整顿行务,决定军政借款一概婉却。同时,紧缩机构,节约开支。1923年,业务好转,反亏为盈。1925年5月离职交通银行,担任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行储蓄会副主任及四行联合准备库主任。
钱新之
抗战后期的1943年,也曾编译过《美国国务院人物志》等内部资料。1944年1月,外交部情报司为扩大对外尤其对欧美国家的宣传,准备汇编《中国名人录》,于是致函各界名流,征集履历等资料信息,其中就包括交通银行董事长钱新之。钱新之收到征集函后,在来函上批示“请缪秘书代填”。其秘书缪黻平(字士衡,江苏溧阳人,1920年5月入交通银行,曾任总行储蓄信托部文书课课长)遵照指示和外交部情报司的栏目设置,拟具了一份钱新之履历稿 。
1944年,钱新之六十岁生日之际,黄炎培特地撰写《钱新之先生六十寿言》一文,从四十年交谊的老友角度,对钱新之的为人处世作了中肯评价。早在清末,钱新之与马相伯、李叔同在上海南市创办沪学会始,就与当时任教城东女学的黄炎培订交。当时,因钱新之夫人张芷香与黄炎培夫人王纠思都在城东女学就读,为同窗关系,两家往来甚密,黄炎培夫妇还曾登门拜见过钱新之的母亲曾氏。在黄炎培眼中,钱新之“寓沉潜于高明,善能自克”,其人品、性情、见识、修养卓尔不凡,深受友人敬重 。
抗日战争胜利后,兼任金城银行董事长等职务。1947年曾为国民党政府国大代表,被任命为美金公债劝募委员会主任委员。1948年,与杜月笙筹组复兴航业公司,任董事长。又追随杜月笙组织“上海各界自救救国联合会”,妄图迎接美军进驻上海,实现上海“国际化”。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前去香港,后定居台湾,新中国成立后,经整顿的交通银行董事会中,仍然保留了他的董事席位希望他能回大陆,但他终于未回大陆,1958年在台湾去世。
上海范园16号钱新之故居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