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 编辑
第1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32年7月30日-8月14日,在美国的洛杉矶举行。参加这次比赛的有来自37个国家的1333名运动员,其中男选手1209人,女选手124人。 同1904年圣路易奥运会一样,这次也因费用问题而使参赛的运动员人数显著减少。中国首次派出了一个3人组成的代表团,但运动员仅刘长春一人,由于准备不足,仓促上阵,刘长春未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在100米和200米预赛中落选。后因旅途劳顿,体力不支,放弃了400米的比赛。不过,刘长春开创了中国参加奥运会比赛的历史,对中国体育的发展影响深远。本届运动会共打破16项世界纪录,平两项世界纪录,改写33项奥运纪录。日本运动员在游泳项目中取得突出成绩,共夺得5项冠军,其中14岁的中学生北村以19分12秒4夺得男子1500米自由泳冠军,并打破奥运纪录,该纪录于20年才被打破。
中文名:1932年洛杉矶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外文名:The 1932 Losangeles Olympic Games
举办时间:1932年7月30日-1932年8月14日
举办地点:美国洛杉矶
赛事类型:综合类
参赛国家地区:37
参赛人数:1333
届数:10
上一届: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
下一届:1936年柏林奥运会
特殊意义:中国运动员首次亮相
主体育场:洛杉矶纪念体育场
比赛项目:14个大项,117个小项
参加这次比赛的,有来自37个国家的1333名运动员,其中男选手1209人,女选手124人。 同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一样,这次也因费用问题而使参赛的运动员人数显著减少。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海报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
大会于1932年7月30日开幕,8月14日结束。由于当时欧美国家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期,而赛址又远在美国西海岸,因此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运动员人数还不及上届阿姆斯特丹奥运会时的一半。此次的参赛国家共37个,其中首次参加的有中国和哥伦比亚。运动员共1331人,其中女子127人,男子1204人。美国运动员人数最多,共337人。
本次赛会共设立了14大项117小项比赛。项目设置与上届相比变化不大,只是取消了东道主不太感兴趣的英式足球,而进行了美式足球的表演。
这次大会再度使用了于1912年开始使用的径赛终点电动摄影设备。当然摄影设备比以前也大有改进。
早在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期间,美国富商、加州商会会员格兰德(William M. Grand)曾受洛杉矶一些爱好体育的富商及洛杉矶市长的委托,利用其参加该届奥运会的机会,为洛杉矶争取1924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但由于在顾拜旦的设想中,这届奥运会的举办地已基本确定,格伦德无功而返。不过,安特卫普奥运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加强了他争办奥运会的决心。1922年,他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并利用这一特殊身份积极活动,终于说服了顾拜旦及其他委员。在1923年国际奥委会第22次全会上,洛杉矶最终获得了1932年第10届奥运会的举办权。这是国际奥委会第一次在9年前就决定了奥运会的举办城市。而洛杉矶市早在1919年兴建大型运动场时,就考虑了举办奥运会的需要。可以说洛杉矶对承办奥运会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时间准备。因此,洛杉矶奥运会建立了许多奥运史上的新制度,为日后奥运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格兰德在争办奥运会的过程中,未与美国的体育官员取得联系。这种对美国体育界不理不睬的态度,引起了许多人的非难,就连1928年上任的美国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对格兰德为洛杉矶争得奥运会的举办权也深感愤愤不平,他认为洛杉矶仅是个未开发的荒野小镇,怎能担此重任?故他对这届奥运会的筹办并不重视。直到他应格兰德之邀,考察了洛杉矶及其奥运会的筹办情况之后,才改变了那种不屑一顾的态度,认为洛杉矶有条件办好这届奥运会。从此,他全力支持筹办洛杉矶奥运会。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
在颁奖仪式上,奖牌获得者站在领奖台上,还会升金牌得主所在国家的国旗。
本届奥运会还首次在16天内完成,自那以后奥运会举行的持续时间必须保持在15至18天以内。在1900年至1928年,没有一届夏季奥运会短于79天。男选手首次住在单独的奥运村(女选手则被安排在临近赛场的豪华旅店内。)
正式宣布奥运会开幕:副总统 查尔斯·柯蒂斯
运动员代表宣誓:乔治-卡尔南(击剑选手)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会徽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奥林匹克体育场套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拳击门票
门票
颁奖仪式
现代奥运会历史上首次由私人公司,欧米加负责计时工作。每一个项目上都必须有计时表和可以精准计算间隔的时钟出现。除此之外,时间也可能在照片中。“基尔比发明了一个两眼照相机,一个负责终点线,另一个照计时表。结果是唯一的,‘计时照相’因此变得非常有名。
一共有37个国家参加了本届奥运会,其中哥伦比亚和中国是首次参加奥运会。
阿根廷 | 澳大利亚 | 奥地利 | 比利时 | 巴西 |
加拿大 | 中国 | 哥伦比亚 | 捷克斯洛伐克 | 丹麦 |
爱沙尼亚 | 芬兰 | 德国 | 英国 | 希腊 |
海地 | 匈牙利 | 印度 | 爱尔兰 | 意大利 |
日本 | 拉脱维亚 | 墨西哥 | 荷兰 | 法国 |
新西兰 | 挪威 | 菲律宾 | 波兰 | 葡萄牙 |
南非 | 西班牙 | 瑞典 | 瑞士 | 美国 |
乌拉圭 | 南斯拉夫 | - |
“宝贝儿”迪德里克森夺三牌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迪德里克森夺三牌
友好的建议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
游泳冠军
游泳比赛
胜利与友谊
8月5日,芬兰终于在5000米赛中获得了他们在长跑中的第一枚金牌。参加这项比赛的芬兰选手劳里·莱赫蒂宁是夺标呼声最高者。他曾以14分17秒的成绩创世界纪录。可是这次他却碰上了“黑马”——美国的拉尔·希尔。在最后阶段时,希尔稍稍落后,起初他想从内侧超过对手,后来又想从外侧超过去,但每次都受到了芬兰人的阻挡。看台上发出了吼叫声,指责莱赫蒂宁。最后,莱赫蒂宁和希尔同时跑到终点,成绩都是14分30秒。美国人抗议,要求取消莱赫蒂宁的资格。发奖仪式拖了很长时间,最后由裁判长、美国的古斯塔夫斯·柯尔比一槌定音,判莱赫蒂宁为冠军。事后,莱赫蒂宁向希尔表示歉意。发奖时,莱赫蒂宁请希尔和他一起站在冠军台上,但后者婉言谢绝了。莱赫蒂宁将一枚有芬兰国旗图案的纪念章别在希尔的运动衫上,希尔也回赠了一枚。胜利是暂时的,而友谊则是长存的。
职业选手惹大祸
职业选手不被承认芬兰的努尔米和法国的拉杜梅格因为已经注册为职业选手,因此不能参加本届奥运会。
吊环今昔
在以往的奥运会吊环比赛中是不允许教练员把运动员托上吊环的,身材矮小的运动员在吊环下蹦来蹦去,十分费力,也很不雅观。本届奥运会的体操比赛规定吊环的高度是2.50米。日本队提出,由于日本运动员身材矮小,希望降低吊环高度。但多数国家认为降低吊环高度会影响吊环的特点及比赛的动作。最后,美国代表提出了折中的方案:“不降低吊环高度,但允许教练员帮助运动员跳上器械。”从此以后就免去了运动员蹦跳之苦。
同时撞线
本届奥运会100米决赛时,美国选手托兰和麦特尔夫同时撞线。为托兰计时的3块表中有两块是10秒3,另一块是10秒4,而为麦特尔夫计时的3块表都显示10秒3.裁判一筹莫展,有人提出,判托兰比麦特尔夫领先2,5厘米,但这样的判决结果难以让人信服。诸如此类的纠纷比比皆是。知道第十八届东京奥运会上,才使用发令枪和电子计时器设备联结的计时方法,并在终点设置高速摄影或录像设备。这样才根本上消除了“同时撞线”所产生的纠纷。
在本次奥运会的比赛中,来自波兰的女子短跑选手瓦拉谢维奇夺得100米跑的金牌。48年以后,69岁的瓦拉谢维奇在没有遭歹徒枪杀,第二天的报纸上刊登了验尸官的爆炸性公告:瓦拉谢维奇是一名男性。1981年2月,另一名验尸官正式声明:“瓦拉谢维奇活着和死去时都是女性。”这才使风波平息下去,她直到今天仍是田径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
刘长春
在茫茫大海上颠簸了25天之后,刘长春终于抵达了洛杉矶,并受到了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在前往唐人街的路上鞭炮声不绝于耳。不过这次旅途也影响了刘长春的比赛状态,在男子100米(他的最强项)预赛第二组中,刘长春在6名选手中名列第五遭到淘汰;此后的200米比赛,他又名列第四无缘复赛;随后的400米比赛,考虑到体力不支以及精神压力过大,刘长春最终弃权。
奥运会结束后,几乎身无分文的刘长春无法回国,此后是在当地华侨的捐赠下才凑齐了回国的路费,登上柯立芝总统号邮轮启程回国,他所代表的中国人的第一次奥运之旅宣告结束。
奖牌正面
1 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奖牌正面为传统的胜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榈叶,右手拿着胜利者佩戴的花冠。奖牌正面右方刻有“洛杉矶1932———第10届奥运会”字样,背景为古罗马竞技场图案。
奖牌背面
奖牌背面
奖牌背面为一名奥运冠军被群众簇拥,场面欢欣鼓舞。背景是奥林匹克体育场。
设计背景
本届奥运会的胜利女神图像由佛罗伦萨艺术家卡西奥里设计,并在国际奥委会组织的设计比赛中被选作奥运会奖牌正面图样沿用至今。从1928年到1968年,奥运会奖牌样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设计。直到1972年奥运会,当时的慕尼黑组委会突破原有设计,采用了包豪斯建筑学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玛克思的设计,更改了奖牌背面图案。
名次 | 国家或地区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总计 |
---|---|---|---|---|---|
1 | 美国 | 41 | 32 | 30 | 103 |
2 | 意大利 | 12 | 12 | 12 | 36 |
3 | 法国 | 10 | 5 | 4 | 19 |
4 | 瑞典 | 9 | 5 | 9 | 23 |
5 | 日本 | 7 | 7 | 4 | 18 |
6 | 匈牙利 | 6 | 4 | 5 | 16 |
7 | 芬兰 | 5 | 8 | 12 | 25 |
8 | 英国 | 4 | 7 | 5 | 16 |
9 | 德国 | 3 | 12 | 5 | 20 |
10 | 澳大利亚 | 3 | 1 | 1 | 5 |
11 | 阿根廷 | 3 | 1 | 0 | 4 |
12 | 加拿大 | 2 | 5 | 8 | 15 |
13 | 荷兰 | 2 | 5 | 0 | 7 |
14 | 波兰 | 2 | 1 | 4 | 7 |
15 | 南非 | 2 | 0 | 3 | 5 |
16 | 爱尔兰 | 2 | 0 | 0 | 2 |
17 | 捷克斯洛伐克 | 1 | 2 | 1 | 4 |
18 | 奥地利 | 1 | 1 | 3 | 5 |
19 | 英属印度 | 1 | 0 | 0 | 1 |
20 | 丹麦 | 0 | 3 | 3 | 6 |
21 | 墨西哥 | 0 | 2 | 0 | 2 |
22 | 新西兰 | 0 | 1 | 0 | 1 |
23 | 拉脱维亚 | 0 | 1 | 0 | 1 |
24 | 瑞士 | 0 | 1 | 0 | 1 |
25 | 菲律宾 | 0 | 0 | 3 | 3 |
26 | 西班牙 | 0 | 0 | 1 | 1 |
27 | 乌拉圭 | 0 | 0 | 1 | 1 |
- | 总计 | 116 | 116 | 114 | 346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1936年柏林奥运会
上一篇 1924年巴黎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