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运湖农场 编辑
六运湖农场位于天山北麓阜康市境内,成立于1965年,1982年归属六师管理。50多年来,在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的感召下,农场三代军垦人忠实履行着中央赋予的维稳戍边职责使命,用生命和勤勉谱写着忠诚和奉献,把六运湖农场建成了产业结构布局合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兵团腹心团场。
六运湖农场为单独一小片,在阜康市境内,东与天池乡接界,西至二二二团柳城子水库引水渠,南临二二二团冰湖水库环坝公路,北部与二二二团为邻。
1961年10月,原天龙良种站和天峰公社友好大队合并建场,命名为“天龙农业机械修理试验厂柳荫湖农场”,农垦厅管辖。1969年下放给阜康县,1972年改为六运湖农场,1978年交昌吉州农垦局,1982年编入农六师。
下辖营级单位4个,连级单位23个(农业连队11个),驻场单位有司法、公安、银行、保险、邮电等。
中文名:六运湖农场
别名:第六师六运湖农场
所属地区:五家渠市
地理位置:新疆阜康市六运湖农场
邮政编码:830011
交通:阜北、阜彩公路从场部东侧穿过
2000年辖8个自然村(如下)。2021年辖有6个连队,3个全民所有制连队、3个集体所有制连队,1个社区。
上湖村(一队) 镇南3千米,地处六运的上湖一带得名。320人,耕地184.4公顷。
楼楼庄村(二队、三队) 镇东3千米,因曾建有土楼房得名。730人,耕地363.8公顷。
场部南部的田地和场部远景
中罗泉村(六队) 镇西北3.5千米,处罗泉沟中部故名。450人,耕地237.5公顷。
康家槽子村(七队) 镇北2.5千米,有一康姓农民较早在槽子种田故名。670人,耕地369.3公顷。
新庄子村(八队) 镇东北2.5千米,新建的居民点故名。430人,耕地294.3公顷。
南亭村(原九队、园林队) 镇东北2.3千米,民国年间建村,曾在此建农场、修庭院,简称南庭。因“庭”与“亭”同音,书写为“亭”。730人,耕地352公顷。
下罗泉沟村(十队) 镇西北6千米,处罗泉沟下段得名。350人,耕地300公顷。
农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离首府乌鲁木齐市60公里,与S303省道、G7京新高速公路相连。紧邻国家级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家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五家渠青湖经济开发区等多个开发区。
场部北侧田地
总人口6548人,1686户:汉族4106人,维吾尔族122人,回族2047人,其他民族273人。常住人口5402人,分布着1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4.7%, 从业人数1081人(国有915人,个体166人)。
农场下设基层党组织14个,现有党员392人;机关设5办1所1部,事业单位设6中心、1所幼儿园。
邓丽慧 农场党委书记、政委
贾新建 农场党委副书记、场长
祁炳耀 农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郭 强 农场党委常委、副政委
潘本华 农场党委常委、副场长
雷 鸣 农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武海滨 农场党委常委、副场长(援疆)
农场土地面积7.79万亩,种植面积5.3万亩,主营农作物有棉花、籽用葫芦、小麦、玉米等。
生产小麦、玉米、棉花、冬白菜等。冬白菜质地好、纤维少、包心紧、耐贮藏。2000年牲畜存栏1.23万头。工业产品有煤、红砖、棉花加工、面粉、清油等。国内生产总值338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696万元,第二产业162万元,第三产业529万元,职均收入6629元,人均收入2762元。
中学1所,小学2所,学生1361人(中学生433,小学生928),教职工100人。医院1所,病床38张,医护人员65人。2001年镇、村1600余户全部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覆盖全场。
六连南部的棉花地
2021年1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授予第六师六运湖农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