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游泳 编辑

水上竞技运动项目

花样游泳花样游泳

花样游泳(Artistic swimming),又称为“同步游泳”“水中芭蕾”,是一项融入舞蹈和音乐的水上竞技运动,由游泳、技巧、舞蹈和音乐编排而成。 运动员在进行表演时,需让上半身露出水面或在水中倒立,具备很强的柔韧性、力量、细节把控能力和协调性。

现代花样游泳于20世纪20年代起于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 1920年,柯蒂斯将跳水和体操的翻滚动作编排成套在水中表演,创编了在水中做各种花样图案供人欣赏的水中芭蕾。 20世纪30年代,欧洲人加入音乐,使花样游泳与艺术关联,风靡于比利时、荷兰、德国等国家。当其传入加拿大后,又被称为“水上芭蕾”。 1956年,世界泳联将花样游泳定为受其管辖的四大水上项目之一,使之成为正式的竞技项目。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将花样游泳列为比赛项目,设置单人和双人两个项目。 2018年,国际奥委会将花样游泳英文名称改为“Artistic Swimming”。 2024年,巴黎奥运会允许男子运动员参加花样游泳比赛,中国花样游泳队在该届奥运会上夺得队史首枚奥运会集体项目金牌。

现代花样游泳主要赛事有奥运会花样游泳比赛、世界游泳锦标赛花样游泳比赛等。 世界花样游泳运动的最高组织机构是世界游泳联合会,该组织成立于1908年,总部设在瑞士,目标是在全世界推动游泳运动的发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花样游泳

外文名:Synchronised Swimming(2017年之前)Artistic Swimming(2018年开始)

别名:水中芭蕾、同步游泳

类别:水上竞技运动

起源地点: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

最高组织机构:世界游泳联合会

重要赛事:奥运会花样游泳比赛、世界游泳锦标赛花样游泳比赛

代表人物:娜塔莉亚·伊什琴科、阿纳斯塔西娅·达维多娃、蒋文文、蒋婷婷

首次入奥: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起源时间:20世纪20年代

项目术语:双芭蕾腿、芭蕾举腿等

器材设备:游泳池、鼻夹等

现代花泳创始人:柯蒂斯

历史发展

编辑

世界史

起步初期(20世纪20—40年代)

现代花样游泳于20世纪20年代起源于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当时没有配乐,只限于泳姿和队形变换,而欧洲人却从娱乐中体会到集体群泳的兴致,于是又以戏剧情节编排小品,再加以服饰的艺术造型,使其更加具有感染力,故后来有人命名为“服饰游泳”。 1920年,现代花样游泳创始人柯蒂斯将跳水和体操的翻滚动作编排成套在水中表演,创编了在水中做各种花样图案供人欣赏的水中芭蕾。

20世纪30年代,花样游泳开始风行于比利时、荷兰、德国和加拿大,又经加拿大传入美国,在原有的基础上又逐渐配上舞蹈、音乐和节奏。起初仅作为两场游泳比赛的场间娱乐节目,后来逐渐融入舞蹈和音乐,成为一项优美的水上竞技项目,被称为“水上芭蕾”。 1933年,水上芭蕾在美国芝加哥万国博览会进行公开表演。莫坦·玛迈成立表演队伍,利用芝加哥举行的万国博览会进行表演。表演第一次使用英文名“Synchronized Swimming”,译为“同步游泳”。 1936年,柏林奥运会进行配乐结合变化图型的表演。 1937年,卡萨林·考特斯成立花样游泳俱乐部,进行比赛,并创编《节奏游泳》一书。

20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花样游泳以频繁的表演和比赛吸引了群众,促进该项目的发展。组织上,他们成立东、南、西、北四个区域的协会,主管该项运动,并且每个区域还成地方协会,由此来管理运动的培训、比赛、表演和选拔。还通过全美基督教团体进行选拔,并组织各样活动让人们了解此项运动。 1940年,全英女子自由泳100米冠军威廉斯在电影《出水芙蓉》中扮演主角,表演花样游泳的芭蕾腿、翻滚、屈膝海豚等各种优美泳姿的组合动作,引起世界泳坛极大兴趣。 1942年,美国业余体育联合会确认花样游泳为正式比赛项目,因为以动作与音乐的协调一致作为评分标准,所以被称为“Synchronised(同步游泳)”,即花样游泳。

电影《出水芙蓉》剧照电影《出水芙蓉》剧照

走向国际(1952年—2021年)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将花样游泳列为表演项目。 1956年,国际泳联(后更名为世界泳联)把花样游泳定为受其管辖的四大水上项目(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之一,使之成为正式的竞技项目。此外,国际泳联还成立花样游泳委员会,委员包括美国、荷兰、联邦德国、法国、加拿大、印度、西班牙、埃及和日本。 1958年,在荷兰举行的国际性花样游泳比赛中,共有9个队参加。之后每届奥运会均有花样游泳表演,欧洲锦标赛和泛美运动会等洲际比赛也逐渐开展花样游泳这项女子的水上运动项目。

1973年,国际泳联(后更名为世界泳联)在贝尔格莱德举办首届世界锦标赛,花样游泳被列为竞赛项目之一。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将花样游泳列为比赛项目,设置单人和双人两个项目。

2000年开始,花样游泳在奥运会上设女子双人和女子集体两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分别展开技术自选项目和自由自选项目的争夺,最终核算总成绩进行排名。 同年9月,国际泳联(后更名为世界泳联)通过男子花样游泳的立项申请。

2009年,首届男子花样游泳世界杯在意大利米兰举行,共有包括德国、乌克兰和日本在内的12个国家参赛。与女子花样游泳一样,分为双人和团体两个项目的比赛。

2015年,第16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增加花样游泳男女混合项目,这是花游男选手首次在世锦赛中亮相。 时年36岁的美国男子花样游泳运动员比尔·梅成为历史上首位男性花游世锦赛冠军。

2017年开始,国际泳联决定取消花样游泳世界杯赛和花样游泳大奖赛,并以国际泳联花样游泳世界系列赛取而代之。

2018年,国际奥委会(IOC)将花样游泳英文名称进行更改,由原来的“Synchronised Swimming”更改为“Artistic Swimming”,但是其中文名称没有改变。 名称的改变意味国际奥委会更加注重花样游泳的艺术性、观赏性和未来的市场拓展。

美国男子花样游泳运动员比尔·梅在早期表演和世锦赛比赛中 美国男子花样游泳运动员比尔·梅在早期表演和世锦赛比赛中

规则变革(2022年—至今)

2022年10月6日,国际泳联(后更名为世界泳联)以线上会议方式召开技术大会,推出一系列新规则,涉及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高台跳水和公开水域六大项目,其中花样游泳进行“颠覆性改革”,包括采用数学数值和公式计算动作难度,允许男选手参加集体比赛、设置新比赛项目、赛前需要申报难度分值卡等。 12月22日,世界泳联宣布IOC通过男子运动员参加花样游泳集体项目的决议。花样游泳集体项目加入男选手的参与代表IOC在实现奥运会赛场性别平等的使命过程中又向前迈出一步。

2023年,意大利队的吉奥尔吉奥·米西尼在欧洲运动会创造历史,成为首位参加花样游泳成人组国际赛事团体赛的男子运动员。 同年,花样游泳首次设置世界杯分站赛和超级总决赛。

2024年,巴黎奥运会在花样游泳项目上做出赛制改革,女子双人赛保持不变,但是集体项目进行两大调整,一是男子选手可以参加花样游泳团体赛的争夺。这是男子运动员首次登上花样游泳的奥运舞台,集体项目每支队伍8名选手,最多可以有2名男子选手参加; 二是花样游泳团体项目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集体技术自选和集体自由自选以及新加入的集体技巧。团体项目的最终冠军归属通过这三个项目的得分总和来确定。

中国史

摸索期(1983年—2007年)

1983年开始,中国先后邀请日本、美国等国专家来华讲学。1986年,中国队首次参加世界游泳锦标赛花样游泳比赛。在这次世锦赛上,中国队获得单人项目第13名,双人项目第12名,集体项目第10名。1988年,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花样游泳比赛,单人项目的成绩在世界二十名开外,双人项目成绩则排在第11位。

1991年澳大利亚珀斯世锦赛,中国花游游泳队在集训项目中依靠首创的“托举后空翻入水”,最终排在美国、加拿大、日本、苏联和法国之后名列第六,而关则文和王晓杰搭档的双人也排在第六,首次进入世锦赛前八。 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将花样游泳列入正式比赛项目,推动了花样游泳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2004年,中国花游队获得雅典奥运会集体项目第六名,取得历史性进步。

2006年,蒋文文/蒋婷婷姐妹在多哈亚运会凭借一组《风中女神》力压奥运银牌得主、日本组合原田早穗/铃木绘美子,夺得金牌。 2007年,中国花游游泳队在墨尔本世锦赛首次拿到前四名。

中国花样游泳队赛场风采中国花样游泳队赛场风采

成熟期(2008年—至今)

2008年,中国花样游泳队以97.334分获得北京奥运会集体项目铜牌,这是中国花样游泳队在奥运会上夺得的首枚奖牌,完成历史性突破。

2010年,第十二届花样游泳世界杯,蒋文文/蒋婷婷在双人项目上拿到金牌,这也是中国花游在世界大赛中第一金。至此以后,中国花游队稳住前三名位置。

2012—2021年间的三届奥运会,中国队连续摘得3银1铜,稳坐世界第二的位置。

2024年,中国花样游泳队在多哈世锦赛取得7金1银1铜的历史最佳战绩。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花样游泳队以总分996.1389的成绩首夺集体项目冠军。 这也是中国花游队成立41年以来,夺得的首枚奥运会金牌,八位成员冯雨、张雅怡、向玢璇、王芊懿、肖雁宁、王柳懿、王赐月、常昊书写全新历史。

中国花游队摘得队史首枚奥运金牌 中国花游队摘得队史首枚奥运金牌

项目分类

编辑

赛事

花样游泳具体项目

项目数量

奥运会

(以2024年巴黎奥运会为例)

双人

2

团体(集体)

世界游泳锦标赛

(以2024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为例)

女子单人技术自选

11

女子单人自由自选

女子双人技术自选

女子双人自由自选

男子单人技术自选

男子单人自由自选

混双技术自选

混双自由自选

集体技巧自选

集体技术自选

集体自由自选

全国花样游泳锦标赛

(以2023年全国花样游泳锦标赛为例)

男子单人技术自选

11

女子单人技术自选

双人技术自选

集体技术自选

男子单人自由自选

女子单人自由自选

混双技术自选

集体自由自选

混双自由自选

双人自由自选

双人技巧自选

场地器材

编辑

场地规格

比赛场地规格

花样游泳比赛通常使用一个标准的50米游泳池。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比赛区域为30×25米,区域内水深3米。一般的比赛可用最小面积为15×25米,其正中位置12m×12m的区域内水深不得小于3米,其余区域的深度最少应为2米,坡度变化的长度不得小于8米。

热身场地规格

热身场地宜接近比赛场地,运动员在热身、按摩时应可以直接看到赛场或通过显示屏了解到比赛的进行情况。热身池在平时可以兼作训练池使用。

热身池

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的练习热身池的最小面积应为25×25米或30×20米,深度为3米。一般的比赛热身在池长50米、宽21~25米、水深2米的训练池。池岸宽度不得小于3米。应有覆盖水面上下的播音设备。

陆上热身区

必须为运动员提供陆地训练热身区,并提供垫子,有足够的电源插座和上下水条件。

标准花样游泳池标准花样游泳池

器材规格

出发台

在比赛池一端设置长20米,宽至少4米,高0.5~0.7米的运动员出发台,奥运会和世锦赛出发台的高度为0.7米(±0.01米)。平台的表面应该覆盖一层防滑材料,使用快速干燥的防水地毯。

裁判台

两侧裁判台必须有桌椅,高度不低于0.6米,裁判台距离泳池边缘不超过2米。

自动裁判装置

符合国际泳联TSSC核准的,基于记录成绩的裁判评分系统软件。电子记分牌的数量与裁判人数相同(自选动作:10~20,规定动作:5~20)。带有记分牌的控制装置,应能够显示10行、32个数字。记分牌能够显示所有记录信息和比赛时间。在电子系统无法使用时,为每位裁判提供打分牌20个。

音响设备

应配备水下音响、池岸音箱(除馆内音响设备)功率不低于350W/个。应配备音量(分贝)计量表,以监控音乐声级。应配备调度塞绳,以连接各个设备,保证扬声器的设置达到最佳声音分布效果。使用高音质扩音器和扩音台,供广播和颁奖仪式使用。平均音量不能超过105分贝,瞬间的爆破声最大不能超过125分贝,扬声器频率至少为40赫兹~16千赫。同时还需要提供适宜的伴奏复刻设备。

(1)岸上音响系统

高音质扬声器的大小、数量和位置应能保证到达竞赛区域和观众席的声音一致、清晰。

(2)水下音响系统

应使用UWS扬声器提供能够覆盖噪声的、适合竞赛的清晰、一致的水下声音。配备水下音响连续监控系统。

水下仲裁系统

具备采集、储存、回放等功能,为评判争议和抗议提供数据。

辅助器材

花样游泳比赛中还有竞赛桌椅、抽签箱、信息台、颁奖台、秒表、打分器等器材。

服饰

花样游泳比赛由于包括规定动作(限18岁以下年龄组进行)和自选动作的内容,因而在服饰上有一定的要求。规定动作比赛要求运动员在参加规定动作比赛时,必须头戴白色泳帽,身穿黑色游泳衣。自选动作比赛要求运动员身穿艳丽的游泳衣,泳衣上可以用各色亮片设计不同的图案,头发盘成发髻并戴上各种美丽的头饰,但这些必须符合音乐主题的要求,并与整套动作编排的内容协调一致,以衬托出理想的效果。

鼻夹

由于花样游泳的动作多由倒立姿势构成,为了避免发生呛水,运动员无论训练还是比赛,鼻夹必不可少。它由富有弹性的钢丝再套上一层橡胶管制成,以免使皮肤受摩擦而损伤。

花样游泳运动员佩戴鼻夹花样游泳运动员佩戴鼻夹

其他要求

池水

池水必须十分干净,清澈见底。水温不得低于27℃。高出水面1米处的最低光照强度不得低于1500勒克斯(一般不得低于600勒克斯)。裁判台和表演台的自然和人工光源应配有控制装置,以防止眩光。靠主席台的观众席一侧池岸的宽度宜大于8米,其余池岸宽度应不少于5米。水面上空净高度宜为8~10米,地面应防滑。

妆容

花样游泳运动员必须带妆上场比赛。因为泳池很大,如果运动员全部都是素颜,裁判根本看不清他们的表情,另外他们也需要用妆容来突出节目的主题,所以妆容和发型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焊在脸上”的妆容和“胶水糊住”的头发“焊在脸上”的妆容和“胶水糊住”的头发

比赛规则

编辑

现行规则

评分标准

在现形的花游规则体系下,决定分数的主要因素是难度、完成质量和艺术印象。

团体项目

花样游泳团体项目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集体技术自选和集体自由自选以及集体技巧。团体项目的最终冠军归属通过这三个项目的得分总和来确定。集体技巧项目挑战评委对于由复杂阵型、空中动作以及各式各样的技巧动作组合而成的成套动作的识别能力及其对于动作难度、完成度、艺术印象的评估能力。集体技巧项目的比赛中,每队需要完成七个动作,其中必须包括上述四类动作中的动作,至少包括每类一个动作。技巧动作主要分为四大类,并根据下列要求进行评判:

A (空中动作):所有动作元素均在空中完成

B (平衡):所有动作元素均在托举/支撑状态下完成

C (综合):包括A类和B类动作元素的组合

P (平台):这一类技巧动作的评判是基于水中运动员为创造一个稳定的支撑平台所付出的努力和完成动作的难度,其中一位或多位选手被托举起来执行除了腾空动作之外的其它动作(如静态姿势或托举中动作)。

注:团体项目规则以2024年巴黎奥运会为例

规则演变

花样游泳运动规则经历多次改变,最初该项运动只有单人项目和双人项目两个项目。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首次进行团体赛,随后双人赛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回归,此后的奥运会花样游泳项目延续双人赛和团体赛的形式。

花样游泳团体赛花样游泳团体赛

项目特点

编辑

综述

花样游泳运动的特点花样游泳运动员在完成规定和自创动作之时,用自己的身体展示出花样游泳独有的特点,其美学特点、心理特点都在姿势和队形不断变化中生动地展示出来。花样游泳集音乐、舞蹈、游泳技术于一体,通过各种在水面和水下的形体造型,达到彰显人体之美、运动之美和艺术之美的效果。具体来讲,就其美学而言,包括体型美、造型美、难新美、编排美、艺术表现美、刚柔美、节奏美、服饰美、队形美。

体型美

花样游泳要求身材苗条、匀称,身体各部分比例合理。与同年龄的普通人相比,要求中等高度偏下,四肢略长,肩稍宽,臀部偏平,手脚较大,臂腿较直。这是选材时一般的定性要求。与竞技体操、跳水等项目比较,花样游泳运动员没有高难空翻动作,要求身材高一些,四肢长一些,加上有漂亮的仪表,完成的动作不但幅度大而且非常优美,因而使人直观地感受到人体美态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造型美

造型美也是用身体形态姿势表现的美。在难美技能类项目中,包括静态造型美、动态造型美以及动静结合的造型美。静态造型美如同京剧中的“亮相”,必须光彩照人,像一尊美的雕塑。花样游泳中的开始和结束姿势,还有各种倒立、平衡、立柱式等,都是静态造型美。

难新美

难新美是指高质量地完成新颖、高难、复杂的惊险动作和连接所表现出来的震撼人心的美感。难度是难美技能类项目的核心,是衡量运动实力的重要标志,是裁判员评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运动员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高难度动作。但是,光有难度,不能做出稳定高质量的动作,同样不能给人以美感,反而会使人担心害怕。

编排美

编排美是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动作有机组合起来,并能突出运动员的个人风格,给人以艺术享受和美感的成套动作。花样游泳配以舞蹈、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使多样化的动作与音乐舞蹈巧妙地组合起来,和谐统一,融为一体。编排成套动作参加比赛是花样游泳等技术难美性项目与其他形式的运动项目最突出的一个不同特点,而且是重要的评分内容之一。因此,重视成套动作编排,提高成套编排的审美效果是提高本项目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的重要途径。

花样游泳编排动作花样游泳编排动作

艺术表现美

艺术表现美是运动员把编排的成套动作的美学价值艺术化地表现出来。它是运动员通过难度水平、技术质量、形体动作,以及在音乐、舞蹈、气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充分展示出来并达到最佳效果。

刚柔美

刚柔美是指在完成本项目动作过程中,既有刚劲有力的动作,又有柔软优美的动作。多数难美技能类项目,特别是一些女性项目,刚柔美的特点更为突出。花样游泳需要表达出一种女子与水融合的那种柔美,但同时也要表现出运动员在做出一个个高难度动作时的刚劲有力,在柔与力的交错中,把艺术体操动作的“刚柔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节奏美

节奏美就是有规律地反复。花样游泳动作之间需要有节奏,而且与音乐、舞蹈之间的配合也要有节奏。音乐是一种流动的听觉艺术,音乐节拍的强弱、长短、力度大小等交替出现,本身就有一种旋律感、节奏感,它与运动员完成的动作之间的协调配合更能突出成套动作的节奏美。

服饰美

服装美是人体装饰美的主干和中心,是以人体自身为内容的一种造型艺术的美。它能增强、提升人的美学价值,是对人体自身的审美设计,尤其是难美技能类的女性项目,服饰美显得格外重要。

队形美

花样游泳的队形变化非常巧妙和富有创意,在整个表演过程中不时地变化出各种生动、活泼的图案,时而向中心集聚,时而向四周喷射;时而跃出水面,时而隐入水中;时而激越,时而平静。队形交错变化,自然流畅,不留痕迹,动感很强。

整齐的队形整齐的队形

项目术语

编辑

规定动作

双芭蕾腿

从仰浮姿势开始,两腿并拢,双膝同时收向胸前,直到大腿与水面垂直;膝关节伸直,两腿垂直于水面;然后垂直屈膝,伸直双腿,呈仰浮姿势结束。在整个过程中,脸要始终露出水面。动作代号为110,难度系数为1.8。

芭蕾举腿

指仰浮姿势变换成芭蕾腿的过程,人体呈仰浮姿势,一腿屈沿着另一腿的内侧滑动,收至大腿与水面垂直,膝部伸直,使该腿与水面垂直,要求人体充分伸展,后脑部和两肩用力下压,挺胸,挺龍,两臂位于体侧做划水动作。

转体接下旋

在身体位于垂直最高点时开始,转体半周,接着做不少于180°的下旋,直至垂直腿的足跟没入水中。其划水方法与转体、旋转时的划水方法相同。

放下芭蕾腿

指芭蕾腿恢复呈仰浮姿势的过程。要求大腿相对固定,膝盖不应有朝向胸部的动作,屈膝后大腿与水面垂直。然后屈膝腿的脚沿水平面腿的内侧滑动,逐渐伸直呈仰浮姿势。不可收髋、含胸、勾脚,两手自始至终用力划水。

埃菲尔塔式

从仰浮姿势开始,经仰浮屈膝呈单芭蕾腿姿势;保持此姿势,头和身体侧向滚动,带动芭蕾腿转向对侧水面,芭蕾腿沿水面划弧与非芭蕾腿并拢时,躯干向下移动并转体呈前屈体姿势;非芭蕾腿举起与水面垂直呈鹤立姿势;保持此高度,芭蕾腿举起,与非芭蕾腿靠拢呈垂直姿势;身体逐渐下沉,直至双脚没入水中结束。动作代号为125,难度系数为1.7。

埃菲尔步式

从仰浮姿势开始,经仰浮屈膝呈单芭蕾腿姿势;保持此姿势,头和身体侧向滚动,带动芭蕾腿转向对侧水面,芭蕾腿沿水面划弧与非芭蕾腿并拢时,躯干向下移动并转体呈前屈体姿势;非芭蕾腿举起在水面上划弧呈劈叉姿势,芭蕾腿做同样动作与非芭蕾腿并拢,做脚向移动,躯干逐渐上浮结束。动作代号为128,难度系数为1.7。

萨巴里纳式

从俯浮姿势开始,屈体前翻至两腿与水面垂直,水面位于膝、踝之间;一腿放下与水面平行,身体快速上升,同时旋转180°呈鹤立姿势,水平腿抬起与垂直腿并拢,脚没入水中结束。动作代号为356,难度系数为1.8。

萨姆沙巴式

从俯浮姿势开始,屈体前翻至两腿与水面垂直,水面位于膝、踝之间;一腿放下与水面平行,身体垂直升起,保持芭蕾腿姿势直到脸露出水面;放下芭蕾腿呈仰浮姿势结束。动作代号为335,难度系数为1.6。

梭鱼式

从俯浮或仰浮姿势开始,双腿抬起使头、臀、腿依次没入水中呈屈体90°姿势,到水位在膝、踝之间时,挺髋展体,使身体与水面垂直,此时,水位应在大腿部位。最后脚没入水中结束。动作代号为301,难度系数为1.8。

新星式

从俯浮或仰浮姿势开始,髋部和双腿保持在水面上,身体做头向移动,躯干逐渐后伸呈反弓形,一腿屈膝;两腿同时抬起,呈垂直屈膝姿势;屈膝腿伸直向垂直腿并拢时,转体一周;身体逐渐下沉,至双腿没入水中结束。动作代号为240,难度系数为2.0。

基本姿势

双芭蕾腿姿势

头和躯干呈一直线,腿尖绷直,两腿并拢与水面垂直,腿与躯干尽可能成90°角,脸在水面上,两臂位于髋侧做摇撸式划水动作。此姿势对上肢、下肢、躯干的力量素质及控制能力要求较高。

鱼尾姿势

头朝下,身体伸展,头、髋和垂直腿呈一直线与水面垂直,另一腿的脚位于水面,腿与躯干的角度无限制。两脚尖绷直,两臂弯曲,在体前做支撑划水动作。

垂直姿势

全身伸展,头在下,脚在上,两腿并拢,脚尖绷直,躯干与下肢肌肉保持适度紧张,头、髋、踝呈一直线与水面垂直;两臂弯曲呈直角,前臂和手掌呈一直线,手心向下,做从里到外和从外到里的支撑划水动作。划水时,大臂尽可能固定不动,用手指尖带动手臂和小臂来回移动。向内划时,拇指侧稍向下;向外划时小指侧稍向下。此姿势是规定动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前屈体姿势

屈髋使身体呈直角。头朝下并与躯干呈一直线,两腿并拢伸直,脚尖绷直,两臂于体前膝下做交替下压划水动作,以维持身体的位置。

鹤立姿势

头朝下,身体伸展,头、髋和垂直腿呈一直线与水面垂直,另一腿位于体前与水面平行,与躯干呈直角;两脚尖绷直,两臂弯曲位于体前做支撑划水动作。

其余术语

动作代号

花样游泳动作类别的编号数。位于《花样游泳动作分类表》的首列,每个运动代号均为三位数,有的附加一个英文字母。从左至右,第一位数代表动作类别,共四类。第二位数、第三位数代表动作类别中的系列号数,英文字母A、B、C、D……分别代表转体半周、一周、急转、旋转180°等,动作代号可简化动作名称,并让运动员明确所应做的是哪类动作。

全套动作的难度

难度体现在整套动作之中,划水、倒立、腿的组合、推进力、衔接、造型、变化等都显示难度。一般来说,身体露出水面越多,动作越难。此外,游泳中突然转体换位方向、倒立转体和腿的各种动作变化、有控制的倒立上升和下沉、多周旋转、顶起和托举、跃起、长时间的倒立憋气、快速游动、队形变化等,动作要求均较高,难度较大,能显示运动员的良好素质。

难度系数

规定动作复杂程度的标志。由国际业余游泳联合会花样游泳技术委员会确定,难度系数最低为1.1,最高为2.3。按规定,每个参赛运动员所做的6个规定动作中,必须有3个难度系数不超过1.8,其余3个动作难度系数为1.9或1.9以上,6个规定动作的平均难度系数不超过1.9。

重要赛事

编辑

中国

1.

全运会花样游泳比赛: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开始于1959年,每4年举行一届,从1993年起,全运会安排在奥运会后的第一年进行。 2.

全国花样游泳锦标赛:国家体委主办的全国性比赛,其前身为1983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花样游泳邀请赛。1984年起,国家体委决定每年举行1次全国花样游泳锦标赛。

世界

1.

奥运会花样游泳比赛:国际奥运会的单项竞赛之一,每四年举办一次。 2.

世界游泳锦标赛花样游泳比赛:世界泳联主办的世界性比赛。世界泳联认为每4年一次的奥运会相隔的时间较长,为了促进世界游泳、跳水、水球及花样游泳运动的迅速发展,建议在两届奥运会之间增添世界游泳锦标赛。 3.

世界杯花样游泳比赛:世界泳联主办的三大世界性花样游泳赛事之一,是继世界花样游泳锦标赛之后,为了进一步发展世界花样游泳运动所创立。世界杯花样游泳比赛每两年举行一次,相间于奥运会和世界花样游泳锦标赛之间,形成几乎是每年都举行一次的世界性的花样游泳比赛的格局。

组织机构

编辑

世界游泳联合会

世界游泳联合会:成立于1908年,总部设在瑞士,是管理国际游泳运动的机构。世界游泳联合会的工作目标之一是支持和协调其会员协会的工作或需求,在全世界推动游泳运动的发展。世界游泳联合会是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总会成员,正式用语为英语和法语,工作用语为英语。 世界游泳联合会更名前称“国际游泳联合会”,采用法语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Natation的缩写FINA。2022年12月12日,国际泳联特别大会投票通过并宣布更名为“世界泳联”(World Aquatics),新名称和新标志于2023年1月启用。

国际泳联徽标国际泳联徽标

世界泳联徽标世界泳联徽标

亚洲业余游泳联合会

亚洲业余游泳联合会:1978年12月,在曼谷举行的第八届亚运会期间,由孟加拉、巴林、伊拉克、科威特、巴基斯坦、菲律宾、沙特阿拉伯、南朝鲜、斯里兰卡、泰国和中国发起正式成立亚洲业余游泳联合会。总部设在孟加拉的达卡。亚洲游联的宗旨是:通过游泳运动发展和加强亚洲国家之间的友谊;组织和监督游泳(包括跳水、水球和花样游泳)比赛。

中国游泳协会

中国游泳协会:1956年成立,会址设在北京。中国游泳协会任务是宣传和开展群众性游泳跳水、水球等活动,参与举办国际和全国性游泳、跳水、水球、花样游泳等比赛等。

中国游泳协会LOGO 中国游泳协会LOGO

代表人物

编辑

中国

蒋婷婷/蒋文文

蒋婷婷/蒋文文是中国花样游泳双胞胎组合。2006年多哈亚运会,蒋婷婷/蒋文文击败日本组合铃木绘美子/原田早穂,夺得花样游泳双人项目冠军,并首次打破日本队对该项目长达二十余年的垄断。 2008年北京奥运会,蒋婷婷/蒋文文获得花样游泳双人自由自选决赛中获得第四名,创造中国花样游泳历史。2013年全运会后,两人宣布退役。2015年,两人一起复出。复出后在2017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上收获两枚银牌。

中国花样游泳双胞胎组合蒋婷婷/蒋文文中国花样游泳双胞胎组合蒋婷婷/蒋文文

俄罗斯

娜塔莉亚·伊什琴科

娜塔莉亚·伊什琴科,俄罗斯花样游泳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伊什琴科帮助俄罗斯队获得花样游泳集体项目金牌。200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伊什琴科包揽花样游泳技术自选和自由自选两枚金牌。

阿纳斯塔西娅·达维多娃

阿纳斯塔西娅·达维多娃,俄罗斯花样游泳运动员。达维多娃曾获得2002年欧洲花样游泳锦标赛双人项目冠军、200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花样游泳双人项目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双人项目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双人项目冠军、2009年世锦赛双人技术自选冠军。

阿纳斯塔西娅·叶尔马科娃

安娜斯塔西娅·叶尔马科娃,俄罗斯花样游泳运动员。叶尔马科娃曾于2001年获得世锦赛双人和集体比赛两项亚军;2002年夺得欧锦赛双人和集体比赛冠军、世界杯双人与集体两项冠军;2003年夺得欧锦赛双人冠军;2004年获得雅典奥运会双人金牌;2008年获得北京奥运会双人金牌。

衍生作品

编辑

类型

作品

上映时间/首播时间

首映/首播国家

电影

《五个扑水的少年》

2001年9月15日

日本

电视剧

《出水芙蓉》

2004年3月26日

中国

电影

《大叔花样游泳队》

2018年7月1日

英国

电影

《五个扑水的少年》

2021年10月1日

中国

下一篇 跳水

上一篇 水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