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星一场 编辑
红星一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六军十六师四十八团,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
位于哈密市以东8公里处,兰新铁路、兰新二线、乌鲁木齐至北京高速铁路、哈密至将军庙铁路、哈罗铁路、哈若铁路、312国道穿场而过,便利的交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哈密东大门的交通枢纽中心。
这里盛产棉花、葡萄、大枣,无公害蔬菜享誉哈密区域,高品位的白云石、石英石、石灰石,更是各大企业原料的首选,是一个集农工交建商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团场,素有“哈密军垦文化摇篮”之称。
团场以红星大道为主轴,南北为两翼,着力打造以中奥体育公园为主的“体养产业圈”、以休闲旅游观光采摘园为主的“文旅产业圈”、以红星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的“农商产业圈”、构建起“一轴、两翼、三圈”格局,打造“新六产”基地。
中文名:第十三师红星一场
主要荣誉:授予“红星部”光荣称号
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六军十六师四十八团
统计用区划代码:659011500000
红星一场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六军十六师四十八团,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曾被毛泽东主席授予“红星部”光荣称号。1952年,部队挺进二道湖地区,修渠引水、开荒创业,成为新疆最早屯垦戍边的部队之一。经过几代红星人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开发建设,如今红星一场城镇化建设初具规模,团场工业迅速崛起,农业现代化发展不断深入,各项事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红星一场位于哈密市以东8公里处,兰新铁路、兰新二线、乌鲁木齐至北京高速铁路、哈密至将军庙铁路、哈罗铁路、哈若铁路、312国道穿场而过,场部距哈密飞机场5公里。便利的交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团场逐渐发展成为哈密东大门的交通枢纽中心。红星一场盛产棉花、葡萄、大枣,无公害蔬菜享誉哈密地区,高品位的白云石、石英石、石灰石更是各大企业原料的首选,是一个集农工交建商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团场。
红星一场现有规划面积22万亩,辖区总人口约1.8万人,下辖基层单位35个,在岗职工人数1801人。
作为兵团38个小城镇建设示范团场和兵团城镇化建设示范团场,红星一场抓住历史机遇,着力实施“城镇开发、结构调整、富民强团”三大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做好规划工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具有兵团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团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区位优势集群效应,带动了新型工业、商贸物流、餐饮娱乐、旅游观光等二、三产业的蓬勃兴起。总投资8000万元,设计年产200台套兆瓦级风电机组的哈密九鼎天地新能源有限公司、总投资1.1亿元年产4万吨大口径玻璃钢管、PE管系列产品的鹏远公司、总投资2亿元的哈密易事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相继落户团场工业园区。总投资30亿元,年产1万吨丁二酸的安胜化学等大企业、大项目的成功引进、带动成为团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由新疆豫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16.5亿元建设的集购物、美食、休闲娱乐、商务洽谈、旅游、教育、运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红星商贸城,建成后可容纳8000余商户,为2万人提供就业岗位,极大地提升了红星一场城镇品位与商业地标价值。由红星一场和哈密市共同修建的长7.38公里,宽50米的红星大道,将团场纳入哈密8分钟经济圈,快捷便利的交通为团场发展注入新活力,为推进兵地融合共建、携手发展增添新动力。
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职工和社会各方投资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培育专业性批发市场,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团场城镇聚集,带动团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团场以“建设兵团一流民兵队伍”为目标,强化“兵”的意识,提升维稳戍边的能力,切实发挥好“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作用。
2014年全场完成生产总值8.25亿元,同比增长4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21亿元,其中:工业4.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8:5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7亿元,实现综合利润2501万元,职均工资性收入4.6万元,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1.86万元。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