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 编辑

运动项目

举重举重

举重(Weightlifting) 是一项古老的运动,它是指选手双手将杠铃举过头,以举起的杠铃重量为胜负依据。现代奥运会举重项目由抓举和挺举两个子项构成,最终的总成绩由抓举成绩和挺举成绩相加得出。 举重比赛中,运动员有三次试举机会,最后统计每次试举最好成绩计算出总分。得分最高者获得比赛胜利。

现代举重运动始于18世纪的欧洲,英国伦敦的马戏班常有举重表演。 1891年,首届世界举重锦标赛在英国伦敦举行。1896年,举重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10年,卡斯珀·博格在法兰克福体育游戏展览会上首次展示片杠铃,这成为世界举重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20年第7届奥运会,开始按运动员体重分为5个级别,设有抓举、挺举、推举3个项目,1972年,第20届夏季奥运会举重比赛后取消推举项目。 1987年,举行首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 1991年,国际举联把试举时间从90秒调整为60秒。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举重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2005年,国际举联规定试举加重规则必须是1公斤的倍数。 2018年7月5日,国际举联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出台了新的级别修改方案,男子和女子分为7个级别。 2021年12月,举重项目未被国际奥委会列入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初步设项中。

举重项目重要赛事有奥运会举重比赛、 世界举重锦标赛、 亚运会举重比赛、 亚洲举重锦标赛等。 举重的最高组织机构为国际举重联合会,1905年成立。 中国的举重最高组织机构为中国举重协会,成立于1956年。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举重

外文名:Weightlifting

类别:竞技类

主要比赛:世界举重锦标赛、奥运会举重比赛

代表人物:陈镜开、三宅义信、纳伊姆·苏莱曼诺尔古

最高机构:国际举重联合会

时间:18世纪

起源地:欧洲

是否进入奥运会:1896年雅典奥运会

历史发展

编辑

历史起源

举重是一项很原始和古老的活动,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国古代都有以举石头、石锁、石担等形式的力量锻炼和比试。 在中国古代,举重活动称为“翘关”。公元702年,唐代女皇帝武则天设立武举制时,“翘关”被列入武举的正式考试项目,这时“翘关”采用的是专门为武举考试制作的标准木杠。长一丈七尺,粗三寸半,举十次当为合格。 现代举重运动始于18世纪的欧洲,当时伦敦的马戏团常有举重表演。 19世纪初,英国人开始成立举重俱乐部。最初,杠铃的两端是金属球,重量不可调整,比赛以次数决胜负。后来,意大利人路易斯·阿蒂拉将金属球掏空,通过往其中添加铁块或铅块调整重量。 1890年。维也纳成立的“Österreichischer Athleten Bund”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认可的举重管理机构。 1896年举重运动被列入第一届奥运会参赛项目。 1905年,作为国际举重联合会的前身世界业余运动员联盟建立,举重比赛开始出现体重量级划分,体重分为三个级别:70公斤轻量级、80公斤中量级和80公斤以上重量级。 1910年,纽伦堡人卡斯珀·博格将金属球改为重量不同、可拆卸的金属片,成为世界举重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发展历程

1912年,联合会改名为国际世界重型田径联合会。1913年,再次更名为国际业余世界重型田径联合会,并把体重级别拓展到5个(60公斤级、67.5公斤级、75公斤级、82.5公斤级、+82.5公斤级)。 1920年,联合会更名为“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Haltérophile”; 同年,第7届奥运会上,开始按照运动员体重分为5个级别,并改为单手抓举,挺举和双手挺举。 1928年,奥运会比赛实行双手抓举,挺举和推举三种。 1937年联合会规定当运动员以微弱差距未能打破世界纪录时,可以申请第四次试举。

举重项目历史举重项目历史

1947年联合会新增了56公斤级,举重比赛的体重量级从原来的5个扩展到6个。1950年联合会更名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Haltérophile et Culturiste”,制定了新的参赛规则并把参赛者的试举时间限制在3分钟以内。1951年联合会重新制定了体重级别(56公斤级、60公斤级、67.5公斤级、75公斤级、82.5公斤级、90公斤级、+90公斤级)。1957年,联合会制定了比赛器材标准,规定杠铃杆直径为28毫米、长度为2200毫米,两端的杠铃片间距为1310毫米。 1961年,联合会取消了单手举重项目,1964年,开始实行运动员分组制度。1969年,联合会更名为“Fédération Haltérophile International”,并重新制定了体重量级标准(52公斤级、56公斤级、60公斤级、67.5公斤级、75公斤级、82.5公斤级、90公斤级、90-110公斤级、+110公斤级)。

举重项目举重项目

1972年,联合会正式更名为国际举重联合会简称IWF(以下简称国际举联); 同年,奥运会比赛的形式只有双手挺举和抓举两种。 1983年,国际举联把女子举重纳入管理范围,并制定了体重分级标准(44公斤级、48公斤级、52公斤级、56公斤级、60公斤级、67.5公斤级、75公斤级、82.5公斤级、+82.5公斤级)。1984年国际举联一致同意对使用兴奋剂的举重运动员执行终身禁赛。 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选手曾国强以总成绩第一,夺得52公斤级的金牌,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该届奥运会第二枚金牌,也是中国奥运会史上的第二枚金牌,并成为中国第一位摘得奥运会金牌的举重运动员。 1987年,在美国德托纳比奇举行第1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 1988年,国际举联规定运动员试举时间为90秒,次年,国际举联还对对创造世界纪录的运动员执行强制接受兴奋剂检查的规则,并取消了第4次试举制度。

举重项目举重项目

近代发展

1991年,国际举联又把试举时间从90秒调整为60秒。1993年,国际举重联合会执行新的体重分级标准(男子:54公斤、59公斤、64公斤、70公斤、76公斤、83公斤、91公斤、99公斤、108公斤、+108公斤,女子:46公斤、50公斤、54公斤、59公斤、64公斤、70公斤、76公斤、83公斤、+ 83公斤)。1996年,国际举联规定运动员第一次兴奋剂违规禁赛2年。1998年,举重比赛执行国际举重联合会新的体重分级标准(男性:56公斤、62公斤、69公斤、77公斤、85公斤、94公斤、105公斤、+105公斤,女性:48公斤、53公斤、58公斤、63公斤、69公斤、75公斤、+75公斤)。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举重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2005年,国际举联规定试举加重规则必须是1公斤的倍数。

举重项目举重项目

2018年7月5日,国际举联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出台了新的级别修改方案,男子7个级别:61公斤级、67公斤级、73公斤级、81公斤级、96公斤级、109公斤级、109公斤以上级;女子也是7个级别:49公斤级、55公斤级、59公斤级、64公斤级、76公斤级、87公斤级、87公斤以上级。 2021年12月10日,国际奥委会公布了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初步设项,举重项目暂时未被列入其中。

举重项目举重项目

项目分类

编辑

抓举:运动员将杠铃平行地放在两小腿前面,两手虎口相对抓杠,以一个连续动作把杠铃从举重台上举至两臂在头上完全伸直。

挺举:运动员以一个连续动作把杠铃从举重台上提至肩际。两腿平行伸直保持静止状态。先屈腿预蹲,接着用伸腿伸臂动作将杠铃举起至两臂完全伸直,两腿收回平行保持静止。

比赛规则

编辑

竞赛流程

报名

在国际举联赛事技术会议/大会之前,裁判长/技术代表负责主持进行最终报名的确认。最终报名表确认后,表格上最多留有10名女运动员和10名男运动员,每个级别最多2名运动员。

抽签

最终报名确认后,将为每位经过确认的运动员随机产生签号。在整个比赛中,运动员都将使用该签号。签号决定该运动员在其相应的分组中称重和比赛试举顺序。

称量体重

运动员在该场竞赛前2小时开始称量体重。称量时间为1小时,过时作弃权论。

比赛进程

杠铃重量是逐渐增加的。运动员从最轻的重量开始试举,凡已宣布的重量加重后,并且已开始计时,就不得再减轻重量。运动员或参赛队官员必须了解加重的进程,随时准备在加到其选择的重量时进行试举。这是运动员/参赛队官员的责任。

如在试举顺序上出现任何问题,无论是运动员、参赛队官员、技术官员还是播报员的责任,根据规则,整组运动员将按此顺序进行比赛。

举重分级

年龄组

举重比赛分男子和女子比赛,运动员按照规定的级别和年龄组参赛。

国际举联承认四个年龄组:少年组:13-17岁,青年组:15-20岁,成年组:大于15岁,大师组大于35岁。

体重级别

青年和成年男子组分十个级别,凡采用国际举联技术和竞赛规则进行的比赛必须按以下级别和顺序进行:55公斤、61公斤、67公斤、73公斤、81公斤、89公斤、96公斤、102公斤、109公斤、+109公斤。

青年和成年女子组分十个级别。凡采用国际举联技术和竞赛规则进行的比赛必须按以下级别和顺序进行:45公斤、49公斤、55公斤、59公斤、64公斤、71公斤、76公斤、81公斤、87公斤、+87公斤。

少年男子组分十个级别。除了青奥会遵守其特殊的规定外,凡采用国际举联技术和竞赛规则进行的比赛必须按以下级别和顺序进行:49公斤、55公斤、61公斤、67公斤、73公斤、81公斤、89公斤、96公斤、102公斤、+102公斤。

少年女子组分十个级别。除了青奥会遵守其特殊的规定外,凡采用国际举联技术和竞赛规则进行的比赛必须按以下级别和顺序进行:40公斤、45公斤、49公斤、55公斤、59公斤、64公斤、71公斤、76公斤、81公斤、+81公斤。

犯规动作

所有举式中的犯规动作

从悬垂状态提铃;除双足外,身体其他部位触及举重台面;伸展手臂的过程中有停顿;用推举完成动作:在抓举和挺举中,运动员在下蹲或分腿过程中,在达到最低点之后继续伸直手臂;起立时手臂屈曲或伸直;在完全完成试举之前,离开比赛举重台或身体任何部位触及举重台以外的区域;在肩部以上松手扔下杠铃;放下杠铃时未能使杠铃整体接触举重台;试举开始时没有正面面向中间裁判;在裁判员发出信号前放下杠铃。

抓举犯规动作

提铃过程中有停顿。

上提犯规动作

在杠铃上提到最终位置前横杠停歇或放置在胸部的中间位置,被视为“二次上提”,通常被称为“违规翻站”。肘部或上臂触及大腿或膝部。

上挺犯规动作

任何明显用力上挺而未完成的动作,包括降低身体或屈膝。为获力,上挺前任何有意地使杠铃颤动。运动员在上挺前必须处于静止状态。

未完成的动作和姿势

试举完成时双臂伸展不平均或不完全;动作结束时,双足和杠铃未成一条直线并且与躯干的平面平行;动作结束时,双膝未能完全伸直。

举式通则

1.

允许采用“锁握”技术,即抓握杠铃时同一手的其余手指扣压住拇指的最后一个指关节。 2.

在两种举式中,如杠铃达到膝盖高度而未完成的试举,裁判员必须将其视为“失败”。 3.

当裁判员发令放下杠铃后,运动员必须从身体前面将杠铃放下。在杠铃降至肩部以下后双手方可松开。 4.

运动员如因任何原因,不能完全伸直肘关节,必须在赛前及每次试举之前向全部当值裁判员和仲裁委员会报告/展示。这是运动员的责任。仲裁委员会可以安排当值医生对此进行检查。 5.

采用下蹲式抓举或挺举上提时,运动员可借助身体的摆动或弹动起立。 6.

允许使用镁粉。 7.

禁止运动员在大腿使用润滑脂、油、水、滑石粉或任何类似的润滑剂。运动员一旦使用了这些润滑剂必须立即去除。如果在去除润滑剂的过程中,计时器已经开始计时,此时,计时继续。 8.

运动员有义务按照国际举联规则完成每次试举,并使当值技术官员满意。

硬件要求

编辑

场地

举重台或场地长4米、宽4米、台高80至150毫米,台面四周须涂5厘米宽的颜色鲜明的彩色边线。举重台可用木料、塑胶或其它坚固的材料制成。台面不得涂以润滑的涂料。

举重器材

器材

杠铃由横杠、套筒、卡箍、杠铃片组成。男子杠铃杆重25公斤(加上两端卡箍),女子杠铃杆重20公斤。25公斤重的杠铃片为红色、20公斤为蓝色、15公斤为黄色、10公斤为绿色、5公斤为白色、2.5公斤为红色、2公斤为蓝色、1.5公斤为黄色、1公斤为绿色,0.5公斤为白色。

服装护具

举重比赛运动员必须穿举重服,举重服式样为紧身衫连裤;运动员必须身着护身或紧身三角裤。 举重鞋一般采用后高前低,底部平稳的设计。鞋底不得超过鞋帮5毫米,鞋帮靴高不得超过130毫米;举重腰带须系在举重服外,宽不得超过120毫米。还有手腕、膝部、手部可使用的绷带、线带等等。对绷带的长度不做规定,但对宽度有一定限制,并且绷带与举重服装之间必须明显分离。

项目技巧

编辑

抓举

杠铃居中水平放置在举重台上。运动员起始位置,面对杠铃,抓住杠铃并且弯曲膝盖。双手掌心向下握住杠铃杠,以一个连续的动作将杠铃从举重台上提起举过头顶,双臂直臂支撑,双腿分开或者弯曲。在这个上举的连续过程中,杠铃始终贴近身体并且沿着大腿向上滑行。除双足外身体任何其他部位不得接触举重台。运动员可以分别从分腿或者下蹲的姿势复原。杠铃举起后,最终完成的姿势必须保持静止,双臂和双腿完全伸直,双足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与躯干和杠铃的平面平行。运动员等待裁判员信号将杠铃放回举重台。一旦运动员身体全部呈静止状态,裁判员应立即发出放下杠铃的信号。

挺举

上提

杠铃居中水平放置在举重台上。运动员起始位置,面对杠铃,抓住杠铃并且弯曲膝盖。双手掌心向下握住杠铃杠,以一个连续的动作将杠铃从举重台上提至肩部,双腿分开或者弯曲。在这个上举的连续过程中,杠铃始终贴近身体并且沿着大腿向上滑行。提到肩部前杠铃不得触及胸部。可将杠铃接放在锁骨、前胸上部或整个弯曲的手臂上。运动员的双足必须返回同一直线并且双腿在上挺之前要完全伸直。在上提过程中,除双足外身体任何其他部位不得接触举重台。运动员可以分别从分腿或者下蹲的姿势复原,并且完成动作时双足在同一直线上,与躯干和杠铃的平面平行。

上挺

在完成上提动作和开始上挺之前,运动员必须静止不动。运动员弯曲然后伸直双腿同时双臂一下完全伸直将杠铃向上举起。运动员双足返回同一直线上,与躯干和杠铃平面平行,双臂及双腿完全伸直。运动员等待裁判员的信号后将杠铃放回举重台。

注意事项

编辑

上挺前,运动员可基于以下原因调整杠铃的位置: 解除锁握技术,收回拇指;妨碍呼吸; 引起疼痛;改变握距。由于上述原因调整杠铃,将不被认定为一次额外的试举。

重要赛事

编辑

奥运会举重比赛

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首届现代奥运会,举重就被列为9个正式比赛项目之一,1932年的奥运会上举重被分成了5个重量级别,3个正式比赛项目抓举、挺举和推举;从1972年开始,不再设立推举。2000悉尼奥运会女子举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2012年伦敦奥运会举重项目将有男子8个级别、女子7个级别的比赛。

世界举重锦标赛

世界举重锦标赛是国际举重联合会主办的世界最高水平赛事,1891年3月国际举联就在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锦赛, 女子世锦赛创办于1987年, 1985年起改为每4年举办3届,逢奥运年停办。

亚运会举重比赛

亚运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51年首届亚运会在印度新德里开幕,举重项目是6大运动项目之一。

亚洲举重锦标赛

亚洲最高级别的举重赛事,属于奥运会A类积分赛事。

组织机构

编辑

国际举重联合会

国际举重联合会(International Weightlifting Federatio ,IWF)是一个永久性的非营利组织,由来自五大洲的193个国家和地区联合会组成,成立于1905年,是历史最悠久的国际体育联合会之一。IWF是世界举重运动的管理机构,也是国际奥委会(IOC)认可的国际举重运动的管理机构,IWF是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全球协会(GAISF)和夏季奥运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协会(ASOIF)的成员。

中国举重协会

中国举重协会全国性群众体育组织,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团体会员。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代表大会是执行机构,秘书处在主席、副主席领导下处理日常工作。研究制定举重项目发展规划和有关方针政策;负责优秀运动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研究制定全国竞赛制度、计划、规划和裁判法,实施全国竞赛的管理,制定竞赛规程,审定运动成绩;组织、指导科学技术研究,进行器材的研制和开发,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开展国际交往和技术交流,参加和组织国际比赛等。

代表人物

编辑

陈镜开

1935年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中国男子举重运动员,中国第一个世界纪录创造者。1956至1964年先后9次打破最轻量级(56公斤级)和次轻量级(60公斤级)挺举世界纪录。

陈镜开陈镜开

三宅义信

1939年11月24日出生于日本宫城县,日本男子举重运动员,1960年至1972年共获得2枚奥运会金牌、6枚世锦赛金牌、1枚奥运会银牌、1枚世锦赛铜牌,25次打破世界纪录。

三宅义信三宅义信

占旭刚

1974年5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中国男子举重运动员,获得1996年第26届奥运会70公斤级冠军、2000年第27届奥运会77公斤级冠军,成为中国首位蝉联两届奥运会冠军的举重选手。

占旭刚占旭刚

纳伊姆·苏莱曼诺尔古

1967年出生于土耳其保加利亚,土耳其举重运动员。分别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摘金,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连续三届奥运会夺冠的举重运动员。2001年他被授予奥林匹克勋章。

纳伊姆·苏莱曼诺尔古纳伊姆·苏莱曼诺尔古

李发彬

出生于1993年1月,泉州南安水头人,中国男子举重运动员。2019年世界举重锦标赛男子61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冠军,并打破了抓举和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2020东京奥运会举重项目男子61公斤级冠军,打破挺举和总成绩奥运纪录。2022年摘得举重世锦赛男子61公斤级“抓挺总”三金,打破挺举世界纪录。

李发彬李发彬

侯志慧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樟市镇人,1997年3月出生,中国女子举重运动员,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子举重49公斤级冠军 。2023年9月6日,以抓举95公斤、挺举116公斤、总成绩211公斤获得2023年举重世锦赛女子49公斤级抓举冠军、挺举亚军、总成绩亚军。在2024泰国举重世界杯女子49公斤级决赛中,侯志慧以97公斤的成绩夺得一枚抓举金牌,并刷新世界纪录,同时以挺举120公斤、总成绩217公斤收获两枚银牌。

侯志慧侯志慧

吕小军

1984年7月27日出生于湖北省潜江市,中国男子举重运动员。2009年11月,获得第77届世界举重锦标赛男子77公斤级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当选为年度最佳男子举重运动员。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77公斤级比赛总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得冠军;2016年8月,在里约奥运会抓举破世界纪录。2018年,获得2018举重世锦赛男子81公斤级冠军,并刷新该项目总成绩世界纪录。2021年7月31日,夺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81公斤级金牌。 2021年12月,获得2021年中国十佳运动员。

吕小军吕小军

世界纪录

编辑

男子举重

男子举重

量级

项目

纪录

中文姓名

出生日期

国家

创造纪录时间

55公斤级

抓举

135公斤

-

2018年11月1日

-

2018年11月1日

挺举

166公斤

严润泽

1991年11月18日

朝鲜

2019年9月18日

总重量

294公斤

严润泽

1991年11月18日

朝鲜

2019年9月18日

61公斤级

抓举

146公斤

李发彬

1993年1月15日

中国

2024年4月2日

挺举

176公斤

汉普顿·莫里斯

2004年2月17日

美国

2024年4月2日

总重量

318公斤

李发彬

1993年1月15日

中国

2019年9月19日

67公斤级

抓举

155公斤

黄闽豪

1992年8月21日

中国

2019年7月6日

挺举

189公斤

李正植

2002年9月17日

朝鲜

2024年4月4日

总重量

339公斤

谌利军

1993年2月8日

中国

2019年4月21日

73公斤级

抓举

169 公斤

石智勇

1993年10月10日

中国

2021年4月20日

挺举

204公斤

拉马特·埃尔温·阿卜杜拉

2000年10月13日

印度尼西亚

2024年2月6日

总重量

365公斤

里兹基·朱尼安西亚

2003年6月17日

印度尼西亚

2024年4月4日

81公斤级

抓举

175公斤

李大银

1998年2月12日

中国

2021年4月21日

挺举

209公斤

拉马特·埃尔温·阿卜杜拉

2000年10月13日

印度尼西亚

2023年9月11日

总重量

378公斤

吕小军

1984年7月27日

中国

2019年9月22日

89公斤级

抓举

182公斤

耶森·洛佩兹

1999年9月1日

哥伦比亚

2024年4月6日

挺举

224公斤

卡洛斯·纳萨尔

2004年5月12日

保加利亚

2024年8月9日

总重量

404公斤

卡洛斯·纳萨尔

2004年5月12日

保加利亚

2024年8月9日

96公斤级

抓举

187公斤

莱斯曼.帕雷德斯

1996年3月5日

哥伦比亚

2021年12月14日

挺举

231公斤

田涛

1994年4月8日

中国

2019年7月7日

总重量

416公斤

索拉布·莫拉迪

1988年9月22日

伊朗

2018年11月7日

102公斤级

抓举

191公斤

-

2018年11月1日

-

2018年11月1日

挺举

232公斤

刘焕华

2001年8月20日

中国

2024年4月8日

总重量

413公斤

刘焕华

2001年8月20日

中国

2024年4月8日

109公斤级

抓举

200 公斤

杨哲

1991年7月14日

-

2021年4月24日

挺举

241公斤

斯兰·纳卢迪诺夫

1991年11月24日

乌兹别克斯坦

2021年4月24日

总重量

435公斤

西蒙·马尔季罗相

1997年2月17日

亚美尼亚

2018年11月9日

+109公斤级

抓举

225公斤

拉沙·塔拉哈泽

1993年10月2日

格鲁吉亚

2021年12月17日

挺举

267公斤

拉沙·塔拉哈泽

1993年10月2日

格鲁吉亚

2021年12月17日

总重量

492公斤

拉沙·塔拉哈泽

1993年10月2日

格鲁吉亚

2021年12月17日

女子举重

女子举重

量级

项目

纪录

中文姓名

出生日期

国家或地区

创造纪录时间

45公斤级

抓举

87公斤

沉元贤

2002年4月2日

朝鲜

2024年3月31日

挺举

109公斤

沉元贤

2002年4月2日

朝鲜

2024年3月31日

总重量

196公斤

沉元贤

2002年4月2日

朝鲜

2024年3月31日

49公斤级

抓举

97公斤

侯志慧

1997年3月18日

中国

2024年4月1日

挺举

125公斤

李盛金

1997年10月17日

朝鲜

2024年2月4日

总重量

221公斤

李盛金

1997年10月17日

朝鲜

2024年4月1日

55公斤级

抓举

104公斤

姜贤京

1999年2月16日

朝鲜

2024年2月4日

挺举

131公斤

姜贤京

1999年2月16日

朝鲜

2024年4月2日

总重量

234公斤

姜贤京

1999年2月16日

朝鲜

2024年4月2日

59公斤级

抓举

111公斤

金日庆

2003年7月27日

朝鲜

2023年10月2日

挺举

140公斤

郭兴俊

1993年11月26日

中国台湾

2019年9月21日

总重量

248公斤

罗诗芳

2001 年 4 月 2 日

中国

2024年4月3日

64公斤级

抓举

117公斤

邓薇

1993年2月14日

中国

1993年2月14日

挺举

146公斤

理石

2003年3月15日

朝鲜

2023年12月9日

总重量

261公斤

邓薇

1993年2月14日

中国

1993年2月14日

71公斤级

抓举

121公斤

安吉·帕拉西奥斯

2000年12月9日

厄瓜多尔

2023年6月14日

挺举

154公斤

宋国香

2001年2月1日

朝鲜

2024年2月7日

总重量

273公斤

廖桂芳

2001年10月5日

中国

2023年9月13日

76公斤级

抓举

124 公斤

林贞心

1993年2月5日

朝鲜

2019年9月24日

挺举

156 公斤

张旺丽

1996年5月27日

中国

2019年9月24日

总重量

278 公斤

林贞心

1993年2月5日

朝鲜

2019年9月24日

81公斤级

抓举

127公斤

-

2018年11月1日

-

2018年11月1日

挺举

161公斤

梁小梅

1997年9月20日

中国

2023年12月12日

总重量

284公斤

梁小梅

1997年9月20日

中国

2023年12月12日

87公斤级

抓举

132 公斤

-

2018年11月1日

-

2018年11月1日

挺举

164 公斤

-

2018年11月1日

-

2018年11月1日

总重量

294 公斤

-

2018年11月1日

-

2018年11月1日

87公斤级

抓举

148 公斤

李雯

2000年3月5日

中国

2021年4月25日

挺举

187 公斤

李雯雯

2000年3月5日

中国

2021年4月25日

总重量

335 公斤

李雯雯

2000年3月5日

中国

2021年4月25日

下一篇 轮椅篮球

上一篇 雅克·罗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