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医疗健康 编辑
2018年4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措施,缓解看病就医难题、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顺应民生期盼使患者更多受益;部署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为农村孩子提供公平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组织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省级示范区建设,支持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继续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国家平台和省统筹区域平台建设。改造提升远程医疗网络。指导地方有序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确保医疗和数据安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分别负责,银保监会参与。
中文名:互联网+医疗健康
颁布时间:2018年4月12日
发布单位: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让患者少跑腿、更便利,使更多群众能分享优质医疗资源。
会议确定,一是加快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等线上服务。允许医疗机构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二是推进远程医疗覆盖全国所有医联体和县级医院,推动东部优质医疗资源对接中西部需求。支持高速宽带网络覆盖城乡医疗机构,建立互联网专线保障远程医疗需要。三是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与药品零售信息共享。推行医保智能审核和“一站式”结算。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体系,加快信息互通共享,强化医疗质量监管和信息安全防护。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关博指出,加快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将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依托覆盖全国的远程医疗网络,既能进一步提升医联体内部的资源均衡配置功能,也能使优质医疗资源集聚的大城市、东部地区能够更加精准的辐射和带动农村、中西部医疗服务资源相对短缺、服务基础薄弱的地区,使城乡居民都能够有机会获得更高质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贵州省
2021年以来,贵州省不断加快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互联互通试点省和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全省14个5G+医疗健康应用成功入选国家试点,启动建设7家互联网医院,推动卫生健康信息化和“互联网+医疗健康”取得明显成效。
2021年1至11月,贵州省远程医疗服务量77.1万例次,远程医疗累计服务超230万例次。全省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依托统一预约挂号平台,提供网上预约挂号76.3万人次。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推广应用加快,出生医学证明、生育登记服务平台与省政务服务网融合对接,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
此外,贵州省医药综合监管平台接入医疗机构260家,加强医疗服务和药品使用的事前提醒、事中管理、事后监管。“黔康码”推广应用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省96%的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已完成关键环节应用环境改造并上线应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信息系统建成,推动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等数据与贵州健康码实现互联互通。
广东省
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广东省肇庆全力打造“三个体系”,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医疗卫生领域网络安全保障,努力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